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7-04 12:32谭海桃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义文本阅读教学

谭海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在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文学知识的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不够,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相关实践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可以学生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简析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手段。文本细读主要是以文本为中心,注重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强调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文本细读”指出,文本是独立的存在,注重文本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简单认为明白语言要求就可以理解作品的意思。文本细读指出,语境对文本语言、词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解读聚焦于本文内部组织结构,注重挖掘作品中的隐藏价值,使用解读符号对作品进行研究。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阅读主动性,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对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文章意义、学习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感悟文化知识的美感对激发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文本细读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作品,并且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文章情景有更深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比如,在《秋姑娘的信》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其想象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导入环节,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秋姑娘吗?她有什么特点?”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细节描写十分美妙,有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体会阅读的趣味性。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细节描写,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领略文学作品的美感。比如,在《满井游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对文章中的景色进行描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文章描写过程中的细节,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把握详细阅读中的要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把握详细阅读中的要点,对文本内容词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所以,教师要安排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提升学生对关键词的敏感度,对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句子和过渡句进行科学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要对阅读过程中的关键词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科学掌握阅读要点。

比如在《九寨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品读九寨沟风光的描写,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科学把握,积累相关的阅读技巧,为学生后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文章作品中使用的语言、词汇是作者情感的折射,推敲语言是文本细读的重要举措。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通过对文章词语的推敲,深入理解文章作品的內涵。在语言推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词汇,对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意义文本阅读教学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诗里有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