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围手术期妇科肿瘤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的价值分析

2020-06-28 14:24冯文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围术妇科多媒体

冯文娟

(吉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几年,妇科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构成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类疾病。因在化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等问题出现,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也随之增加。为此,寻求一套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辅助患者能够确立正确观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至关重要[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2例妇科肿瘤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教育、多媒体健康教育后对围术期妇科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收的妇科肿瘤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次护理方案划分为参照组(n=26),实验组(n=26)。其中参照组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岁;实验组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4岁;纳入标准:符合妇科恶性肿瘤诊断、手术治疗及预计生存期达到6个月以上标准;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疾病、存在沟通能力障碍及不配合治疗及护理者。各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取常规教育即常规介绍有关妇科肿瘤疾病相关知识、强调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心理疏导、指导有关疼痛评估法、止疼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应措施、饮食指导及用于指导等。

1.2.2 实验组

基于参照组采取多媒体健康教育(1)采用播放USB视频多功能电视,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并由科室护士长负责现场指导及评估。(2)术前1~2 d,依据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播放视频,并以患者的需求给予适当调整。播放时间为15 min/次。(3)针对尚未熟练内容的患者现场给予正确引导,以便提高患者整体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妇科肿瘤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疼痛管理、活动管理能力)及SAS(焦虑)、SDS(抑郁)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s)为计量资料,t检验,(%)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对(n,±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对(n,±s,分)

组别 n 健康教育知识评分 疼痛管理能力评分 活动管理能力评分 SAS 评分 SDS 评分实验组 26 87.85±10.20 2.81±0.74 85.75±12.21 47.30±3.25 51.33±4.26参照组 26 64.24±12.01 4.46±0.87 65.26±13.02 51.69±4.48 55.69±4.52 T-4.352 4.369 4.953 4.862 4.692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多媒体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以“妇科肿瘤患者”为首要核心内容,亦是一种具备规范化、系统化及人性化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所有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即加强患者熟练掌握疾病有关知识、彻底消除不利于术后治疗的心理状态及预后活动管理内容了解的更加深入,从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次研究证实,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焦虑、抑郁评分均叫参照组比较,差距显著,P<0.05,这与冯晓庆等人[2]在研究报告中结果基本吻合,总而言之,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围术期妇科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围术妇科多媒体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