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 12:32明婧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居剪纸

明婧

民间艺术是小学美术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的想象,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民间艺术源于民间生活,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将民间艺术运用于小学美术,能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生活功能。

一、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力

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鉴赏民间艺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民间艺术的鉴赏活动。在鉴赏一件民间艺术品时,教师不能局限于美术教材,还应当引入民间艺术实物,通过对民间艺术的鉴赏,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文化、精神等。

比如教学《老房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房子的艺术性、功能性,笔者搜集了祖国各个地区的富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图片让学生欣赏,比如福建的土楼、新疆南部的民居、西藏的民居、江南水乡民居、蒙古包等等。引导学生从民居的造型、性能、纹饰、装饰性、形态、工艺、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观赏、考量。学生不仅欣赏到民居的艺术特色,更知晓了民居背后的地理特征、人文背景。作为一种建筑工艺,老房子背后有着复杂的工艺设计、建造程序、建造材料等,学生通过对老房子的历史认知,提高了审美能力。面对一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老房子,学生不再无动于衷,懂得了从哪些方面去认知、去欣赏、去评价。

民间艺术包含着诸多的优秀作品,经过历史沉淀,有的已经成为艺术经典,但这些民间艺术往往以“物”的形式保存着。作为教师,要让这些凝聚着艺术元素的“物”得以敞亮,从而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不仅仅是“器具”,或者说不仅仅是自然的“物”。

二、提升学生的美术感受力

民间艺术走进美术课堂,首要的就是发掘民间艺术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是丰富的、灵动的,需要师生拥有一双慧眼,比如民间的年画、窗花、对联、舞龙灯、踩高跷、打花鼓等。

在教学《剪纸》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各种剪纸艺术品,比如窗花、墻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学生在惊讶于曼妙的剪纸艺术品的时候,对这些剪纸的艺术名字、寓意、起源以及剪纸的工具等展开追问。对此,笔者又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古墓中出现的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对猴剪纸、对马剪纸等,当学生了解到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距今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更是增进了他们对祖国民间艺术历史久远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向学生展示了唐代的剪纸、宋代的剪纸以及明清以来北方和南方的剪纸等。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我国南北不同地方的剪纸具有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北方的剪纸比较粗犷、朴拙、天真、浑厚,南方的剪纸比较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发掘民间剪纸的艺术资源,学生能感受到剪纸在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如此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更提升了他们对民间艺术的认知。

三、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为了使民间艺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最大功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引导学生欣赏,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创作。如此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提升学生的创美素质。通过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度感受、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比如教学《中国民间玩具》,在引导学生认识了民间布艺、民间风筝、民间木偶、民间剪纸、民间皮影、民间脸谱、民间灯笼、民间编织、民间刺绣、民间蜡染后,笔者引导学生介绍身边的民间艺术作品。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制作材料种类繁多,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废旧报纸、卡片、萝卜、土豆等。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比如笔者引导学生用民间特有的糯米粉制作面塑,塑造了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奥特曼、唐老鸭、猪猪侠、小猪佩奇、巴啦啦小魔仙等卡通形象。学生在“揉”“搓”“捏”“压”“拍”等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一件件富有艺术气息的“玩具”作品,是学生实践的智慧结晶。

在实践创作中,学生借助各式各样的工具,将原本看上去软塌塌的面粉团,变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生命气息的艺术作品。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催生了学生的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民间艺术,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更能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发掘学生的美术潜质,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美术学习观念。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传播民间艺术、保护民间艺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民居剪纸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剪纸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奇趣民居
剪纸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剪纸鉴赏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