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促进大学生下乡支教的宣传经验研究

2020-07-09 21:02何仲亮刘雅菲肖飘洋刘倩霖张凯伦许子铭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何仲亮 刘雅菲 肖飘洋 刘倩霖 张凯伦 许子铭

摘    要:一直以来,大学生下乡支教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十九大上党提出“乡村振兴”计划,教育发展是其重要一环。如何促进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乡村,奉献力量,成为各高校团委组织的宣传任务的突破点和工作重心。华南师范大学每年都有将近220支左右的队伍进行三下乡支教,也有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希望乡村、灯塔工程的队伍,动员如此庞大的队伍的宣传经验,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下乡支教,宣传经验,华南师范大学

宣传,一个对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总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资讯,了解到行业的不同信息,政治的、经济、文化的,无所不包括在传播领域中。宣传一词在互联网新时代来临之后被运用得更为频繁,选择宣传作为研究课题,源于对社会生活中的非象征事件中被象征事件性事件占据的场所进行检验的一种愿望。我们把主观事件看作是象征事件,而行为与资源变化领域则被称为非象征事件。从符号学的意义来说,一系列的传播行为都是非象征性的。而在下乡支教活动中着重研究宣傳技巧,则是对当前下乡社会实践研究中偏向于“经验—总结—建议”的一种反思。

大学生的下乡支教宣传是一个植根于传播学科,同时也是在教育事业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问题。而与技巧相关的两个问题则主要是如何为宣传技巧进行分类和概括宣传组织在实施宣传时所运用的“程式化”。在宣传研究的过程中,既要研究宣传过程也要发现对宣传内容有用的分析体系。宣传者是在某个社会化的具体环境中,环境的特征将限定了宣传的目标、宣传者的观点。他需要辨别人们潜在的不满与愿望,然后消除不满或满足愿望,以达成目标。换而言之,宣传者是利用了潜在的社会环境,散布和传播信息。在宣传动员下乡队伍的过程中,宣传者既要对高校的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利用高校的传统动员集体行动参与下乡支教,参与社会活动,具体的方式将会在下文讲述。

当下事务

《乡村规划》所提出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不仅是振兴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更是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考虑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一体化,满足乡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上的不断融合。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进行下乡支教的活动就备受关注。因而,如何鼓励大学生下乡进行支教活动,成为各大高校宣传下乡的重点和难题。

华南师范大学每年的三下乡的队伍都将近220支,参与人数接近6000人,几乎占到全校学生的五分之一。在长期支教方面,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灯塔工程,西部计划方面的动员也取得了较大的效果,每年有不少的毕业生前往西部或省内乡村进行支教活动,甚至不乏二十余名的研究生成员,在长期实践中,还产生了长期支援西藏林芝地区的活动。如何动员一个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参与下乡支教,是华南师范大学宣传组织长期宣传的结果,也是运用了宣传技巧的成果。在广东省范围内,队伍人数,参与人数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宣传成果

宣传成果的检验自然要回到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而来,没有经过检验的宣传效果是不成立的。在迅速地了解了下乡支教的宣传机构和当下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宣传结果有一个相关的评价。下乡支教的活动必须要三方面的保障,政策上的支持、经费上的保障以及宣传对大学生的动员。宣传是一个主动而又有效的力量,让人们头脑中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像过去的支教活动中,宣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下乡支教活动过程中,没有宣传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没有行动,同样地,没有宣传就没有对支教地区,支教政策的获知,也不会有支教行动的理想的、责任的火苗产生。

因而,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运用量化分析,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师范大学的宣传机构的宣传策略对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 本研究采用无记名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于华师三校区26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共随机发放了4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9份,回收率为99.75%,数据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问卷中,共有409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石牌校区123人,南海校区129人,大学城校区157人,在409人中,约有25人次参与过长期支教活动,从宣传的获知途径来看,学校官网,团委组织推送中获取支教有关信息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是青春演播厅有关支教故事的宣传。而校园宣传对参与下乡的影响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对于效果分析,我们采用了李克特量表进行分析和检验效果模型,从1-5的数值不同,分别代表了宣传活动对长期支教者的影响程度,经过回归分析的T检验,差值上限下限均为正数,信度较好。

而从长期支教参与人数与宣传活动的影响关系的交叉表来看,参与人数多数认为宣传活动对进行长期支教的宣传影响较大。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华南师范大学参与人数众多,规模较大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其参与成员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也有少部分大二以上年级的同学参与,以三下乡参与人数对华南师范大学的宣传活动进行检验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问卷中,409人次共有329人次参与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占被调查人数的80.44%,这一比例与大一新生参与人数比例相接近。对于“三下乡”宣传活动的效果分析,我们同样采用了李克特量表进行分析和检验效果模型,从1-5的数值不同,分别代表了宣传活动对长期支教者的影响程度,经过回归分析的T检验,差值上限下限均为正数,信度较好。如下表所示

