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达郁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阶段临床研究*

2020-07-02 09:31刘素香吕文哲吕生霞毛明华郝建梅杨璞叶弓显凤
陕西中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宣肺肺炎阶段

赵 锋,杨 震,刘素香,吕文哲,吕生霞,毛明华,郝建梅△,杨璞叶,弓显凤

1.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 710021);2.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 710065);3.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 710100)

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的乙类传染病,是我国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1]。此次疫情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人群普遍易感,且易重症化[2]。新冠肺炎临床多伴发热、干咳、乏力,严重者可出现神昏、厥逆等,甚至危及生命。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患者在恢复期和出院后康复期中医药必须起主导作用。目前,有些出院患者虽然核酸检测阴性,肺炎减轻或明显吸收,体温正常,但可能还会存在乏力、气短、食欲下降、焦虑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肺部炎症吸收不佳产生的肺纤维化而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能会有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产生了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应当给予更多关注的问题,也更能发挥中医的长处[3]。本研究旨在观察宣肺达郁汤对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恢复阶段患者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11日至2月27日由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市胸科医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的标准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知情同意,自愿接受者。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标准的患者;中医辨证为气机郁滞、痰湿淤阻型;年龄为16~70岁。病例排除标准:发病前有严重肺脏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病、肺结核、重度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采用非随机临床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53±13.15)岁;对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7.57±14.81)岁;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戒烟酒,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情绪。

2.1 对照组:未服用中药。

2.2 治疗组:口服宣肺达郁汤,药用:党参、茯苓、橘皮各15 g,法半夏、炒苦杏仁、炒白芍、桂枝各10 g,醋鳖甲12 g(先煎),干姜8 g,蜜百合20 g,炙甘草6 g,共11味,鳖甲与其余十味药分别加水浸泡0.5 h,其中鳖甲先煎0.5 h,与剩余十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0.5 h,过滤,即得。分装2袋,每次150 ml,每日2次早晚温服。14 d 1疗程,共服用1疗程。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根据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临床表现:乏力、胸闷、心烦忧虑、咳嗽、纳差、咯痰、舌苔白腻等;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主症以0、2、4、6分,次症以0、1、2、3分,分别对应无、轻、中、重四级评分法积分。记录此7项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各观察一次。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进行血清学项目: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肝功能(安全性指标)等检测。同时完成两组患者影像学胸部CT检测:根据肺部影像中病灶数目多少、范围大小、密度高低变化拟定疗效评价标准,依据陕西省、西安市新冠肺炎防治组专家意见制定。治疗后病灶的演变,分为完全吸收(病灶吸收面积≥90%)、明显吸收(病灶吸收面积≥60%,<90%)、有所吸收(病灶吸收面积≥30%,<60%)、未吸收(病灶吸收面积<30%),分别对应胸部CT炎症吸收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分别记分为0、1、2、3分。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应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

结 果

1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入组时治疗组ESR基线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ESR下降更明显,结合临床认为宣肺达郁汤对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表1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比较

2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无明显变化。

表2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U/L)

3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4。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除乏力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14 d临床观察,治疗组对乏力、咳嗽、舌苔白腻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基线时,治疗组乏力症状更明显。

表3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主症)比较(分)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P<0.05;与同组内相比,#P<0.05

表4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次症)比较(分)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P<0.05;与同组内相比,#P<0.05

4 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治疗前后胸部CT恢复情况 按胸部CT炎症吸收等级评价,治疗组吸收很好24例(63.16%),吸收好12例(31.58%),吸收一般2例(5.26%) ,吸收差0例(0.00%),有效率100%;对照组吸收很好5例(35.71%),吸收好6例(42.86%),吸收一般2例(14.29%),吸收差1例(7.14%),有效率92.9%。其中吸收很好的比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63.16%与35.71%)。治疗组胸部CT评分值为(0.42±0.60)分,对照组胸部CT评分值为(0.93±0.92)分,在肺部炎症吸收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新冠肺炎具有流行性及传染性,属于中医“疫疠”范畴,正如《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王永炎院士认为其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疫毒夹杂其中而居于首要地位[4],综合表现为湿毒夹寒夹燥;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认为其性质为湿毒[5-6];湖南熊继柏教授认为其属于疫病,病邪性质确定为“温热浊毒”[7];由于其传变迅速,也有专家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其夹有风温或风热的性质[8-9]。

西安市中医医院杨震教授为全国首届名中医,清代黄元御第六代传人,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创新性应用“相火气机学说”诊治疾病。认为新冠肺炎病毒的性质受到地域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六淫邪气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本病在西安本地的发病特点,当属中医“风瘟”范畴[10],是冬春之间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病因为在冬春之交,感受疫戾之气而引发,病位在肺。此次发病结合2019己亥年暖冬气候特点,易导致人体“土湿木郁”病理状态出现,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瘀、虚”相互交织。

杨震教授认为新冠肺炎恢复阶段部分患者肺部影像显示炎症未完全吸收,症状仍未完全消失,此阶段病机关键为肺胃不降、肝脾不升、痰湿淤阻,辨证多为气机郁滞、痰湿淤阻型。临床治疗须注重整体辨证,运用“一气周流理论”及“相火气机学说”,左升肝脾、右降肺胃,调节气机郁滞、痰湿阻滞的病理状态,在黄元御黄芽汤、达郁汤、下气汤三方基础上结合本病生理病理特点,自拟“宣肺达郁汤”用于临床治疗。方中党参健脾培中、补肺益气,杏仁宣肺止咳、化痰降逆,二药合用,针对本病肺胃不降,肝脾不升,痰湿淤阻病机而设,共为君药;桂枝疏肝达木、助阳化气,半夏、茯苓健脾化湿、和胃降逆,三药配合共为臣药;佐以干姜、甘草温中和胃、温肺化饮,橘皮理气健脾,鳖甲化淤通络、养阴清热,白芍敛肺柔肝;百合入肺、心经,养阴润燥、解郁养神,引药入经为使药。综观全方,谨守病机,配伍精当,药专力宏。诸药共成清降肺胃、升达肝脾、宣通气机、培土生金之功,达到一气周流,阴平阳秘,邪不内存,身体康健的目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茯苓等具有保护胃肠道、抗氧化作用,可促进肺脏上皮细胞修复[11-12];半夏、橘皮、杏仁等具有抗炎、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进而可清理气道,改善通气;甘草、干姜具有抗炎作用,可促进炎症吸收[13-14];桂枝、白芍、甘草等具有抗病毒作用;党参、百合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鳖甲具有改善肺微循环,抗肺纤维化作用[15]。

本课题通过52例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到宣肺达郁汤可促进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有效改善乏力、咳嗽、舌苔白腻等症状的作用,提示宣肺达郁汤在新冠肺炎恢复阶段患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可达到促进康复及瘥后防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宣肺肺炎阶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