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04 02:35李芳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李芳芳

【摘 要】目的:研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袋形缝合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手术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袋形缝合术)与对照组(单纯肛瘘切开术)各30例,两组手术效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瘢痕愈合面积较小,创面愈合时间较短;肛门出血率较低,P<0.05。结论: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

【关键词】低位单纯性肛瘘;袋形缝合术;治疗效果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肛瘘是肛门周围皮肤与肛管相通的慢性感染性通道,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及迁延难愈等特点,未接受及时治疗影响排便功能。目前治疗本病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因肛门直肠部位、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肛门排便后易受到局部污染,导致术后愈合缓慢,使出血、感染等发生风险增加,甚至出现肛门失禁,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切开瘘管后行袋形缝合术的疗效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小创面且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分析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袋形缝合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2019.1-2019.12,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17:13,年龄25-59岁,均值是(43.26±9.42)岁;病程1-4年,均值是(2.27±1.16)年;对照组:男女比例是18:12,年龄23-58岁,均值是(43.02±9.25)岁;病程1-5年,均值是(2.39±1.24)年。两组比较(P>0.05)。①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治疗指南》[1]中“低位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者;肛门功能正常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慢性肠炎、结核病、糖尿病及克罗恩病等疾病影响肛门创面愈合者;复杂性肛瘘者;高位肛瘘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肛瘘切开术,术前行灌肠操作,骶管麻醉+截石位,根据探针、亚甲蓝染色等方法,明确瘘管走行、内口位置,从肛瘘外口探入球头探针,从内口探出,沿着探针将瘘管皮肤、皮下组织、外括约肌皮下部、浅层及纤维化管壁切开,借助刮匙将管道内腐烂的坏死肉芽组织清除干净。内口清除干净,适当将切口延长,修剪两侧创面,确保切口引流畅通。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袋形缝合术,适当将纤维化的管壁切除,利用3-0可吸收缝线,从内口粘膜向外,连续缝合切口两侧黏膜及皮肤,直到缝合至肌层,中间留有暴露空间,达到引流的目的,伴有肛乳头肥大、混合痔者,一起切除。

两组患者术后实时监测病情,在切口部位皮下注射0.2%亚甲蓝,达到止痛目的,术后2d食用半流质饮食,控制排便次数,便于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药物,行中药熏洗等疗法,促进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

肛门出血情况:Ⅰ度是未出血;Ⅱ度是创面有少量渗血,但排便时无滴血;Ⅲ度是创面渗血量较多,且排便时有滴血现象;Ⅳ度是术后大出血且排便时出血量较多。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临床指标)(-x±s)t检验。计数资料(肛门出血情况)[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瘢痕愈合面积较对照组小,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意义),表1所示。

2.2 肛门出血情况

观察组肛门出血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显著,但患者术后受切口开放、创面较大、愈合后瘢痕大及愈合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术后可能发生肛门畸形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遵守缓解括约肌损伤、消除肛瘘内口的治疗原则,行对症治疗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瘢痕愈合面积较对照组小,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肛门出血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与陈富军等[2]文献报道结果接近,由此可见袋形缝合术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分析如下:①该术式的手术要点是明确内口部位、彻底切除瘘管及瘢痕组织等,经内口黏膜向外,间断锁边缝合两侧创缘黏膜及皮肤内翻,中间暴露创面,达到引流的目的;②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小手术创面,使创面能缩小、变浅,缝合后内翻形成斜坡,利于生长并覆盖上皮细胞;③完成缝合后的基底面很平整,促進肉芽组织生长,推动肉芽组织修复的流程能顺利开展;④缝合后中间有创面暴露,引流畅通,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且该术式游离切口两侧部分的组织,对神经末梢造成破坏,缓解缝合后的张力,对创面的刺激性较轻,不会加重术后疼痛,因此行袋形缝合术不会损伤肛门功能,保留内括约肌反射、肛门外括约肌完整性,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袋形缝合术治疗能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且改善肛门功能,具临床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杨建华,王晓鹏,张一辉等.黏膜下移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25(02):154-157.

[2] 陈富军,昝朝元,原相军等.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01):86-89.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