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结构的优化研究分析

2020-07-07 11:23王九怀
机械管理开发 2020年5期
关键词:齿根链轮圆弧

王九怀

(山西中阳华润联盛南山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吕梁 033000)

1 驱动链轮磨损失效分析

驱动链轮主要的失效形式为磨损、压溃及断齿。其中磨损又可分为内部磨粒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疲劳磨损则是由于当圆环链与链轮链窝接触时,在其接触表面出现最大压应力,同时最大的切应力出现在表层下。长此以久后接触表面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形成表面磨损。而颗粒磨损则是由于链轮在工作时,硬物质颗粒造成链轮和圆环链接触位置出现摩擦,造成磨粒磨损[1-3]。驱动链轮的磨损情况直接关系到其寿命情况,所以驱动链轮工作越平稳链轮的寿命越长。

2 驱动链轮数值模拟研究

为了有效地提升驱动链轮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驱动链轮在工作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断齿的厚度、齿形的圆弧半径等结构参数,确定了驱动链轮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

首先进行建模过程,选用圆环的材料为23MnCrNiMo,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10 GPa,密度为7 860 kg/m3,材料的泊松比为0.25。选用驱动链轮的材料为30CrMnTi,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6 GPa,密度为7 860 kg/m3,材料的泊松比为0.3。完成参数设定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时要充分考虑电脑的计算性能及模拟所需的计算精度。选择在轮齿、齿根、圆环链等位置进行网格细化分。网格划分完成后对模型的相互作用进行设置,设置链环与链轮间为摩擦接触,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0.2。给定链条的作用力为7.3 kN。完成设置后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优化前应力(Pa)变化云图

从图1可以看出,在驱动部件运行时,链轮的链窝位置应力较大,同时在链窝侧部靠近中间立槽的位置出现应力最大值,其余位置的应力较小。对驱动部件进行优化,选择正交优化[4]的方案对齿根圆半径、短齿的厚度、链窝弧半径及齿根圆弧半径进行优化。首先命名短齿的厚度为A、齿根圆半径为B、齿根圆弧半径为C、链窝弧半径为D,分别选取A、B、C、D四种结构参数的三个水平。正交参数水平表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参数水平表

按照正交的原则对各种条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发现短齿的厚度对模拟的结果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在链轮与圆环接触后,此时的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链窝的侧端部,当驱动链轮运行平稳性较差时,此时的链窝底部与链环间的摩擦增大,齿根部的应力集中现象相较与其余部位最大,当加大齿根圆弧的半径后,此时的链轮的受力由侧端部转移至链窝地面的位置。所以齿根圆半径、齿根圆弧半径、链窝弧半径三个参数对模拟应力的影响最大,且齿根圆弧半径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所以仅对齿根圆半径、齿根圆弧半径、链窝弧半径的抛物线曲线拟合。拟合的结果如表2、表3及表4所示。

表2 齿根圆半径拟合曲线表

表3 齿根圆弧半径拟合曲线表

表4 链窝弧半径拟合曲线表

根据正交实验的模拟结果及齿根圆半径,齿根圆弧半径,链窝弧半径的抛物线曲线拟合得出了参数的最佳设计参数,齿根圆半径6.7 mm,齿根圆弧半径30 mm,链窝弧半径24.1 mm。按照最优的设计参数进行驱动链轮的建模,对所建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云图可以看出,刮板输送机的驱动链轮整体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仅在链窝侧部靠近中间立槽的位置出现应力集中。优化前的链轮最大应力为168.2 MPa,同时最大应变为1.142 mm,优化后的链轮最大应力值降低至156.7 MPa,同时最大应变为1.078 mm,最大应力减小了6.57%,最大应变减小了6.84%。通过优化有效的降低了驱动链轮的最大应力值,保证了驱动链轮的平稳运行,提升了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的使用寿命。

图2 优化后链轮应力(Pa)云图

3 结论

1)分析了驱动链轮的磨损形式及其失效原因,并给出了疲劳损伤与寿命的关系曲线及损伤经验公式,为提升驱动链轮的使用寿命作出贡献。

2)通过对齿根圆半径、齿根圆弧半径、链窝弧半径等参数的正交实验,找出了最合理的参数,并给出了齿根圆半径,齿根圆弧半径,链窝弧半径的拟合曲线。

3)对优化前后的应力云图进行分析发现,优化后的链轮最大应力值降低至156.7 MPa,同时最大应变为1.078 mm,最大应力减小了6.57%,最大应变减小了6.84%。

猜你喜欢
齿根链轮圆弧
下期要目
滚齿加工平齿根倒锥齿的程序调试分析
渐开线齿轮齿根过渡曲线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研究*
刮板输送机驱动链轮结构改进优化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外圆弧面铣削刀具
基于ANSYS齿根裂纹对斜齿轮接触应力影响分析
FSC赛车链轮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渐开线齿廓链轮梳齿刀的设计
双圆弧齿同步带的载荷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