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生态课堂之建构

2020-07-04 02:49杜月蕾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

杜月蕾

摘要:教育与生态有机结合,协调进化。教育生态学应用于高校教学,既培养人才,又深化学生学习生态理念。作为高校教育重要构成要素的ESP教学,既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又维系并促进高校教育生态发展。以幼儿英语课程为例,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思路转变等方面,探讨其教育生态学背景下的课程建构,并提出策略,促进该课程可持续、生态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幼儿英语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05-02

以黑格尔“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一说。新时代背景下,经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相互渗透,教育与生态环境有机整合,自然平衡协调进化,促进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社会密切相关,复杂有序又相对稳定,与其他系统宏、微观相渗透,交错发展,各教育生态因子间又存在着整体关联性,任何一因子的改变均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因此,教育生态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亦为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之切。

一、教育生态学与ESP教学

教育生态学应用于高校教学,旨在培育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又能深化学生的生态理念,促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作为高校教育系统之重要构成要素,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课程,即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既紧密联系高校教育生态环境,又影响着高校英语教育之未来与发展。

较之高校“通用”英语,具专门用途的ESP教学,针对特殊学科与职业,其发展纵然经历“惨淡”期,但因经济不断全球化,社会对既具专业知识又具较高英语水平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ESP教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成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二、教育生态学背景下的幼儿英语课程

时代发展,全球化推进,要求未来学生置英语学习于重要地位,而为更有效培养學生英语语感,在幼儿期就应以多形式、多途径进行英语教学,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因此,英语教育在我国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且整体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这为幼教专业幼儿英语课程的设置及发展提供了契机。该课程的建设满足社会所需,是维持教育、社会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因子,也是幼教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用途英语学习的现实要求。

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英语课程教学,不仅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及需求展开针对性教学,且整合与课程相关的诸多因子,唤醒学生生态学习理念,养成生态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分工协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乐学善教。最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然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该课程所用教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英语综合教程1》,内容综合多元,满足学生通识教育的同时,拓宽学生专业学识,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该教材内含10个章节,涉及健康、童话、朋友、童谣等10个主题,全面丰富,生动专业,涉及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教育、幼儿文学5大领域。生态、综合、多元的课程内容既有利于语言教育活动的开展,又重在各生态要素的综合运用:整合专业学识、专业技能、人文意识及审美能力各因子,再融入教学环境及教学心理等生态因子,于语言教育的同时,实现学生“通识”与“职业技能”生态双发展,平衡该课程乃至相应学科的生态结构。

三、教育生态学背景下幼儿英语课程建构

生态课堂建构是幼儿英语课程教学细节生态化之关键,而师生角色转变是生态课堂建构之关键。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是生态课堂之若干要素,各要素相互影响制约,保证教学生态之动态平衡。平衡前提在于教师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多样化教学方式,促成师生合作、尊重、和谐共生。

(一)教师角色改变

正因教师是课堂控制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原材料提供者(Harmer,1983),是推动者和顾问,学生可自主学习(Benson Voller,1997),故教学应逐渐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角色亦有了新定义。

1.教学资源配置的调整要求教师改变角色

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许多网络资源被灵活运用于英语教学。学生可经网络获取大量资源,甚至可利用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教学资源革命性的变化促成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变,从知识讲授者和课堂控制者转变成设计、开发、合作者,还是终身学习、研究者。

2.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教师改变角色

教育生态学视域中,以学生为本,英语课堂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社会信息化,促使专业英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指导者、促进协调者,以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和主人地位。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合理组织、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其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能力,又保证其主体地位、个性特征,实现师生共学共进共发展。

3.教学情感要求教师改变角色

语言学习受情感影响,积极情感产生积极效应。学生学习动机积极,有自信能大幅提升学习效果。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Bruner(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维持学生之学习动力,而自我激励能持久学习效应。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积极评价自身价值和能力、意志力,于困境中张显顽强与毅力,保持学习热情。而焦虑、害怕、紧张、挫败等会消极影响学习潜力。

因此,高校专业英语教师需重新调整角色,既是学生学习之协作、监控、评价者,又是学生学习辅助者。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评估,并经由情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强化“坚持”理念,磨练意志。

