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020-07-07 09:34王瑞彬
艺术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心理健康老年人

摘 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出发,分析艺术治疗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力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艺术治疗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途径:培养艺术治疗专业人才、推进艺术治疗与其他老年服务相结合、培养老年人的艺术文化素养等,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治疗;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04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根据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包括人身体的完好性,还包括心理及社会的完好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现象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近些年,艺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语言的、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不仅在精神障碍、特殊教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艺术治疗没有年龄的限制,可以应用于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各个群体。因此,本文探讨艺术治疗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作用途径,对有效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1 艺术治疗的概念

艺术治疗融合了艺术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是将艺术作为治疗媒介,对来访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种形式。在艺术治疗专业人员的引导下,通过来访者、艺术治疗工作者及艺术作品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达到预防和治愈人们的身体和心理疾病的目的。艺术治疗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与形式也不断丰富,包含音乐、绘画、舞蹈及戏剧等多种形式,治疗方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

艺术本身有表达人内心思绪、传递情感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观赏艺术作品或者表演时,能够感受到作品传达出的情感,从而被艺术作品或者表演深深地吸引。而艺术治疗正是利用了艺术所具有的情感表达的特征,在艺术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而在接受艺术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通过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以及艺术表演中获得的审美体验,促进身心健康[1]。

2 当代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其晚年生活幸福指数。对老年人来讲,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晚年生活,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可或缺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与社会保持正常接触;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网络,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相处和睦;具有一定再学习能力;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情绪反应适度[2]。

衰老是人們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人们年龄的逐渐增长,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相应发生着变化。老年人的身体各组织功能及心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使得免疫力下降、患病的概率增加。再加上社会角色的转变,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从而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负性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及认知能力问题是在现在的老年人群体中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2.1 负性情绪问题

负性情绪是人们具有的负面或者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长时间积压在心里,最终会打破人们的心理防御,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老年群体而言,由于身体疾病、经济状况、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负面情绪产生概率很高,而他们的宣泄负性情绪的渠道相应地减少,容易导致心理情绪不稳定,常常产生失落、自卑、抑郁及焦虑等情绪,具体表现为失眠、悲观、心情郁闷、沉默寡言、敏感等。

2.2 人际交往问题

人具有社会性特征,人的社会属性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来得到满足。以亲缘、业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开始中断,人际交往形成的关系圈逐渐缩小,家庭成为他们主要的交际圈,导致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一方面,老年人长期在熟悉的交往圈子里,交往模式会僵化,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应变能力减弱。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独居以及丧偶的老人来讲,与外界接触的减少及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减少,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感、寂寞感等。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老年人在与子女的交流中时常会产生冲突与矛盾。

2.3 社会适应问题

现代社会在科技的影响下,社会发展及事务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回归家庭,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减少;再加上他们受到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会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心理。

一方面,对一些刚退休的老年人来讲,从岗位上退下来,使他们从为家庭及社会作贡献的角色转变成了被照顾的角色,这种转变使他们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老人说“觉得自己不中用了”这样的言语。另一方面,现在是信息时代,在生活中不可避免要使用网络以及智能设备,而老年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观念上来讲,大部分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和保守,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在当下这个观念更新颖、开放的社会潮流中,老年人有格格不入之感。

2.4 认知能力问题

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感知力、想象力及注意力都属于认知能力。老年人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大脑和认知功能会随着身体的老化出现衰退的现象。具体的表现有记忆力下降、知觉敏感度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等,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老年痴呆。

3 艺术治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艺术治疗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宣泄情绪、进行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他们在调适心理情绪的同时加强社会交往,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3.1 艺术治疗可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或者艺术活动的参与从来不是艺术治疗的真正目的,它的真正目的是在艺术治疗师的引导下,使患者通过对某项艺术作品的创作或者欣赏,或者对某一艺术活动的参与,表达真实的情感,释放内心的情绪,从而对患者的心理其情绪进行调适。身心健康对老人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负性情绪常常是老年阶段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而艺术治疗恰好具有引导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宣泄不良情绪的功能[3]。

如在接受艺术治疗的过程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中,老年人与艺术作品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将自己的恐惧、焦虑等情绪都寄托在作品中,以达到释放情绪的效果。再如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老年人一边处于自己的现实情境中,一边又可以体验作品中的情境。老年人不仅可以通过共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及积压的情绪跟随作品一起释放出来,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思或者重新认识自己。

