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研究

2020-07-04 02:35金珠芬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

金珠芬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132例,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为全程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概率(1.51%)相较于参照组(21.21%)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被称作PICC,主要适用于中长期应用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通过在患者体内留置PICC导管,规避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保护外周血管,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导管置留时间长、对输入液体不限制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患者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1]。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行PICC置管治疗方式应用不同护理干预方式,旨在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下面是具体探讨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我院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1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每组各有患者66例。在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者有88岁,最小年龄者有27岁,其中有30例女性患者,36例男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5.7±17.4)岁。在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者有89岁,最小年龄者有28岁,其中有31例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5.6±17.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一步研究和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定期给患者更换敷贴,并采取有效措施给患者实行封管。具体封管方式为肝素脉冲正压法,封管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确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为全程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让小组成员在相关机构进行培训,培训过后对小组成员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审核,合格后授予其PICC置管证书。随后由经验丰富的护理成员传授其相关理论知识、导管维护知识与详细操作流程,并让小组成员定期参与理论知识授课,提高PICC理论知识水平,學习一段时期后,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小组成员才有导管维护的资格。(2)规范导管维护操作流程。在进行导管维护前,护理人员需使用免洗消毒液仔细清洗双手,保证双手卫生,其次要用酒精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清洁,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对导管进行浸泡,浸泡可选择生理盐水或者肝素盐水,从而实现导管润滑的效果,以免形成腹壁血栓。(3)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在进行穿刺过程中需注意几方面,首先需选择相对粗、直的以及无静脉瓣的血管;另外要选择方便护士操作的穿刺的部分,以及在穿刺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病情和穿刺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率。若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发热、出汗、寒战等临床症状,则表明患者已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若未出现以上现象则表明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率较低。

1.4数据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涉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调查数据利用SPSS19.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出现概率用卡方检验,两者的表现形式分别为(-x±s)和(n,%),若P<0.05则代表数据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对比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患者长期输液过程中,会因反复穿刺而饱受疼痛折磨,因此为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主要采用PICC作为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方式,此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导管留置时间长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为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出现概率,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常规护理干预和全程护理干预两种,常规护理主要注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确保患者置管的安全性,但缺乏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无法满意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需求[2]。

全程护理干预注重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在行置管操作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操作,从而实现对导管的有效维护,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穿刺部位,旨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输液速度,及时进行拔管,可有效缩短导管置留时间和平均维护间隔时间,确保置管的顺利完成[3]。

本次研究表明,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率明显较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长期输液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郑晓纯,范玉滢,杜爱红,马红艳.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61-164.

[2] 李文彦.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9):3181-3183.

[3] 马云.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7):127.

猜你喜欢
全程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干预在ERCP+EST术中的作用研究
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试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