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体会

2020-06-28 14:24何铁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巴达赫依黄水

何铁明

(辽宁省蒙医医院,辽宁 阜新 123199)

蒙医认为痛风的初发表现为手脚小关节红肿痛,随之发生关节畸形为特征的骨关节病。《秘诀医典》将痛风归类为“杂病”范畴,并以赫依、希拉、巴达干、血将此病分为四型;《甘露庆宴》云:痛风既骨病。《蒙医药选编》云:“痛风,即踝下肿胀、趾着屑垢,在后期血盛则蔓延至诸多骨关节、更有甚者、下肢筋痛,腘肌抽搐挛缩[1]。”因受寒受潮,大汗着风,用力过度而劳累、震荡损伤、白昼多眠、体力活动贫乏及锐热性饮食作用,黄水偏盛,与血相搏,滞留于骨关节形成结石,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血脉受损而发病[2]。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蒙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4例,年龄45~65岁,平均为56岁,病程1~4周,平均病程(2.02±0.31)周,其中25例血希拉为盛的黑痛风,6例巴达干为主的血痛风,9例黄水为主的黄水性痛风。对照组:男34例,女6例,年龄43~66岁,平均55岁,病程1~5周,平均病程(2.05±0.33)周,中22例血希拉为盛的黑痛风,8例巴达干为主的血痛风,10例黄水为主的黄水性痛风。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给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蒙医药治疗,具体如下。按照清恶血、燥黄水、通气血和白脉的原则进行治疗,口服文冠木—25味丸、三味苦参汤。三盆敖力布、萨力冲玍、别冲召那、珍珠丸等,同时选用针刺放血疗法。黑痛风患者是指血希拉为主,发热、红肿热痛表现比较突出者,其治疗需按照清血热、希拉热、燥黄水的原则,并且配合口服三子汤、别冲召那、故力功竹苏木。白痛风患者为巴达干赫依为主,关节肿胀部位肤色浅,局部发凉瘙痒,肿块易增大或缩小,有时出现青斑,遇冷受潮而病情加重,局部麻木,感觉不敏者[3]。其治疗需按照祛巴达干、镇赫依、燥黄水的原则,口服扎冲竹松、三盆敖力布等,同时选用热针刺疗法。黄水性痛风患者为黄水为主,剧痒或麻木,肿胀表现突出者。其治疗以燥黄水为主,口服冲玍、别冲召那、十八味水银丸等。且要合理控制饮食,多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忌食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再者需适量运动、合理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心理压力,避免劳累受寒受潮等[4]。

1.3 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无变型,能够正常劳动生产,血尿酸正常,并且1—3年无复发的病例;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改善,关节轻微变型,基本正常劳动生产,血尿酸正常,并且1—3年个别病例复发;无效:未达显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选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组异质性疾病,其多发于身体各个关节。通常该病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红肿、头疼脑热等症状,特别是晚上发作较为严重,该病发作后会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受到一定影响。痛风较轻患者的关节及关节软骨会因该病受到破坏,造成关节变形、肿大、僵硬,严重可致痛风结石,痛风严重患者可致关节腔掏空,从而骨空洞,导致患者致残、致瘫。蒙医药一种治疗痛风患者的特效药物,且蒙医药对于治疗其他疑难病也具有特殊疗效,通过对痛风病的辩证思治得到了较好疗效,通过对赫依、希拉、巴达干、奇苏、希拉乌苏的调整,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气血通畅,寒热平衡。白脉、黑脉正常运行。蒙药、针刺、放血对痛风病的治疗也起到了极佳的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因此,蒙医药可有效治疗痛风患者,可促进患者身体有效恢复。综上,应用蒙医药治疗痛风患者效果俱佳。

猜你喜欢
巴达赫依黄水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黄水病
蒙医药治疗关节黄水病临床疗效观察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
Parametric Effect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andem Rotors in Forward F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