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山地公园的空间营造

2020-07-07 09:34苗童童李彬
艺术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空间布局

苗童童?李彬

摘 要:城市山地是开放空间,兼顾生态与游憩功能,对城区内的自然山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现象,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市民。

关键词:城市山地公园;空间布局;空间序列;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4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城市中的山地景观有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城市建设的基底高低起伏,形成了特色的城市景观[1]。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居民对公园绿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大多数山地城市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城市内部及建设用地周边的自然山体进行公园化的开发利用[2],在保护城市山体的同时,扩大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满足市民游憩需求。本文以兰州市白塔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空间布局、空间层次和空间营造手法3个方面出发,通过历史资料考证和现场调查,对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的空间营造进行分析研究,为其他城市山地公园的空间营造工作提供借鉴。

1 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及作用

城市山地公园指用地范围内的基底地形为山地或具备山地地形特征的城市公园绿地,是一种结合人工与自然景观的复合型生态系统,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作为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山地公园与普通城市公园相比,以自然山地为主体进行规划设计,复杂的地形使其景观独特,坡向变化丰富,地貌空间多样,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山地公园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山地公园利用山地自然地形地貌、植被资源和建筑群落进行建设,一方面满足山地复绿的需要,为城市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形态,打造城市特色景观,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具有生命力的绿色空间和具有文化展示性的地域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观赏、游憩、健身等活动的场所。

2 白塔山公园概况

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东西狭长,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南北两山对峙。受地形限制,城区内绿地和公共空间紧缺,合理开发城市山地景观以扩大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形象、突出兰州山水城市特色,已成为近年来兰州市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兰州市政府将南北两山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以《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和《兰州市南北两山总体规划》作为两山建设发展的法律依据和规划指导,加强两山林地管理保护,深化两山林权改革,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林地资源,促进两山可持续发展[4]。目前兰州市已在市区内的南北两山建成五泉山公园、兰山公园、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五一山公园等城市山地公园20余处。本文以北山中的白塔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靠近市中心和商业中心,交通便捷,海拔1500~1700米,东起朝阳山东坡头、西至拱北沟、南以黄河为界、北至冠云山巅,总面积为300多万平方米[5]。山高坡陡,山势起伏,拱抱金城,“白塔层峦”曾被历史志书列为兰州八景之一[6]。山下曾设金城關、金城津,是古代“控扼要冲,道通西域”的战略要地,为兰州西北天然屏障,交通十分便利,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7]。

白塔山因山巅上白塔寺中一座元代建造的白塔而得名,于明正统十三年重建,由清康熙五十四年扩建而成,为传统对称式院落模式[5];白塔山公园于1958年由城市规划专家任震英利用兰州旧城中被拆除的古建筑材料重建而成[8],形成了白塔山公园错落有致的布局和规模。园内现保存有白塔山、三星殿、法雨寺悬楼、三官殿、凤林香袅牌坊、云月寺6处明清建筑和1958年迁建的回廊连贯的三台仿古建筑群、“地天泰”牌坊、望河楼、东风亭、文昌宫等,极具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各建筑依山而筑,参差有致,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并与黄河中山铁桥、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和兰州碑林共同构成了主城区黄河北岸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

3 白塔山公园的空间布局

在计成的《园冶》相地篇中写道:“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9]其强调了山地是营造园林景观最佳的选址,山地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起伏的地形,地形作为塑造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的骨架基础,往往决定着整体的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等美学特征[10]。在规划城市山地公园布局时应依山就势,进行景观分区,设置景观空间和核心景观控制点,使在不同高度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空间的设计布局需与路径空间密切结合,建设出丰富多变、步移景异的特色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同时也要利用植物高低的层次关系,丰富山林景深,使山形起伏、山体轮廓形态更为突出,提升城市形象。使市民身在同一山地园林景观中,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空间体验。

由于地形的约束,白塔山公园的园林形制突破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传统规范,建筑群落背靠山而面向黄河,以黄河铁桥联系城市景观与山地公园景观,将各景点通过轴线的形式纳入城市的整体布局,空间层次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节奏与韵律,将山地景观轮廓线作为背景,与城市的天际轮廓线相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白塔山公园的空间层次

空间层次,顾名思义就是空间呈现的不同状态,通过地势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建筑、人文等空间要素的有机组合,层层递进,获得空间上的变化与体验感。作为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塔山公园依山就势,结合植被、古建筑群和人文等要素,使场所空间与精神空间相结合,共同打造了前导空间、游憩空间、核心空间和流线空间4种空间形式。

4.1 前导空间

该空间由山麓处的三台古建筑群构成,搭配高大茂密的古树,更显山林幽深静谧感,空间组织随地形地势呈现出“台阶式”递进,既突破了空间障碍,又突显了庙宇古塔的庄严高大。

4.2 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利用松、柏、槐树、碧桃、丁香等植被,结合喷泉、瀑布、雕塑小品、文化浮雕墙等进行造景,与建造于山间林地中的百花亭、东风亭、驻春亭、五角亭等建筑物,共同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营造避世、宁静的山林氛围。

4.3 核心空间

核心空间由宗教空间构成,儒家文化有山顶的文昌宫,佛教有山腰处的法雨寺和山顶处的白塔寺、地藏殿、云月寺,道家思想有山腰处的三官殿、山顶处的三星殿,儒释道三教建筑群相互穿插,为市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场所。

