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真实地发生

2020-06-27 14:14牛建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詹天佑教材评价

牛建宏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下,要让学生的思考真实地发生,教师要关注问题设计的质量,一个好的问题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可以撬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问题的产生要基于学生需求

设计有质量的教学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前,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调研题目——你认为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由题目可看出问题指向的是学生对人物作出评价的能力。70%的学生的评价是“爱国、杰出”;31.5%的学生关注细节,认为人物不惧艰难,坚持不懈;13%的学生总结出人物严谨细致;6%的学生认为人物技术高超;3名学生认为人物有创新精神。由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但是对于人物面对困难勇于创新的杰出表现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而且越是核心、具体的人物品质学生越是感受不到,我想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计。

对于学生学科能力情况也应了解清楚,这样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基于学生需求设计核心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

问题的设计依据目标方向

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的方向,要做到这点就要在关注学生的同时深钻教材,只有正确地理解文本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

1.关注单元主题

部编版教材的主要特点为双线组元,既要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又要使学生学科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时,从单元主题出发思考,这一单元的人文线是“美好品质”,语文要素是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就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既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从而达成单元的训练目标。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是有效的。

2.关注教材内容

首先是关注知识的结构化,这需要清楚单元内几篇文章不同的教学作用以及几篇文章之间的联系,从而凸显单元教学目标。不再是一篇一篇的单独教学,而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模块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层次呈现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与形成。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但单元中三篇小说体现的各有不同。《桥》一文侧重语言、动作描写;《穷人》则侧重对桑娜心理的刻画以及渔夫语言、动作的描写;《在柏林》则借助对小姑娘的神态描写和对老妇人、老兵大量留白的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凸显了战争带来的难以弥合的创伤。三篇文章各有特点,也影响着我们对于问题设计的思考。

其次是关注教材内容的深刻化。为什么要深刻解读教材?因为只有教师理解得深刻,才能给学生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是值得学生反复推敲的,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中,学生在学习完第一部分“接受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詹天佑,学生有如下发言——生1:我认为他是不畏艰难的人;生2:我认为他是坚持不懈的人;生3:我认为他是敢于担当的人……学生一下说出了七八个评价词语,有的准确,有的显然不恰当。学生说完之后,教师顺势抓住“结合文本内容,你们觉得这些评价都准确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鉴别,从而找到最准确的人物评价。

教师之所以能够依据学生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细致对比、甄别,是因为教师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解读。

设计问题注意彼此主次关联

阅读教学不是只设计一个问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设计多个问题,这些问题要形成一个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

问题的设计要有统领,最好要有核心主问题,也就是一个大的主问題,这个问题的设计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把整堂课都组织起来,其他的次问题、次生问题都围绕它进行,这样,学习才不零碎。尤其是在中高年级的阅读课堂,这样的问题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的问题串:①请同学们回顾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典型事例?②请用以前学习的方法,整体评价一下本文的主要人物。③请默读课文,文本中的几个典型事件分别表现出詹天佑怎样的品质?④大家对“临危受命”这部分中的人物评价都正确吗?对比删除不恰当的评价。⑤请用刚才的方法,结合“勘测线路”“攻克难关”两部分再次自学,准确评价人物。⑥请用一段简洁的语言整体评价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要说明理由。⑦你能用一段简洁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词吗?

上面例子一共7个问题,其中第3个为主问题,其它的问题为次问题。这篇教学设计中的主问题③与其他问题都是指向不同层面的人物评价,问题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精准评价的同时,逐层剥离科学精神的内涵。

所以,课堂教学不是仅仅设计一两个问题就可以了,需要教师全面考虑一节课中主问题与次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大的问题串,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让学生的思维真实地发生,就要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支点,基于学生的学情,基于对教材的深度研究,关注问题串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设计出有实效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实践,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与学科素养。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詹天佑教材评价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材精读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