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在探究节气之律中拔节

2020-07-04 12:32饶晓燕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朴天净沙萧瑟

饶晓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拥有灿烂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中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融入学校课程,引导学生探索、领略节气文化的魅力,既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拔节生长。

一、在探究节气之律中激活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古人云:“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努力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十四节气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还包含许多社会科学知识。学生进行节气文化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初步感知节气文化的同时,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探索各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使知识由繁杂变得简洁,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得到优化。

如在探究节气规律的过程中,每当一个节气的来临,学生都会搜集节气谚语,熟读成诵,以加深对节气的认识,增加知识的储备。随着探究的节气越多,收集的节气谚语也越来越多,此时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谚语之间有什么内部联系和规律性。

学生经过积极思索后发现了节气谚语之间的内部联系,即节气谚语虽然数量很多,但所表达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以下3类:一是与物候相关的谚语,如“桂花飘香,蛇虫不安”“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二是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三是总结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大寒不冻,冷到芒种”“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小暑热过头,大暑凉飕飕”。

节气谚语是地域生产、生活经验的凝练,其地域差异十分明显。比如东北地区的农谚说“谷雨前后,種瓜点豆”,河南农谚则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而在海南则是“三月惊蛰又春分,薯芋瓜豆种及春”。“种瓜点豆”从东北到海南,整整差了两个节气。

二、在探究节气之律中拓展思维

“思维”以“思”为动力源,以“维”为方向。在探究节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拓展,超越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抽象,最终转化为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思维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在“立秋”这一节气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选取了两首描写秋天的元代散曲进行赏析,一首是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另一首是白朴写的《天净沙·秋》。赏析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学生思维只停滞在对两首散曲的吟诵和记忆,或是思考“两位作者对秋景有着怎样生动的描绘?”这样浅层次的问题,而是在多种形式的吟诵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两首散曲写的都是秋景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学生进行比较后概括两首散曲的相同之处是两位作者都运用了白描写实的手法,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比较两者不同之处以及原因后,学生再结合两位作者的经历,问题就迎刃而解。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也因此郁郁寡欢,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曲中以多种景物勾勒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白朴出身于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但白朴拒绝做官,弃家南游,寄情于山水之间,更以此表达他永不当官的决心。在《天净沙·秋》中作者撷取了12种景物,曲的前三句着力渲染出深秋的萧瑟之景,而后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在暮色中的明丽色彩,为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整曲呈现出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画面,联系作者不愿做官的态度,不难理解白朴希望自己像一只飞鸿,飞离萧瑟、清冷的地方,寻找有生机的乐土,因此“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之地可以理解为作者心中理想的归隐之地。作者在全曲中表达的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引领学生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同时探索节气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基于节气内容所承载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华丽转身,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白朴天净沙萧瑟
风萧瑟
天净沙·无言相看当时月
我的1919
天净沙·冬
天净沙·春
“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
天净沙·秋思
驱散萧瑟感
寂寞梧桐听雨声
板凳甘坐三十二年冷 新见卓识海峡两岸知——读评《白朴著作生平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