4.4 流线空间

流线空间作为连续性景观,对于打造立体式多种交通方式、形成山上山下空间联动起引导作用,由前山游步道、后山车道和黄河索道3种游览路线构成。前山游步道利用长廊高阶和回环曲折的山间坡道联系各景点,结合植物造景,形成景点的藏与露,丰富空间层次,使游览者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后山车道连接白塔寺、牡丹亭、兰州碑林等山顶核心景观,形成峰谷联动;黄河索道突破地形地貌的空间限制,提供了较为独特的观赏视角,丰富了视觉感和体验感。

5 白塔山公园的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指空间的先后顺序,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各个空间之间有顺序、流线和方向上的联系,强调一种有机的秩序感。白塔山公园以轴线形式展开全园的空间序列,以竖向空间轴线为主,横向空间轴线为辅,依山势而建,使各景点高低错落有致,构成多维度、多角度的山地空间。

5.1 竖向轴线

白塔山公园竖向空间上的轴线以山麓处的三台建筑群为全园空间序列的起点,从一台“九曲安澜”的敞厅进入,沿长廊高阶层层而上,利用山势起伏和参天古树创造内向空间,过二台照壁,到达第三台建筑——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此处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之前上山途中的封闭感在此处得到释放,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感。

过“地天泰”牌坊,向东沿回环曲折的游步坡道前往全园主要景点法雨寺,沿途种植高大松柏掩映建筑群落,突显曲径深幽,营造安静、私密的空间氛围。法雨寺在山道转弯处依山而建,有悬楼5间,在此处凭栏远眺,有豁然开朗之感,显深山古寺、脱俗意境。

向西拾级而上,到达顶峰,以全园核心景点白塔寺作为这个序列的结束,从山顶白塔登高远眺,山间亭台、山腰庙宇、金城全貌尽收眼底。

5.2 横向轴线

第一条横向轴线由山腰处的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展开,向东连接望河楼,向西连接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俯瞰中山黄河铁桥,仰视位于悬崖之上的法雨寺。第二条横向轴线由山巅处的白塔寺展开,向东连接云月寺、三星殿、文昌宫,向西连接喜雨亭、牡丹亭,远眺兰州碑林,俯瞰主城区,与南山三台阁遥相呼应。

全园利用这3条轴线打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层次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竖向的变化。正是因为整体格局依山势之高低起伏而逐渐展开,所以全园的景观层次与空间序列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各景点间相互借景且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充分利用原有山体的竖向层次和视线的仰角和俯角,为山地园林景观创造了丰富的“第五立面”,从而强化了空间的高远感和深远感[11]。

6 白塔山公园的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传统的造园思想提倡“道法自然”,在空间营造中通过内与外、主从分明、对景与借景等一系列手法的运用,使全园空间秩序形成对立与统一,最终实现“虽由人作,宛作天开”的境界。白塔山公园在造景手法上因势就形,空间组织上步移景异,尽可能使各要素与山地环境融合一致。

6.1 内与外

山顶处的白塔寺以传统对称式院落为基本布局,形成一种向内的、封闭的空间感,同时利用山顶视野开阔的特点,使白塔背朝山而面朝外,形成外向布局,从而创造优越的观景条件,使建筑物具有生动活泼的外观和参差错落的外轮廓线。

6.2 主从分明

山地布局和山水画的位置一脉相承,在空间营造中若主从不分,会使整体过于繁杂、失去重心。白塔位于山巅处,由于位置突出,成为全园的核心景点。作为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的制高点,白塔塔身通高17米,7层8面,有足够的体量和高度,通过它可以眺望黄河,俯瞰金城全貌,从山脚处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立体轮廓线,在巨大的高差下有一定的气势和烘托作用,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6.3 对景与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增加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内容,常利用对景和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既能表达静态时定点观景的含蓄,又能展示移动时视线的漏景效果[12]。如在山顶处,白塔与兰州碑林隔着山谷相对而望,与南山三台阁隔着城区遥相呼应,运用对景手法,起到空间渗透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游赏内容;在山腰处,法雨寺建于悬崖之上,人们可以凭栏而望,运用借景手法将城区风貌与黄河景观纳入寺内视景范围,增加了景观的广度与深远感。

7 结语

城市山地公园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城市巨系统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13],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规划建设城市山地公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地势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建筑、人文、城区规划等多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山地先天的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利用轴线布局,处理好空间层次,打造多种路径空间,形成立体化的景观网络,巧妙利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尊重自然规律,在确保园林景观美感的基础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要点,共同打造城市特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烨.基于景观要素下的山地型城市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3):23-24.

[2] 张瑾珲,王志泰,邢龙.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喀斯特山体公园空间承载力及提升策略——以黔灵山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0,36(03):120-125.

[3] 姜军.“人在山中走,景在径边游”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凤凰山公园为例[J].城市住宅,2017,24(03):74-77.

[4] 王恩瑞.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文化思辨[J].甘肃林业,2017(06):19-21.

[5] 张小娟.兰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以白塔山历史风貌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79-81.

[6] 任震英.白塔山公园庭园建筑群[J].建筑学报,1982(10):33-36.

[7]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城建综合志编纂委员会,马琦明.兰州市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479-480.

[8] 朱小晓,石丹丹.兰州白塔山风景区整合优化发展探讨[J].甘肃科技,2013,29(23):13-14+9.

[9] [明]计成.园冶[M].胡天寿,译注.重庆出版社,2009:25.

[10] 章菥妤.西湖山地景觀空间构成及游赏利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

[11] 李白云.山地庭园空间营造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3.

[12] 胡雯.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9):77-78.

[13] 刘畅.巴塞罗那城山地公园形态研究[D].清华大学,2013.

作者简介:苗童童(1996—),女,甘肃兰州人,甘肃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李彬(1963—),男,甘肃兰州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装饰雕塑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布局图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关于现代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与环境优化的研究
基于市场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