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2020-06-28 14:24孙广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宫缩丁三醇肌肉注射

孙广翠

(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在产后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即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该病症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病因为宫腔感染、产程过长、精神心理状态等,其主要表现为正常娩出胎儿24h内出血量500mL以上[1]。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其方法要求较高,创伤较大,因而难以达到理想疗效。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即观察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2~42岁,平均为(30.4±2.5)岁。对照组年龄为23~41岁,平均为(30.1±2.9)岁。两组基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20 U/次,同时提供辅助子宫按摩,将米索前列醇放置在肛门、输液、输血预防休克等治疗,若未达到理想止血效果,则采用缩宫素每15 min肌肉注射1次,20 U/次,持续1 w。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用法用量为:剖宫产者行宫体注射,自然分娩行肌肉注射,250 μg/次,若未达到理想止血效果,则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每15 min肌肉注射1次,250 μg/次,总剂量≤2 mg,持续1 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计量数据可采取t值进行检验,文中计数数据可采取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在出血量、止血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20.0%(其中呕吐2例、腹痛2例、体温升高3例、转氨酶升高2例),观察组发生率4.44%(其中恶心、腹痛各1例),二者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出血量(mL) 止血时间(h)观察组 45 245.3±46.5* 3.2±0.6*对照组 45 473.5±76.2 7.5±1.3

3 讨 论

在孕产妇死亡病因中,产后出血是主要原因,而最为常见的类型即为宫缩乏力性出血,其可减退垂体功能,且发病突然,因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以往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过程中,临床主要采用的药物为缩宫素,其属于首选药物,且起效迅速,价格低廉,该药可关闭开放血窦,可增加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力度和频率,从而发挥一定的止血效果。但该药仅有1~6 min的半衰期,极短,作用时间短,且给药期间重复使用可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疗效。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作为一种氨丁三醇盐溶液,其属于前列腺素F2α-15甲基衍生物,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且与传统前列腺素类相比,可持久性的收缩子宫,并将药效时间有效延长。这样不仅能有效维持宫缩,还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另外该药的不良反应的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但均较为轻微[2]。本文的研究中,在出血量、止血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20.0%,观察组发生率4.44%,二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可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即可快速、有效止血,且不良反应少,可减少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宫缩丁三醇肌肉注射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