湿法消解-ICP-MS 法测定蚝油中的铅含量

2020-06-23 08:14刘超景赞吕雪梅代雨心
中国果菜 2020年5期
关键词:铅含量扇贝湿法

刘超,景赞,吕雪梅,代雨心

(1.乐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四川乐山 614000;2.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蚝油是以蚝汁为原料,辅以糖、食盐、改性淀粉、增稠剂等精制而成的高级调味品[1]。蚝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用途广泛,适合烹制多种食物;因此,正逐渐成为人们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而蚝油的制备原料牡蛎主要生活在近海地区,位置稳定、流动性小,它们在滤食水中生物的同时也会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聚集在体内,导致体内重金属含量升高[2]。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海洋尤其是近海被工业废水污染,海水中的重金属尤其是铅含量日益升高,铅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元素[2],长期食用含有铅的食品会造成慢性铅中毒,严重时还会引起血色素缺少性贫血、血管痉挛高血压等疾病,特别是对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4-6]。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铅元素的含量有着明确的限量[7]。所以对蚝油中重金属铅含量的检测很有必要。

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9]、原子荧光光谱法[10]、二硫腙比色法[11]等。虽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由于蚝油是高盐调味品,受基体中大量盐类的干扰,背景较高,需要加入基体改进剂才能实现准确分析[8],测定方法较为复杂。鉴于此,本文利用ICP-MS 仪采用基体匹配和内标法显著降低了基体中大量盐类干扰和背景值,使方法简便、准确[12]。本试验以同是贝类的扇贝作为质控样,采取湿法消解-ICP-MS 法测定蚝油中的铅含量,避免了高盐类样品背景干扰,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消解方法中的各个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硝酸,优级纯,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CAS:7697-37-2。30%过氧化氢,优级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提供,批号为2015031601。高氯酸,优级纯,天津政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70301。

1.2 标准物质

铅,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提供,批号为GSB 04-1742-2004。铋(Bi),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提供,批号为GSB 04-1719-2004。扇贝质控样,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提供,批号为GBW10024(GSB-15 扇贝),铅含量为0.12 mg/kg。

1.3 湿法消解

准确称取粉碎的扇贝质控样0.8 g,置于50 mL 烧杯中,加入适量内标溶液,并加入10 mL 硝酸和2 mL 高氯酸,盖上表面皿,浸泡过夜,在可调式电热炉上消解,消解条件为120 ℃消解45 min、升至180 ℃消解直至冒出大量白烟(由于浓硝酸易挥发,期间补加5 mL 硝酸溶液)、且消解液无色透明,之后温度升至200 ℃赶酸至烧杯内剩余1~2 mL 液体时停止,冷却后用0.5%硝酸溶液将消解液转移至50 mL 塑料容量瓶中,用0.5%硝酸溶液定容,混匀备用,同时做空白试验。

1.4 铅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适量粉碎的扇贝质控样,加入适量内标溶液,按1.3 的方法消解样品,同时做空白试验,待上机测定。试验采用内标法,以Bi 作为内标元素对铅元素进行校正,铅浓度依次为0、1.0、5.0、10.0、20.0、50.0 μg/L。以Pb 响应值/Bi 响应值为纵坐标,Pb 浓度为横坐标作标准工作曲线。将消化好的试样溶液上机,以Pb 响应值/Bi 响应值带入标准工作曲线,计算消解液中铅的浓度,按照称样量及稀释倍数计算出样品中的铅含量。

1.5 湿法消解单因素试验

影响湿法消解的因素主要有加热温度的控制、样品称样量、硝酸加入量、高氯酸加入量。样品称样量设置为0.4、0.6、0.8、1.0、1.2 g,消解温度设置为140、160、180、200 ℃,硝酸加入量设置为6、8、10、12、14 mL,高氯酸加入量设置为0.5、1、2、4、6 mL,每次优化一个变量,做双平行,计算质控试样中的铅含量。

1.6 湿法消解正交试验

通过单因素试验可知,消解温度的控制、试样称样量、硝酸加入量、高氯酸加入量对消解影响较大。本试验以消解温度的控制、试样称样量、硝酸加入量、高氯酸加入量为单因素,以扇贝中铅含量为指标做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湿法消解正交试验设计Table 1 Orthogonal test for wet digestion

