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7-04 02:24叶迎春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中职

【摘 要】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特点,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尝试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具有可行性。本文阐述了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不断探索,让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中职;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以观看视频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将过去静态的、独白式的传统教学转向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的教学[1]。

1   为什么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一直存在着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与职业学校教学模式不适应的矛盾。固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加重了这些经历过学习失败体验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人将其戏称为“学生思维的屠宰场”,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是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传统课堂模式的确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负责讲解、演示相关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演示。而对于规模40人及以上的班级,教师也不能逐一进行细致的讲解答疑,这导致学生积累起更严重的厌学情绪。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教师的讲解演示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预先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会在观看过程中提出一些疑问,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课中,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进行相应操作,并就自己的疑惑向教师提问。这既解决了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答疑,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充分进行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由此可见,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是可行的。

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

在中职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要充分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翻转课堂的构建设计需要跟中职学生的学习条件相结合[2]。

2.1  课前视频的设计

课前视频是学习者接受知识的渠道,是翻转课堂的起点。课前视频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所以,首先视频设计要控制长度。考虑到学生不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0分钟。其次视频设计要控制节奏,要用吸引学生目光、抓住学生眼球的方式,让学生抓住视频中的关键场景,如利用显眼的颜色或者有特色的呈现方式展现关键场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视频中的关键场景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最后视频的末尾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视频中的知识脉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  课堂环节的设计

根据测评情况进行分组,由测评情况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实行小导师制。通过分组和小导师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协作探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在课堂中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身份。

课堂分为答疑阶段、巩固阶段、展示阶段、评价反馈阶段。

答疑阶段:首先根据课前的疑问进行互动、交流,教育者不进行正面的直接答疑,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习者自主解决问题。教育者要创设环境,准备丰富的相关资料,包括课前的视频短片、书籍、其他文字资料或者电子资料等辅助材料和畅通的网络。创设的环境要能帮助学习者多渠道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巩固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巩固练习,达到知识应用的目的。此时小导师在团队互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的是引领和管理作用,这能让互助更高效,让学习者的学习有效性得到激发。教育者在这个阶段主要收集学习者存在的普遍问题,归纳总结。

展示阶段: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本小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和教育者提问,让学习者回答这些提问,鼓励学习者探索不同的方法,总结归纳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反馈阶段:评价采用多维评价的方式,如自评、小组成员互评、老师评价、评价老师的多元评价,评价方式采用互动化的方式,打破单向的评价旧模式,让学习者也可以对教育者进行评价,调动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

3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启发和瓶颈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存在厌学情绪和个体差异大的特点,翻转课堂体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即利用微课视频传授课前知识的优势。小而专的视频符合中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视频可以反复观看符合学生基础层次水平不齐、差异大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交流,多维度评价可以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翻转课堂在中职的教学改革中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3]。翻转课堂有明显的优点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3.1  教学资源的开发存在难度

翻转课堂课前知识传授主要依靠课前的微视频、学习材料和导学学案。由一个教师单独承担教学资源开发任务,明显有很大的难度,而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也存在着普适性的問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由学校层面组织团队来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3.2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学习态度散漫,不能完成课前的主动学习,不能寻找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在课堂的答疑环节没有问题可问,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理解,不会做。这些情况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对困难。

3.3  教学评价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的评价制度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手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仍以单一的分数为评价手段,在前期阶段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是课前知识传授和课堂知识内化,这是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的。翻转课堂在某些课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学习困境,但是目前的教学环境还是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因此,要从中职实际出发,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中职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奇,黄芳.职教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瓶颈及突破[J].职教论坛,2016(3).

[2]韩应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曹晓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叶迎春(1979~),女,汉,浙江诸暨人,中专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