不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艺术表演,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表达情感和宣泄情绪的渠道,从而帮助老年人优化心理。Masika G M等人的研究表明,艺术治疗对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焦虑情绪及改善认知方面是很有益的[4]。而人的身心是相关联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作用于身体健康。

3.2 艺术治疗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艺术治疗可以消除人们在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上的障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提升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尤其体现在一些团体性的治疗活动中。有研究表明,团体性治疗更有助于心理健康。一方面,团体性的治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可以调动团队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这一集体治疗形式需要集体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使他们具有集体精神,有助于老人的社会交往。

例如,在跳舞表演时,表演者之间要有动作及节奏等方面的配合;在音乐表演中,需要各乐器之间的配合。这些非语言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削弱了老年人群体的心理戒备,更有利于老年群体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调节情绪。人们之间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在集体中作品及情感的分享,容易使具有相同经历及体验的老年人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产生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及支持,并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增加彼此之间交流生活、分享情感的机会,从而提升老年人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有助于老年人个人社会資本网络的拓展,而老年人个人社会资本的增加会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5]。与此同时,社交活动的增加,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6],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

3.3 艺术治疗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力

社会适应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老年人面对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许多需要适应的地方,如对身体和心理状态老化的适应、对社会角色转变的适应,尤其是对不断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适应。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提升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力呢?社会适应是以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的,因此要提升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要求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同时,笔者认为不断地学习和接收新知识也是提升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是积极老龄化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新事物源源不断地出现,老年人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减少,缺乏新的认知。艺术治疗既是促进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手段,也是老年人接触新事物、获得新认知的渠道之一。

一方面,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老年人完成了艺术作品,获得了友谊,这在增强了他们内心的成就感与获得感的同时,也可以消解老年人心中因无法实现人生价值而产生的自卑及失落等情绪,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老年人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新事物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老年人因改变而产生的恐惧,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 艺术治疗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途径

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老有所为,是积极老龄化的具体体现。但不论是实现社会参与还是自身价值,都要以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状态为基础。艺术治疗这一独特的心理治疗手段在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与诊疗上具有积极作用,那么究竟如何推动艺术治疗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4.1 培养艺术治疗的专业人才

艺术治疗涉及艺术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的人才是艺术治疗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要设置艺术治疗专业课程,使学生通过在高校对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在专业的艺术治疗机构中实习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设置专门的资格考试,考试应包括理论与实际操作两大部分,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获取资格证,才可以开展艺术治疗的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治疗这一心理治疗手段更加规范、专业及可靠。

4.2 推动艺术治疗与其他老年服务结合

为了使艺术治疗服务在老年群体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可以推动艺术治疗与其他老年服务形式相结合。如艺术治疗与医疗服务相结合,为身患疾病的老年人缓解心理以及身体上的痛苦,使他们尽早恢复健康;艺术治疗与社区、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相结合,通过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老年人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他们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可以释放压力的艺术活动、音乐等,帮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预防老年人心理问题。

4.3 培养老年人的艺术文化素养

培养老年人的艺术文化素养,提升老年人在艺术鉴赏和艺术作品感悟方面的文化意蕴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年大学、老年人社团组织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如举办老年人艺术文化节、组织参观艺术文化展览等,使老年人在亲身学习和参与中体验艺术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向老年人传输艺术文化知识,在提升老年人艺术文化审美的同时,满足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5 结语

艺术治疗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如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被心理问题困扰的老年人宣泄消极情绪、表达内心情感、丰富精神世界,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宁.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艺术治疗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2):14-17.

[2] 陈谦谦,郝勇.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改善的影响研究[J].西北人口,2020,41(03):79-91.

[3] 龚月圆.艺术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S1):266-267+273.

[4] Masika G M , Yu D S F , Li P W C . Visual art therapy as an option to tackle cognitive decline and the associate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lzhmers and Dementia, 2019,15(7):263-264.

[5] 张文宏,张君安.社会资本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学刊,2020,40(01):183-189.

[6] 丁志宏.社会参与对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的影响研究[J].兰州学刊,2018(12):179-195.

作者简介:王瑞彬(1995—),女,甘肃酒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心理健康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