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 成像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6-29 02:49林声造沈长青黎国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双能痛风性特异性

林声造,沈长青,黎国儒

(儋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海南 儋州 571700)

痛风是一种因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引发的异质性代谢疾病,其最典型的特征为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GA)[1]。GA 的形成与尿酸浓度过高时析出的结晶沉积在骨关节处有关,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处会引发非特异性炎症,促使周围关节软骨遭到侵蚀破坏,引发关节增生,甚至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2]。因此在患者发病的早期予以准确的诊断对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验技术在临床的运用愈加广泛,尤其是针对部分疾病的早期诊断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3]。基于此点,本文选取临床收治的疑似GA 早期患者展开研究,分别予以核磁共振(MRI)和双能CT 检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GA 早期患者50 例展开研究,研究时间在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间,其中男性42 例,女性8例;年龄在49~72岁,平均年龄在(61.54±4.27)岁。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尿酸、C 反应蛋白以及其他血常规生化指标,并先后予以患者MRI 和双能CT 检查,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前提下接受检查,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1.2.1 MRI 检查 选用GE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产品型号为 BrivoMR355。扫描区域为膝关节和足踝区域,根据扫描区域的不同设定相应的参数值,必要时予以患者增强扫描。

1.2.2 双能CT 检查 选用西门子128 排双源能量CT进行检查,产品型号为SOMATOMDefinition FIash。A 球管以80kV 电压,B 球管以140kV 电压同时扫描,球管螺旋时间在每转0.33 秒,螺距为0.7,准直器为64mm*0.6mm,扫描范围在患者双侧手部、腕部、肘部、膝关节以及足踝区域。

1.3 观察指标

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于1977 年制定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确诊为阳性,未确诊为阴性,比较MRI 和双能CT 的诊断效能[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金标准确诊率为80%,MRI 检查方式确诊率为70%,双能CT 检查方式的确诊率为78%,三种检查方式在确诊率方面未见明显区别(P>0.05),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例)

2.2 MRI 和双能CT 的诊断效能

双能CT 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在阳性预测值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MRI 和双能CT 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GA 主要是受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影响,造成关节处存在关节损伤或炎症。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尿酸的生化检查等。但经研究发现[5],GA 患者在发作时,约30%左右的患者其尿酸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更有50%左右的患者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在一定程度上为疾病的诊断增加难度。随着影像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影像学检测方式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发挥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经本研究发现,双能CT 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其主要原因是使用MRI 检测GA 患者其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痛风石形成和骨与软骨的改变三方面,其中无菌性炎症主要体现在关节滑膜增厚、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积液,而GA 患者在此表现方面与其他关节炎相比无特异性表现,只有当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出现反复红肿热痛时才考虑GA 的可能[6]。而双能CT 检查可以直接有效的检查患者的关节内是否存在尿酸盐结晶,判断其沉积情况,从而有助于与其他关节炎进行鉴别诊断。与此同时,双能CT 成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辨率高等优势,有助于避免患者遭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与患者而言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GA 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双能CT 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高于MRI,临床诊断优势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双能痛风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引培并举多元平台打造“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