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

2020-06-28 14:24朱晓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安眠药灌流感染率

朱晓林

(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 丽江 674100)

针对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临床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导泻、洗胃、利尿等,其可有效消除尚未吸收的毒素,从而对患者的重度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1]。但如果患者中毒时间较长,且属于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且抢救不及时,从患者血液中会进入一些毒素,从而引发脏器衰竭,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2]。本文以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即了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为(46.5±3.4)岁。对照组女14例,男16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为(46.8±2.9)岁。两组基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治疗,即提供洗胃、吸氧、心电图监护等,静脉推注纳洛酮0.8~1.2 mg,1 h后重复给药,剂量为0.4~0.8 mg,若存在休克,则需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治疗,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基于此观察组采取血液灌流,即在患者股静脉建立通道,行血液灌流,置入导管后,行全身抗凝,肝素首次剂量为1 mg/kg,之后每隔0.5 h追加剂量6 mg/kg,初始灌流速度调整为100 ml/min,之后将速度调整为180~200 ml/min,时间为2~2.5 h,根据患者的出血倾向以及血小板检测水平在灌流后给予鱼精蛋白对肝素进行中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疗效,包括抢救成功率、、肺部感染率自主呼吸、意识等恢复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计量数据可采取t进行检验,文中计数数据可采取x2进行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肺部感染率对比

在抢救成功率、肺部感染率上,对照组分别为73.33%(22/30)、20.0%(6/30),观察组分别为96.67%(29/30)、3.33%(1/3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在自主呼吸、意识等恢复及住院时间上,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意识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0 7.3±1.2* 7.1±1.3* 8.3±1.1*对照组 30 12.5±3.3 11.8±2.6 15.7±2.9

3 讨 论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一旦发病,早期机体会处于应激状况,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脑组织内β内啡肽释放量,此时患者的中枢神经科受到抑制,从而造成血压降低、心跳、呼吸暂停。在过度抑制脑细胞的情况下,患者还会发生深度昏迷,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血药浓度是关键[3]。在急诊治疗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的过程中。采取血液灌流可有效抑制毒物进入血液,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意识,还能减轻毒物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从而减轻患者痛苦,缓解中毒症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另外还能促进患者恢复吞咽和排痰功能,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率[4]。本文的研究中,在抢救成功率、肺部感染率上,对照组分别为73.33%(22/30)、20.0%(6/30),观察组分别为96.67%(29/30)、3.33%(1/30),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自主呼吸、意识等恢复及住院时间上,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采取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采取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疗效显著,即可抢救成功率高,可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利于其预后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安眠药灌流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