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联合经会阴二维超声对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2020-06-29 02:49黄丽娜何秀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障碍性肛管会阴

黄丽娜,何秀珍

(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后盆腔结构主要包括会阴体、肛管、直肠、阴道直肠隔、阴道后壁等,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直肠前、后壁膨出、会阴过度运动等,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类型,早期对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予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利于保证患者及早得到有效干预[1]。经会阴二维超声及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均为临床重要影像学诊断方式,可呈现病变部位信息,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2-3]。但当前临床关于两者联合应用价值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疑似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96 例,探讨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联合经会阴二维超声诊断效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我 院2019 年6 月—2020 年2 月 疑 似 后 盆 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96 例,年龄30 ~70 岁,平均(44.51±12.40)岁;孕次1 ~7 次,平均(4.04±1.10)次;产次1 ~5 次,平均(4.04±1.10)次;体重58 ~72 kg,平均(64.50±3.81)kg。

1.2 选取标准

纳入:(1)年龄为30 ~70 岁;(2)伴有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排便次数减少等;(3)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1)既往采取盆腔手术治疗;(2)合并泌尿生殖道急性炎症;(3)合并盆腔巨大包块、肛管及直肠占位性病变。

1.3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分别采取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及经会阴二维超声。

1.3.1 经会阴二维超声 设备选取ALOKA(Prosou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5MHz,膀胱截石位,膀胱适度充盈,会阴正中实施矢状切面扫查,以肛管直肠连接处、宫颈外口、膀胱尿道连接部作后、中、前盆腔主要标志点,于声像图中耻骨联合缘作水平参考线,引导患者进行3 次Valsalva 动作,静息状态下标记肛管直肠连接处,于张力期查看后盆腔器官运动状况,观察张力期肛管直肠内括约肌有无连续性中断、测定直肠壶腹膨出物和肛管夹角、直肠壶腹超出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间距、膨出高度、阴道和直肠间是否可看到小肠超出参考线、有无小肠膨出。

1.3.2 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 设备选取配备360 度直肠肛管探头的HITACH HIVISION Preirus 超声仪,无需进行肠道准备,左侧卧位,直肠腔内360 度旋转探头逐渐插至肛管内,距离肛缘约4cm,恰当固定探头方位,探头缓慢外撤,扫查后盆腔,扫描成像后盆腔结构,自显示后盆腔回声开始选取图像。

表1 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n=96)

1.4 观察指标

以手术检查结果作金标准,统计分析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及经会阴二维超声对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单独及联合诊断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3.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经病理检查可知,本组96 例疑似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3 例,非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33 例。

2.2 诊断效能

联合诊断敏感度(95.24%)、特异度(93.94%)、准确度(94.79%)高于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82.54%、69.70%、78.13%)及经会阴二维超声(80.95%、66.67%、76.04%)单独诊断(P<0.05)。见表1。

3 讨论

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为盆底支撑组织松弛或缺陷等所致,尤其是会阴板、肛提肌群支撑作用不足,造成阴道前后壁膨出,其中后壁膨出可引起直肠膨出,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威胁极大。因此,早期准确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

MRI 排粪造影及X 线片为盆腔疾病重要诊断方式,但排粪造影时习惯体位变化及环境改变均会影响诊断结果,且MRI 动态成像效果不佳,费用高昂。经会阴二维超声在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中也较常用,其能于正中矢状面清晰呈现患者盆底器官运动情况、位置及形态,并对脱垂等予以定位、定性和定量评估,还可清晰呈现盆底功能改变,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4]。同时,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前无需进行肠道准备、灌注造影剂等,应用简单,可实现动态评估,但若探头对会阴造成的压力较大及超声光束入射角度不足,则会影响检查结果。而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可通过多切面扫描,精准评估盆底功能状况,且该诊断方式在评估直肠脱垂、直肠内肠套叠、会阴运动过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准确度[5]。孙佳星等[6]还指明,360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可将探头置于肠腔,环形探查肠壁与周边情况,整体、清晰呈现病变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临近关系,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从而为指导临床选取对应处置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及经会阴二维超声单独诊断,提示临床实际可联合上述两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以此最大程度减少漏诊及误诊,避免延误患者最佳干预时机,而分析联合诊断效能更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式可实现优劣互补,以此最大程度保证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联合360 度经直肠肛管超声及经会阴二维超声,可有效提高后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

猜你喜欢
障碍性肛管会阴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三黄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