1.7 ICP-MS 条件

等离子体气流速:14.5 L/min;辅助气流速:1.2 L/min;测点数:3;采样深度:8.0 mm;射频功率:1 300 W;分析时间:0.1 s;雾化器流量:0.9 L/min;样品提升量:1.0 mL/min。

2 结果与分析

2.1 称样量对质控样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

表2 称样量对质控样中铅测定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sample mass on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controlled sample

由表2 可以看出,随着称样量的增加,质控样铅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称样量越小,前处理过程损失越大;当称样量为0.8 g 时,铅含量最高,为0.091 mg/kg;当称样量为1.2 g 时,由于样品含高盐,所添加的硝酸量和高氯酸量不足以彻底消解,测定值反而降低,此时消解液呈棕褐色且浑浊。综上,样品称样量选择0.8 g。

2.2 消解温度对质控样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

表3 消解温度对质控样中铅测定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digestion temperature on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controlled sample

由表3 可知,随着消解温度的增加,质控样中铅含量先升高再降低。这是因为温度过低,无法将扇贝完全消解,且空白值大,导致数值偏低;消解温度过高,扇贝样随酸雾挥发一起带出,消解液几乎蒸干,导致样品测定值偏低,由数据分析可知,湿法消解过程,初期易采取较低的温度,待瓶内棕色烟雾退去,温度升高赶走了产生的大量白色烟雾,将硝酸、高氯酸、氮氧化合物彻底去除干净,以免残留的酸影响试验结果。综上,消解温度选择180 ℃。

2.3 硝酸加入量对质控样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

表4 硝酸加入量对质控样中铅测定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nitric acid addition on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controlled sample

由表4 可知,随着硝酸加入量的增加,质控样铅含量为先升高后下降。这是因为在硝酸加入量较低时,消解液几乎蒸干,且空白值增大,导致样品测定值偏低;当加入量过高时(12、14 mL),过量的硝酸稀释了高氯酸,同时也降低了高氯酸的氧化性。综上,硝酸加入量选择10 mL。

2.4 高氯酸加入量对质控样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

表5 高氯酸加入量对质控样中铅测定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perchloric acid addition on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controlled sample

由表5 可以看出,随着高氯酸加入量的增加,质控样铅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在低加入量时,消解不彻底,导致样品测得值偏低,且消解时间过长;当加入量过高时,过量的高氯酸没有完全挥发掉,产生较大背景值。另外,当高氯酸添加量过高时,观察到剧烈消解,同时没有完全挥发掉的高氯酸会影响石墨管的寿命。综上,高氯酸加入量选择2 mL。

2.5 微波消解正交试验

表6(见下页)的正交结果显示,湿法消解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B>C>A=D,即消解温度>硝酸加入量>称样量=高氯酸加入量;最优的组合为A3B2C1D3,称样量0.9 g、消解温度180 ℃、硝酸加入量9 mL、高氯酸加入量2.5 mL,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质控样中铅测定值为0.119 mg/kg,均优于其他试验组。

表6 湿法消解正交试验Table 6 Orthogonal test of wet digestion

3 结论

由于耗油是高盐类样品,检测时容易产生背景干扰。试验采用ICP-MS 法测定耗油中铅含量,有效避免了高盐产生的背景干扰,为实现耗油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奠定基础。扇贝和牡蛎均属于高盐类样品,目前无法找到牡蛎或者蚝油质控样,因此试验采用与牡蛎同属高盐类样品的扇贝作为质控样,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试验还建立了湿法消解-ICP-MS 法测定蚝油中铅含量的方法,以扇贝粉作为质控样,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了取样量、消解温度、硝酸加入量、高氯酸加入量等前处理因素,得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在取样量为0.9 g、消解温度180 ℃、硝酸加入量9 mL、高氯酸加入量2.5 mL 条件下能取得满意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等特点,适合蚝油中铅含量的测定。

猜你喜欢
铅含量扇贝湿法
湿法解毒铁铬渣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悬浮物和Cl4-浓度控制优化
MSA镀液体系下镀锡板面铅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湿法脱硫治霾影响分析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扇贝的眼睛“排排站”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
膨化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
广纤院参加玩具油漆涂层中总铅含量的测定测量审核获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