(二)课堂教学思路转变

1.侧重学生思维培养

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结合思维训练与语言教学,既积累学生理论知识,又构建学生思维模式。高校专业英语教师应以生态发展观为指导,教学有拓展,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学生学语言,更能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阐述观点,表达思想。

2.用活小组合作学习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专业英语教学课堂,是小组合作学习灵活呈现之所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激发学生智力情感,自主学习之余,还利于学生经活动体验合作之乐,积淀积极情感,不断尝试創新,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将人文自然等生态理念植入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可拓展学生语言学习思路,构建学习新模型,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育生态学背景下幼儿英语课程建构策略

幼儿英语课程生态课堂的建构是教育生态学指导下幼教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实现课程生态化:内容生态化,课堂环境(包括师生角色)、课堂操作生态化,课堂评价与课程评价生态化。

(一)优化师生生态位,丰富教法与策略

一个生态系统中,两个不同因子之间之关系,即为生态位。英语教育、教学之两大主要因子即为教师与学生,故优化师生生态位,和谐师生关系,并丰富教法,是英语教学生态改革与发展之基本。

普化课堂座位编排,弱化特殊、重点座位,师生关系和谐化,学习热情积极化为其一。教师入学生群,多交流,可防止并消解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

多种教学方法促交流为其二。情境教学常态化,鼓励学生多讨论,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均可,圆形、马蹄形座位排列效果更佳。学生积极多角度角色扮演,打散传统教学位置,保证教学纪律同时,弱化学生位置规律性。简言之,生态学因子渗透可保证教学灵活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巩固师生良好关系。

(二)自然又平衡之英语学习环境构建

生物好群居,同理,教育生态环境关联整体。整体关联于教育或积极或消极,教育群体在教育环境中总能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那个群体,并能反作用于群体发展。师生关系良好,沟通和谐,教育教学适合学生特点,贴合学生“各自教学大纲”;多样化教学方法,多角度全面满足学生需求,扩大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适当小班课形式,缓解大班授课制约,增加学生表达参与机会,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践行语言学习真正意义。因此,师生良好关系、充分沟通是教学生态平衡之保证。

(三)开放英语课堂构建

有限空间限制植物生长,有限教育环境就会影响教育效果。学生受重视的有限程度也会导致教育生态环境的失衡。受重视程度不同,学生能力会有差异,日积月累,差距呈现。若同时进行优胜劣汰,部分学生会因忽视而被淘汰,实则不公。当今教育发展,不应放弃任何一学生,整体发展、共同发展为首责。开放教学课堂,能发现各学生特点,既促进整体发展,又强化个性,量身定制,差异化教学。学生在开放环境下,亦能“自我解锁”,探索潜能,投身课堂,感受主动学习之魅力,提升学习效果。

(四)竞争协同共促英语教学动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中,资源减少,制约增多,竞争不可或缺。而教育生态环境中,教育发展之关键在于协同进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的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已成必然,教育共发展已成趋势。高职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都要求教师构建及优化教育环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共同竞争中提升英语能力及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整体生态平衡发展。

五、结语

教育生态学指导下的幼教专业幼儿英语课程的设置,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契合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能平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确保专业体系生态发展。其持续改革,诸如转变教师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等一系列作为,均意在巩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平衡教育生态环境,于实际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入教育生态学理念,深化学生英语语言理解,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启迪学生多维度学习,探究英语语言之文化背景,积极构建自身英语语言体系。同时,学生积极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互补专业与通识课程优势,丰富学前教育专业5大领域教学素材,驱动教育整体、自然、生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玉琴.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196.

[2]刘丹.基于情感因素谈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新变化[J].陕西教育,2009(2).

[3]刘建宁,袁莹.论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及其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

[4]彭瑛.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探析[J].高教学刊,2017.

[5]谭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育生态学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14):85-87.

[6]周衍安,吴乃域.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角色探析:兼谈后现代主义的角色观[J]. 高校教育管理,2003(2):52-55.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幼儿英语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
幼儿英语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幼儿英语教学师资的培养
论幼儿园英语儿歌活动的组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