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0-07-09 11:51李美君谢箐胡进胡旻雷徐紫燕刘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卡压腕管肌电图

李美君 谢箐 胡进 胡旻雷 徐紫燕 刘品

腕管综合症 (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1],其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由于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腕管综合征的发病人群不断增加且年轻化。而现如今对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各有不同,治疗效果不一。在我院采用肌电图经皮电刺激治疗正中神经腕部卡压的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性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骨科确诊的腕管综合征轻中度[2]患者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为2~12个月,所有入选人员均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以排除外伤、糖尿病、药物中毒、尿毒症及其他影响周围神经病的疾病。所有入选者均符合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药物甲钴胺治疗;治疗组52例给予常规药物甲钴胺治疗的同时辅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即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及治疗前肌电图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并且所有入选人员均做到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方法 受检者在室温环境下保持安静,卧位放松,检查前询问是否装有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者禁做此检查,讲明整个检查过程及所需时间,需要患者配合。肌电图检查采用表面电极记录,检测项目为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波幅(AMP)检测。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17,剂量为:一次 1片(0.5 mg),3次/d,服用 1个月。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 采用丹麦Dantce公司Keypoint诱发电位肌电仪内配置的手柄电刺激器对患者正中神经腕部进行定量经皮电刺激,操作方法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即刺激前将表面电极放置拇短展肌上作为记录,参考电极放其远端拇指指腹上,地线放置手背处,所有患者放置电极方法一致。电刺激强度从0 mA开始,逐渐加大至肌肉动作电位出现最大波幅,考虑电刺激疼痛对患者引起的不适感,故选用20~22 mA的刺激量为本研究的最佳刺激量,采用连续电刺激频率为1~2 Hz,电压0~100 V,脉宽0.1 ms,每次电刺激治疗时间为20~30 min,隔日1次,持续 1个月,共15次。

1.2.3 评定方法 ①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肌电图检查,观察肌电图检查结果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②临床疗效采用问卷调查法[5]进行比较研究,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无麻木疼痛感;好转:症状改善,麻木疼痛感减轻,不影响日常工作与休息;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麻木疼痛影响日常工作与休息。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2.0±2.0)岁,病程(168.9±69.9)d,治疗组一般资料为:男 20例,女 32例,平均年龄(41.0±2.5)岁,病程 (170.4±68.7)d。两组入选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2.2 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比较 包括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DML)、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波幅(AMP),见表1,从表中可见治疗前2组患者的肌电图各检测指标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对应指标对比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08%,由此可见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电图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1938 年,MOERSH将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卡压命名为“腕管综合征”[4]。腕管综合征在病变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改变。所以腕管综合征早期治疗,其预后非常好,而延误治疗不仅错失治疗良机,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活动不便。比较严重的患者,虽然可以通过手术得到缓解,但预后肯定没有早期的好,所以在疾病的早期采取干预的方法以提高腕管综合征的预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病人的痛苦。

本研究的对象是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在疾病尚未发展到不可逆的时候采用干预的方法,即采用肌电图仪的表面电极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治疗受压的正中神经,从本研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无论是肌电图表现还是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定位定量电刺激在正中神经腕部受压的治疗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电刺激有加速神经的再生和传导功能的恢复,促使失神经支配肌肉恢复运动功能;肌肉收缩泵的效应改善肌肉本身的血液循环,减轻失水和代谢紊乱,防止、延缓或减轻失用性肌萎缩和挛缩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硬化。以往的研究[6-7]中也有讲到肌电图电刺激有利于神经再生以及提高损伤神经的修复。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神经冲动的距离,以此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神经再生及恢复的情况[8]。在以往的研究中[9-11]可以看到,肌电图对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方面的价值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鲜有文献报道肌电图对于腕管综合征治疗方面的研究,肌电图的经皮电刺激对于正中神经腕部受压的治疗往往被忽视。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定位定量电刺激可以改善受损神经的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是治疗过程中定位准确非常重要,否则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常规的电刺激是固定一个位置,给予一个既定的刺激量与刺激时间进行刺激,但患者在刺激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手部的微活动而使刺激位置发生偏移且没被发现。而每一位接受肌电图仪电刺激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采集正中神经的波幅、潜伏期等参考指标,换句话说能做到时时监控,位置稍有偏差可以立马发现而即刻纠正。所以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治疗,通过本研究的成效,笔者大胆设想,其他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也可以尝试运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方法治疗,只要定位准确,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肌电图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创、可行性强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卡压腕管肌电图
高频超声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论述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治疗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超声动态成像对正中神经活动性的评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腕管综合征手术后复发的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