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

2020-07-04 20:35陆文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课堂导入历史教学

陆文来

【摘要】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时期,加大对学生的历史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对于现阶段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应该不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变传统依靠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课堂导入,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联合对学生进行教学,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重要保障。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导入 策略分析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58-01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高中生面临的考试压力,减少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因素,充分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此时期教师通过课堂导入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应该借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能否顺利进行课堂导入对教学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在此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应用适当的方法促进课堂导入。

一、课堂导入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将高中历史知识进行课堂导入是现阶段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借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减少因其时间、地点容易混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现象发生的发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是课堂导入的一项重要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的最佳时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利用此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学,促进其思维的不断创新。由于历史知识对于时间的观念较强,教师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可以更加轻松的将历史事件充分结合,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有更加连贯的记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加高速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顺利的将其导入到教学中,减少对课堂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导入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我国教育体制正在不断改革,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教学仍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尤其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过度重视历史成绩的现象,使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更加注重对重点内容进行导入,忽视非考试重点内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因此受到干扰,无法对知识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只能被动进行死记硬背,不仅无法对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培养,更降低了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彻底的了解。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整体内容的课堂导入,增加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较多了解,在此时期加大对学生的教学,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并对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选择直接面对,通过更多的方式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通过何种方式增加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现阶段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利用历史故事增加课堂导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好奇心强是各阶段学生的特点之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知识点更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学习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学生思维无法创新,将为教学带来一定困扰。此时,教師应该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大屏幕播放相关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以及历史故事,一方面,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增加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播放历史故事,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使学生形成更加稳定的记忆,更容易将历史内容进行关联。例如,在学习《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播放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袁隆平为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并通过对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结合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通过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但是,历史知识对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及抽象性,是导致学生学习能力降低的关键因素。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更多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课堂顺利进行。在将历史知识通过课堂导入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其如何与生活实际结合,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更是促进学生爱国情怀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自行学习历史知识并有深入了解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设置悬念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将对教学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播放五四运动的相关视频,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加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更多关于五四运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

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且不成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减少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更多的历史内容通过课堂导入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不断的研究更多方法,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 参  考  文  献 ]

[1]刘静.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9):3.

[2]李雪红.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23):137-138.

[3]张海军.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36):27.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课堂导入历史教学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