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研究

2020-06-29 01:20刘希珍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刘希珍

摘要:目前在我国小学高年级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基本上都是同一题目,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不同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和运用能力不同,布置同样的课外作业,会使差生无从下手,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使优等生觉得过于简单,从而容易产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

引言

在现代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也是教师实施指导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个性、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进行合理分析,并参考语文教材要求,合理布置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一、分层教学概述

(一)含义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是以学生为主体,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不同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从而做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分层教学法被应用到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方便教师管理和多维度教学,得到学生认可和一致好评。所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布置训练中,能够切实地让学生从课外作业中得到与自身当前学习能力和潜力相符合的训练。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由于个人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小学阶段日益呈现层级化,有的学生爱好阅读写作,语文素养较同龄人更高,而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抵触心理,语文能力较弱。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差异,积极探索分层教学的新方式,针对性教学,为学生学习语文打开一道适合的大门。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来,时常看到许多小学生及家长一提到语文家庭作业就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很多小学生到了晚上10点以后还没有做完作业,需要家长陪在傍边指导、检查、批阅。作为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家庭作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人尴尬的现象?为什么要小学生耗费这么多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呢?经过调查发现,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布置的作业量大,并且形式单一、乏味无趣;缺乏创新,重复抄写的多,实验感受的少;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国家的减负令虽然不断下发,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一点也没有减少。作业压力的增加,致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因此我们对小学语文作业策略方面的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方法

(一)作业量分层

分层教学坚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作业量的分层。主要分为三层:A类,作业量大,基础性强;C类,作业量小,拓展性强;B类,介于两类之间。A类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以基础性作业为主,作业量大。对于此类能力薄弱的学生,只能督促其勤于用功,提升自我。比如在布置古诗的课外作业时,A类学生要做三个方面的作业:一是古诗内容的背诵和抄写;二是结合教师上课讲解的内容,独立进行诗句翻译;三是撰写语境的理解和心得。C类的学生,十分聪慧,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教师给这类学生布置的作业量相对要少。同样以古诗课外作业布置为例。C类学生要做两个方面的作业:一是寻找类似意境的诗句;二是写心得体会。B类学生的作业量介于A类和C类学生之间,所以教师应当有针对有斟酌地为其布置课外作业。

(二)作业难度分层

为保证学生能有效完成家庭作业,教师设计的家庭作业应具有层次性,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别,不能让部分学生觉得题目太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另一些学生觉得太难,对作业产生恐惧、排斥心理。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作业,如基础型、综合型、实践型、拓展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帮助每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三)课外作业设计的适时性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教师现在所教的知识,也许多年之后已经不适用,或者学生已经忘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新闻动态。这样能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生活,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设计与时政有关的作业,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每逢国家大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新闻报道,专题宣传、纪录片、直播等,记下有关情况,然后第二天上课时讲给同学们听;或者布置成黑板报、手抄报等作业。这样,学生既能读到圣贤书,又能闻得窗外事。教师把课堂教学与时事政治,以及周围变化相联系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贯彻分层理念

教师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中,要以学生为本,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差异性,在训练中展开实施分层理念,基于学生的优缺点,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内容,按照学生能力进行作业分层设计。遵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据最新发展区原理,结合最近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菜单,提供适应性指导和建议,不断增强作业分层的效果。再采用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成长性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变化,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依据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指引,并对学生作业质量进行检测和反馈,提高学生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促使学生端正态度。

结束语

总之,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努力。作业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让每一次课外作业都成为孩子成长的生长点,让每一次课外作业都让学生有或多或少的收获、启发。让作业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程良升.刍议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重要性[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93-194.

[2]杨莎莎.层层计划层层进步——浅谈小学语文的作业分层设计[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1.

[3]古丽娜·阿努瓦尔.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88-89.

[4]程丽萍.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81-184.

[5]何琼.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15):16.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
浅析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