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园共育质量的途径

2020-07-04 12:32陈会玲
江西教育C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策划

陈会玲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家园共育已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幼儿的出生直至长大,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角色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为此对小朋友的教育不能只是依靠学校,家长也要积极参与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而在幼儿园和家庭的相互合作下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工作。

一、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

在以往传统的集体活动中,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形式往往都是面对面进行的,但由于时间、地点等各项因素的限制,导致家长与教师之间不能很好地完成沟通,而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形式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教师通过创建班级微信群、电子设备等就能及时将幼儿的各项情况与家长沟通,构架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运用,提高“家园共育”质量。

例如,为了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近几个月来的各项情况,笔者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各项情况。在活动开始,笔者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并通过一项简单的互动游戏作为开场,使得整个班级的氛围先活跃起来。随后笔者将班级的情况向家长介绍,如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幼儿,男孩和女孩分别是多少,几名教师负责这个班级等。之后笔者借助课件,对本学期开展的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笔者建立微信群,让每个家长添加,并将介绍的内容发送至群里,如果有家长想要看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直接在微信上与笔者联系,以此共同建立幼兒的成长档案。

二、积极策划家园活动

架起家长与幼儿园的桥梁,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出路,但很多家庭由于生计问题,导致与幼儿园的教育不能达成共识,对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带领幼儿进行实际的集体活动时,教师应积极策划家园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从而唤醒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比如,在实际的家园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举办家长会、亲子游戏等,还可以定期举办“一日教师体验”等交流活动,从而丰富家园共育的活动形式。就拿教师体验活动来说,可以让每个小朋友的家长进行自主报名,并从中选取几名家长进入园中,来充当教师进行“一日教师”的体验。在体验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将幼儿一日的活动安排表发给家长,让家长以此作为参考,并对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相关活动安排有所了解。在的活动中,家长带领小朋友认识了小麦及各种谷物,还尝试了油饼、馅饼的制作过程。一日活动的体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家长将今天的体验感受与其他家长分享,进而让家长了解到老师的辛苦,使家长在今后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促进幼儿成长。

三、构建家园评价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和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参与集体活动,并不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评价,那么整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最大化地得到展现。因此在带领幼儿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构建家园评价体系,让家长和教师都能参与到其中,并及时提出自己对家园共育活动的看法与建议,从而使家园共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笔者在带领幼儿进行以“寻宝”为主题的家园共育活动时,将此次活动的方案编辑成文档发送到家长交流群,让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策划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议。在家长观看完策划方案并给予修改建议后,笔者再次对活动策划进行修改和完善。之后,笔者带领小朋友和家长按照活动策划上的时间表,在规定的时间集合,去参加“寻宝”活动,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享受与父母共同寻宝的乐趣。活动结束,笔者组织家长和小朋友坐在一起,对此次活动及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笔者在带领幼儿进行集体活动的过程时,通过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让幼儿在评价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促进了幼儿今后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对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积极策划家园活动及构建家园评价体系等有效途径,使家园之间的联系变得更方便、更快捷,进而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镇中心幼儿园)

本文系课题《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291。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策划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