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谐振腔LLC谐振变换器分析

2020-07-01 12:09刘晓峰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8期

刘晓峰

摘 要:为了解决一些现有问题,提出一种双谐振腔LLC谐振变换器,通过将两路变压器的次级用均衡电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较好的均流及功率均衡的特性。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换器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变换器;双谐振腔;均衡电路

1 引言

本文提出一种两路并联的双谐振腔LLC谐振变换器,通过在两路变压器的次级连接一个均衡电路,均衡两路的输出电压增益,实现两路变换器的均流输出,达到输出功率均衡的目的。首先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分析了其稳态模型,接着分析了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此均流方案的有效性。

2 工作原理分析

2.1 变换器的电路拓扑结构

在理想情况下,tankl与tank2的参数完全一致。但谐振元器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存在工艺误差,导致其参数不能完全一致。因此,两个谐振腔对应的谐振频率不相等,计算公式为:

fr= (1)

Ai=l/[2irV(Lrl+Ami)Crl](2)

/2=l/(2irV^CT)(3)

R=1/[2W(歸+3G ](4)

式中:fr分别为tankl的高频谐振点和低频谐振点,fm分别为tank2的高频谐振点和低频谐振点。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良好的软开关特性,通常将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设计在高频点和低频点之间。对于所提变换器而言,其工作频率范围取为两个谐振腔工作频率的交集,周期与负半周期的工作状态类似,故这里只分析半个周期的工作状态。

阶段1 V2,V3驱动信号为高电平,电高频软开关电路。电流流过V2,V3,t0时刻与与蔚Ic相等,流经整流管VD6的电流自然过零关断,谐振腔tankl次级整流管实现ZCSO此时段内,整流管VD8保持导通 状态,歸被G箝位,膈线性递增。又由于晶不再被G箝位,TX1的电压逐渐减小&从心点流向b点,G充电。

阶段2V?V3驱动信号保持为高电平,电流流过V2,V3,该区间内总谐振电流与总励磁电流相等,即y+y等于姑+访。在?,时刻流经vd8的电流自然过零关断,tank2的次级整流管实现ZCSO在阶段2内,整流管VD广VDg处于反向截止状态,系统不向负载输出能量。此时段内&从a点流向b点,但其值逐渐减小,因此,弓仍然保持充电状态并且趋于峰值。

阶段3(t2~t3)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阶段31和阶段32。在?2时刻,V2,V3关断,总谐振电流祐+姦对V2,V3的寄生电容充电,同时对V.V4的寄生电容放电,阶段31持续到V|~V4的寄生电容充放电结束,此阶段过程非常短暂。阶段32为第2个阶段,即二极管续流阶段。当V|~V4的寄生电容充放电完全时,谐振电流开始流过V|,V4的体二极管,此阶段内,V.V4的漏源电压接近为零,为下 一阶段的V"的零电压开通创造了条件。

阶段4(t3~t4)时刻Vi和V导通,V2和V3关断,TX1和TX2的电压反向。此时,VD)导通,vd6~vd8的体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此时段内,tank2无能量输出,Lm被次级输出电容箝位,TX1上的电压幅值近似等于输出电压。而此阶段内,TX2的电压小于TX1的电压,由于均衡电路G的电流从a点流向6点的电压逐渐升高。并且随着TX2电压增加讣也在逐渐减小,在金时刻接近为零,此时意味着两个变压器电压近似相等。

阶段5(t4~t5)时刻VD导通,歸开始被次级输出电容箝位,此刻tank2开始向负载传输能量。此时段内V“V4保持导通状态,VD5,VD6导通川在%时刻逐渐反向增大,其作用是平衡两个谐振腔的输出电流。此阶段内两个谐振腔的谐振 电流均呈现为正弦变化。

3 实验验证

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平台元器件主要参数:选用IPW65R080CFD型MOSFET,Lrl=?l2=(12±5%) |iH,Gi=C2=(220±5%)nF,匾=?皿=(80±5%) |xH,Cj=110仃,戰站25。,变压器变比e=1.056:1。

经过分析,无论Rm=25Ω还是R心=35Ω,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都能平均分配至两个谐振腔。当正皿=25Ω时,输出功率为1600W,根据实验测得弟平均值为3.9744A,为平均值为4.0854A,此时人=0.4893。当R心=35Ω时,输出功率为1143W,根据实验测得祐平均值为2.8075A,为平均值为3.009A,此时A =0.4733。

当均衡电路存在时,变换器的效率曲线,可见,在不同负载状态下,变换器的效率T均大于95%,当输出功率为1600W时,变换器的工作效率为96.41%,这说明该变换器既能够实现良好的均衡特性,又能够保证优异的运行效率。

4 结论

对所提双谐振腔LLC拓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该变换器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其均流效果。通过实验验证得岀: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均流效果,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并且具备传统LLC 变换器的软开关特性。

参考文献:

[1]赵清林,刘会峰,袁精,等.基于移相补偿的全桥LLC 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12):2777-2787.

[2]孙孝峰,申彦峰,李午英,等.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 集成LLC谐振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6,31(14):165-175.

[3]田涵雷,刘俊峰,曾君,等.基于可控开关电容的定频谐振式多路LED均流驱动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9,34(2):286-295.

(黑龙江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