而从“三下乡”活动参与人数与宣传活动的影响关系的交叉表来看,参与人数多数认为宣传活动对进行长期支教的宣传影响较大。

参与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宣传活动对动员“三下乡”活动影响较大,影响频率平均数为3.5,属于影响较大范围从“三下乡”的了解渠道和影响“三下乡”的因素两个方面来看,宣传活动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图为了解三下乡的渠道因素

下图影响参与者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因素

因而,我们在之中可以看出,华南师范大学支教的宣传机构在促进本校师生積极参与下乡支教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也是由于这种宣传活动,才能让下乡支教活动得到代际相传,每年得以大规模开展。

宣传条件与宣传方法概述

成功的宣传者依赖于于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各种方法的巧妙利用,方法是宣传者可以控制的东西,条件则是他必须适应的东西。一个宣传者可以改变其活动的组织,修改自己发出的一系列的建议,改变自身的宣传工具和传播媒介。同时,他也必须适应环境中的偏见,适应客观事实。

对于华南师范大学下乡支教活动的宣传者来说,宣传条件包括了宣传部掌握的公众号,华南师范大学紫荆网的运营,设立在二级学院的各支部以及班级中的团学干部等,都是团委宣传的有利条件。华南师范大学紫荆青年是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的微信公众号,负责发布比赛、科研、实践、志愿信息,有众多的关注量,而设立在二级学院的院团委和班级团员干部则是宣传与组织的有力帮手。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始到结束,二级学院团委都努力宣传本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同时组织和审核本学院内部的队伍建设,支教资格审核情况,这在无形中扩大了下乡支教活动的影响力。而班级的团员干部则更多是政策的响应者和组织者,负责组织队伍参加,管理队伍一切事务。由于“三下乡”队伍有人数限制,支部的团支书都会普遍动员支部成员参与三下乡,这也在实践中逐步扩大了“三下乡”支教活动的影响力。

宣传方法是对宣传条件的合理利用,是宣传活动中的重点。宣传效果的好与坏,大多是取决于宣传策略与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在下乡支教的宣传活动中,运用到的宣传方法既是具有显性方面的宣传方式,也有隐性的宣传方法。其中运用得较多的是朋辈宣传,多样载体武器,影响力的作用,因时而推,事迹教育以及激励机制等方式。

朋辈宣传

朋辈一词多是指相同辈分的友人或是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同龄成员也可以称作是朋辈,如班级成员的互助,学长学姐们的帮助,兼职班主任,兼职助理对新生的帮助,都可以认为是朋辈教育的典型。

在下乡支教活动之中,朋辈之间的宣传就更为重要了,是扩大下乡支教宣传影响力的重要武器。朋辈宣传主要是指上一届下乡的成员对即将下一届下乡成员的宣传,或者是对潜在的有下乡意愿的群体进行宣传,以吸引其它相关群体进行了解、关注。朋辈宣传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三下乡”期间,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委员会对每一支队伍都有宣传方面的要求与规定,每一支队伍的宣传推送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队伍成员会积极转发微信推文到朋友圈等媒介载体,吸引身边朋友关注。也有不少队伍成员觉得下乡过程十分有意义,会每日在朋友圈记录感想,也引发了不少关注。由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时间多在7月中旬,许多高考生会添加华师学生咨询问答,由此也了解到“三下乡”支教活动的风采,扩大了在校园,在社会的影响力。二是在长期支教的活动中,支教者由于地处偏远,与外界联系有时候比较困难,支教成员往往采用日记的形式将心中所想所感表现出来,当支教活动结束后,这些所想所感就成为了激励后继者参与支教的热情与勇气,从而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去往乡村支教决定的种子。华南师范大学紫荆青年中的《3151公里,华师人在西藏支教!》一文就讲述了华师志愿者在林芝支教的故事,文章中发生的故事既感动了我们,也促进了更多志愿者前往林芝,继续着这份光荣与使命。三则是利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向下一届参与学生介绍“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的总结大会都是精彩纷纭的,为了在总结大会中获得奖项的一席之地,各支队伍都亮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展现出“三下乡”活动的风采,也让新生对下乡支教活动的方式、内容、时间等更加了解,提升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多样载体

