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下沙校区艺术楼北侧绿化提升及水景改造工程设计

2020-07-08 20:57许沧海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传媒交往自然

许沧海

摘 要:文章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下沙校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过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针对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艺术类高校,如何通过环境设计的方法真实的展现出学校自身的文化与内涵,同时也能为青年师生提供一处集学习、交往于一体的富有诗意与幻想的场所与空间。

关键词:空间;交往;自然;光影;传媒

1.场地条件

本项目改造设计地块位于学院的中心位置,是连通教学区与生活区两大重要区域的纽带,整个校区的核心绿地。设计范围约为7722.84㎡(其中水体面积1564㎡),用地位于校园规划路网内的一个完整组团内。

2.设计思考

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整体校园环境现代简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协调。本次改造的地块是校园里最核心又最集中的一块有水景的绿地。如何通过该地块的改造解决好场地内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媒学院的专业设置巧妙的植入传媒学院的文化特色,激活场地的活力是本次设计所探索和尝试的重要议题。

3.设计特色

通过对场地的综合分析,我们将整个设计地块划分为三个不同功能的小花园(图1),分别为林荫花园,流水花园以及光影花园,并提出了林下有印、水中有音、光中有影的设计理念与之相对应。

3.1林荫花园——林下有印

林荫花园位于设计场地西侧,紧临教学楼,是设计场地中最主要的交往活动空间。此花园保留现状大树较多,设计场地多位于林荫下,故名林蔭花园。

林荫花园的场地中心围绕保留的两棵大树,设置了一处灵活多变的复层木平台,隐含“柏拉图学园”的教学模式,其他保留树木则以树池的形式留在了硬质场地中,场地的边界通过矮墙座凳的设计得到界定并强化,座凳在材料选择上以马赛克与水磨石为主,体现材料的人文属性和艺术风格。林荫下有多组景观构架散置在场地边界处,与座凳及植物共同围合出多处富有变化的私享空间,既适宜个人静读,也可以满足两至四人的小范围交流活动。景观构筑物本身造型简单直接,材料为工业用镀锌钢。通过对钢材比例的调整与细部的设计试图营造出轻盈漂浮的感觉。 临水一侧设计了一座小体量的钢结构茶室建筑,室内面积约68㎡。主要由卫生间、准备间和休息区三个功能块组成,整体布局紧凑,意图为传媒学院的师生提供一处可以自由交流讨论的室内空间。

3.2流水花园——水中有音

流水花园位于设计地块中南部,紧邻艺术楼,是一处以水面为中心的花园。流水花园分内花园与外花园两部分。内花园静谧,水系周边通过密林围合,岸边点植红枫鸡爪槭,并架长台入水中。 水面一平如镜,倒影出池畔周围四季变化的风景,营造出“御射鹿池”般的幽静,古风,梦幻般的世界。外花园毗邻艺术楼,故设计中把外花园作为开放式的入口空间。水面结合平台,景墙,水景雕塑,栈桥及模拟音律变化的石台阶营造出多样且差异化的交流场所。流水花园中最具特色的景观当属平台入口处的流水景墙。景墙设计借鉴了传媒学院的校园标识,通过在钢板上雕刻传媒学院校标的方式,传达出“光声电波,传媒境象”的文化寓意。景墙西侧有溢流口,流水自此涌出,跌至波浪起伏的石材表面并流入景墙下的浅水池中,池中溢出来的水体通过V型水渠一路转折跌落,汇入主湖。与景墙呼应,在亲水台阶侧设一涌泉,象征智慧与理性的泉水从黑色抛光面大理石石板中喷涌而出,浸润着雕刻在大理石上的传达校园青春热情的诗歌,于微小处见喜悦。南侧台阶水岸边还有一座简洁现代的不锈桥梁架设在水面上,不锈钢桥侧板采用六边形穿孔铝板的样式,孔径的大小及孔的密度通过合理的控制传达出如播音话筒一般的视觉效果。

流水花园以音乐及声音为主题,通过水景观的设计传达了水中有音的理念,也隐含表达了传媒学院播音广播等相关专业的特色。

3.3光影花园——光中有影

光影花园以影视及动画为主题,体现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等相关专业的特色。故花园本身定位为一处展示影视艺术的露天剧场,光影墙与森舞台是该花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森舞台背景为现状大树,舞台设置于树林前草坪上,为露天演出排练准备活动场地。光影墙是传达影视文化的主要载体。墙体围绕草坪边界设置,采用钢格栅的样式,通过多组景墙的线性组合形成一条特别的游走路径,景墙的设置及植物的搭配重塑了场地环境,创造出了迷宫一般的体验效果。

格栅墙共三座,按世界电影版图亚洲和大洋洲算一个版块,美洲一个版块,欧洲一个版块。当学生在此驻足时,会发现钢格栅片段上镶刻着各个国家比较重要的导演编剧的代表作品,例如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特吕弗,日本动漫导演今敏等,可以在不经意间邂逅大师。

4.植物景观设计

4.1保留大树,适当调整,搭建多样活动空间骨架。

场地内现状保留大树较多,主要为香樟,柳树,雪松,枫香。香樟林主要位于设计场地林荫花园区域,场地设计中结合树木位置,设置休闲木平台,增加构筑物和活动场地,形成天然的林下空间。柳树大部分位于水系驳岸周边,通过补种鸡爪槭红枫等,形成水岸的种植特色。东侧场地保留了较多的雪松,通过适当补植,打造成成片的雪松林组团景观。

4.2小笔晕染,添色增绿,突出特色花园景观营造。

林荫花园——建筑周边的基础栽植主打精致花径,种植仿自然的花卉群落突出茶室建筑的氛围。另外为了与钢格栅相融合,在构筑物及镂空景墙周围种植了小片竹林,竹杆的挺拔与金属格栅的硬朗互相映衬,风移影动,别有风味。

流水花园——流水花园突出水生及水岸植物的特色,以梭鱼草,再力花,千屈菜,水葱,德国鸢尾,八仙花,兰花鼠尾草等蓝紫色系的花卉为主,营造出纯粹干净和少女系的特色植物景观。

光影花园——在草坪空间边界以雪松为背景林,光影花园内景墙周边种植野蔷薇,丰花月季等植物品种,呼应欧洲园艺传统,同时也与光影墙的格栅上的欧洲电影大师文化栏相契合,营造出另一处想象中的花园。

结语

希望传媒花园的设计能够形成一种触媒,触发多样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增加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出健康的,充满朝气的,体现传媒学院特性,气质,品格与内涵的校园景观。同时设计也试图寻找一种与自然的连接,在某些偶然的间隙里能感受到来自或风声,或水声,或光影的和平与宁静。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猜你喜欢
传媒交往自然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