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免疫组化技术、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

2020-06-28 14: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阳性率染色

段 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近年来,肿瘤发病概率明显上升,由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后往往处于中晚期,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随着CT、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应用,虽然确诊概率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相对较高的误诊概率,需要通过病理诊断确诊[1]。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不同病理诊断技术也存在较大的争议。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分别应用常规技术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并对比两者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的72个肿瘤病例,病例选择手段为2017年7月~2019年6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36例,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9:17,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2.93±4.97)岁。观察组病例36例,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16,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48±4.24)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技术检查,即根据病灶位置、大小、类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将标本与正常组织对比。观察组患者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查,具体方法:采集肿瘤样本组织,将其在甲醛中浸泡2 h,随后放入透明液中浸泡1 h,随后依次在脱水液、浸蜡液中浸泡1 h,在石蜡中埋入样本,将样本制成厚度2 μm的切片,进行免疫组染色。置入3% 的过氧过氢中,温度37 ℃,时间100 min,时候蒸馏清洗3 min,使用高压锅修复,温度110 ℃,使用PBS溶液清洗5 min,常温孵育2 h,进行PBS清洗,进行孵育、显色、树胶封固操作,观察染色结果。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阳性率以及诊断相关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计数资料(%)描述阳性率,计量资料(x)描述患者心理顾虑“±s”满意度等指标,使用SPSS 21.0软件处理,检验采用x2或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69.44%(25/36),差异明显(x2=5.67,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信任感、满意度更高,心理顾虑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相关评分对比(n=36,±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相关评分对比(n=36,±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顾虑 信任感 满意度观察组 36 69.30±4.34 90.63±5.45 87.38±3.98对照组 36 88.26±3.59 70.72±4.50 62.38±3.33 t -- -20.198 16.902 28.905 P -- <0.05 <0.05 <0.05

3 讨 论

免疫组化技术就是一种代表性的、具有创新性的辅助诊断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有报道指出[2],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活检穿刺技术。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为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观察抗体情况,可了解样本组织中的抗原数量级,并利用标记染色技术,实现抗原定位、定量、定性。

在本次研究中,且患者的心理顾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信任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应注意的是,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选择甲醛固定液,不仅固定效果显著,且固定时间更长;第二,严格控制烤片温度,应维持在60 ~ 68℃左右,避免温度过高;第三,严格控制抗原修复时间,避免修复时间过长或过短,待冷却后进行染色处理;第四,避免染色过深,防止其影响诊断结果,同时,应使切片保持在湿润、平整状态,确保抗体液体均匀分布。

综上所述,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可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提高其信任度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阳性率染色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