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二龄鱼种高产养殖技术总结

2020-07-01 05:10秦松军
河南水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池投饵鱼种

秦松军

(西平县水产工作站, 河南驻马店463900)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作为一种草食性鱼类,由于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城乡居民喜爱,是我国淡水养殖生产量最高的鱼类之一。草鱼市场价格较其他品种偏高,养殖饲料相对价格便宜,养殖效益较好。二龄大规格草鱼种缺乏、价格高、病害多,二龄草鱼养殖期是发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此探索二龄草鱼的高产健康养殖模式,对发展草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西平县水产工作站对草鱼种的养殖高度关注,多年来一直进行技术服务。嫘祖镇金水苑养殖场不断探索二龄草鱼高产健康养殖技术,摸索出一套养殖经验,产量达到4550 kg/h㎡,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技术推广价值,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场地环境

金水苑养殖场位于嫘祖镇西3 km谢庄村委,养殖水面21330 ㎡,养殖场四周植被良好,没有高大树木,日照时间长;无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流入,水质良好;距离村主干道55 m,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水产养殖生产条件。

2 池塘条件

该养殖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长68 m、宽45 m,潮土土质池塘,面积约3070 ㎡,进排水方便,平均深度2.5 m。

3 机械设备

金水苑养殖场共有两口自备水井,大容量氧气罐两个。试验塘配备3 kW增氧机1台,1.5 kW污水泵1台,纯氧输气纳米曝气设备一套,90 W自动投饵机一台。

4 池塘清整

2月23日进行排水清塘消毒。该池塘淤泥深度平均15 cm左右,池塘水深0.5 m,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pH值,采用生石灰2250 kg/h㎡全池泼撒,清塘消毒做到彻底无死角。消毒8 d后开始注水至1 m,准备鱼种投放工作。

5 鱼种投放

3月6日进行草鱼、鲤鱼、白鲢和鳙鱼鱼种的放养,投放的鱼种来自西平县黄湾水库鱼种场。鱼种选择按照“种好半塘鱼”的理念,以规格整齐、体色鲜亮、无伤无病、体质健壮、活力好为标准,当天放养完毕。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适量搭配底层鱼类和滤食性鱼类。投放前采用高锰酸钾20 mg/L药浴20 min,投放1 h后鱼群活动正常,未出现不适反应。鱼种放养后的第二天即3月7日,全池泼洒暴血宁防控由细菌、病毒及体表寄生虫混合感染而引起的暴发性出血病。

鱼种放养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鱼种放养情况

6 饲料投喂

鱼种投放后的第3 d开始采用手撒方式投喂草鱼颗粒配合饲料,投饲前敲击投饵机培养应激反射。5 d后草鱼开始上浮集中抢食,改用投饵机进行投饵。投饵按照“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饲。

6.1 定时

投饵必须定时进行,提高饵料利用率。每天早上8∶00、中午12∶20、下午16∶50分三次投饲。11月10日以后根据天气水温状况,投饵次数减为1~2次。

6.2 定位

投饵固定在投料台进行投饲,形成习惯后用投饵机投饵。投饵机抛撒均匀散面大,有效避免鱼种吃食饥饱不均,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提高鱼种整齐度和商品率。

6.3 定质

按照草鱼种不同阶段的体重,分阶段采用相应型号的海大草鱼配合颗粒饲料投饲。

6.4 定量

每日投饵量相对固定,投饵量按草鱼体重的3%~7%,做到适量均匀。防止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促进生长,减少疾病,降低饵料系数。投饵过少,鱼吃不饱,不能生长。投饵过多,鱼类吃食过饱,会降低饵料的消化率,恶化水质,而且容易引起鱼病发生,降低成活率,投喂以八分饱为准。投饲量要根据水温高低、天气状况、水质肥瘦和鱼类的摄食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天气晴朗、水质嫩爽、鱼类活跃,可多投;如水温过高或较低,天气不正常,气压低、闷热、雷阵雨前后或大雨时,则投饵量需减少或暂停投饵;天气长期炎热忽然转凉,或长期凉爽忽然转热,均需注意控制投饵量。及时观察吃食情况,是掌握下次投饵量的最重要方法,如投饵后鱼很快吃完不散群,应适当増加投饵量,投饵后期鱼群明显减少剩饵较多,则要减少投饵。

7 日常管理

7.1 加强巡塘

鱼种培育过程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对照天气预报情况确定适时开启增氧设备,防止严重浮头发生。由于池塘周边为农业生产地,左岸紧邻排水沟,雨季时注意池塘及沟渠水位上涨情况,检查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做好防偷、防逃等工作。早、晚巡塘主要是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类的活动动态。

7.2 适时调节水质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减少发病促进生长的重要环节。一是正确使用增氧机,5~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中午13:00~14:00时开机增氧,7~9月凌晨时开启增氧机至日出,特殊情况下开启纯氧增氧系统。二是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结合鱼病防治预案,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5 d左右先用污水泵抽取塘底集污池内的沉积物再加注新水,每次加水10~15 cm左右。生产周期内每10 d检测一次pH值,当pH值低于7时,及时泼洒适量生石灰水调节水质,确保pH值在7.5左右。

7.3 预防病虫害

根据巡塘观察的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经常清除池内腐败杂物,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每15 d全池泼洒杀菌消毒一次,对食场及附近区域适量多泼洒,形成高浓度区域。每15~20 d投喂药饵一次,预防肠炎等疾病。5月、7月、9月分别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药物一次。

7.4 检查鱼种的生长情况

每20 d左右检查鱼体一次,观察其生长情况,掌握全池存鱼重量,以便调整饲料的投饲量;同时,养殖过程中认真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水产养殖药品管理记录》。

8 鱼病防治

精养池塘由于投饲量大,饲料蛋白含量高,水质易恶化,因此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和俗称草鱼三病的“赤皮、烂鳃、肠炎”是养殖二龄草鱼的关键技术。肝胆综合症的预防以使用优质饲料为主,定期使用添加胆汁酸的药饵预防。三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4~10月每15~20 d采取外用杀菌、消毒剂,内服预防草鱼三病和肝胆症等药物,统筹考虑预防措施,达到综合防治效果,减少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由于管理精细,整个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病虫害。

9 试验结果

养殖塘根据天气晴好时间于2019年1月10 日出塘,出塘情况见表2。

表2 鱼类出塘情况表

10 结果讨论

10.1 二龄草鱼种的培育过程中,投放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鱼种,合理搭配套养养殖品种,科学投喂配合饲料,加强日常管理和鱼病防治,落实综合管理措施,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单产产量的重要措施。

10.2 由于本池塘草鱼种目标产量较高,投饵量相对较大,鱼类的排泄量也较多,池水很容易过肥,纯氧增氧次数较其他池塘增加一倍,换水量较其他池塘明显增加。

10.3 金水苑养殖场采用高密度精养的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极大的提高了二龄草鱼种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相互学习、总结、示范带动,可缓解大规格草鱼种缺乏的局面。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西平县及周边宜渔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求,将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全池投饵鱼种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观赏鱼喂食须知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