进行下乡支教宣传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在宣传活动中,共青团委员会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组织架构进行传播,微信公众号是线上传播的主要手段,据统计,紫荆青年每年关于三下乡内容的有关推送达到35篇之多,全面介绍了下乡支教,调研等工作的方方面面。

紫荆青年公众号的关于三下乡的平均阅读量都在1500左右,影响力度较大。而下设的二级学院团委、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可以进行下乡内容的传播,形成综合的传播架构模式。另外,华师团委宣传部门也积极鼓励下乡队伍拍摄短视频记录下乡点滴,投身于镜头的三下乡创作,通过视频来加强宣传力度

在线下宣传中,华师团委宣传部门一般利用每年的团员大会以及团组织架构进行宣传。在团员大会的主要内容则是关于该年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总结和风采展示,是每年新生教育需要进行的内容,这就扩大了在新一届学生群体中下乡支教的知名度。同时如上文所说,低年级的团支书担任着组织队伍进行“三下乡”的职责,这也能保证支教宣传的有效性和动员性。

影响力武器

《影响力》是一本著名的研究消费者心理的社会学著作,里面提到了几种说服力的武器,其中就有着承诺与一致这个武器。承若与一致这个武器主要是指当人们在社会环境下作出承诺时,人们因为受到社会性心理的影响,不得不继续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而当外部的社会性压力消失以后,人们却依然保持这个行为或理念,因为此时他已经把自己认为的观念牢记于心,并转化自己内在的驱动力了。

在“三下乡”暑期社会活动中也是存在这样的影响力武器,在出发之前,团委要求在社会实践之中每一位队员都要写每日反思总结,公众号将进行推送,还有几率会有当地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在下乡支教的成员中,有的成员可能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或者是师范实习要求才进行下乡支教,只是想走过过场。在严格的规章下,每日队员都需要总结自己的实践生活,由此,外部的压力也就转化为了内心的斗志与力量,他们开始认识到下乡支教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即便后来没有媒体前来报道,下乡活动结束后,想要偷懒的成员也会向外宣传“三下乡”支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从而保证了下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因时而推

因时而推这个宣传方法主要是集中在线上推文的宣传过程之中,从长期支教的宣传中来看,两年中关于长期支教的宣传文章共有12篇,几乎集中4月份进行推送。在此时段,恰逢长期支教的志愿者归来时刻和毕业季,进行长期支教宣传的时间和人员的招募都再合适不过,因而文章集中在这个时候进行推送。而关于“三下乡”短期社会实践活动则有三大时间段组成,第一时间段是5-6月之间,每年的平均文章量大约是4-5篇,主要是部分重点队伍招聘成员,介绍重点实践基地以及发布培训通知。例如《四川队招募|邀你赴十二年之约》就是介绍长期实践队伍与基地,方便其它队伍成员了解下乡。第二时间段则是7月到8月中旬,这时是各大队伍出发到乡村进行支教的时刻,这时的文章就偏向介绍队伍所遭受的酸甜苦辣,队伍成员的所感所想,集中式的介绍推送加大了华南师范大学进行下乡支教的知名度,这时候的推送主要是为了扩大支教的社会影响力度。而第三阶段的推送则是9月到10月的总结推送,几乎每一个学院都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展现自己队伍的感人事迹。这时候主要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集中在新入学的学生,总结性的文章更有助于新生理解下鄉支教的过程、目的与意义。

事迹教育

事迹教育的宣传手段就是学会讲故事,而青春演播厅就是一个良好的载体。青春演播厅是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文化中心的品牌栏目,具有良好的收视效果,也是青年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而许多长期支教的事迹就是从这里开始传播,进行事迹教育的。在6月13日的青春演播厅节目中,6位优秀同学中就有关于扎根西藏故事的讲述。每年的长期支教宣讲会也是一个讲述事迹鼓舞支教的良机。事迹的讲述不在于故事的感动与否,而在于经历者的亲身体验。

激励机制

每一个活动的宣传都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没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是无法鼓动人们前来的。下乡支教活动更加不例外,没有相关的奖励机制无法推动学生前去下乡。对于短期下乡的学生,校团委可以出具实践证明,给予队伍经费补贴,优秀者还能获得“三下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新版教学计划规定后,参与下乡也能获得非正式学时与实践研习小时数,这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对于长期支教项目的学生,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上增加分数,在就业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工作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提升参与者的热情和保障参与者的利益。

结论

每一个学校的下乡活动宣传都是植根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特色的,但下乡支教的宣传活动总是共性多于个性的,一个学校动员200余支队伍参与社会实践,并不是由校园传统或者所谓的师范气息所决定的。在大众媒介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用新时代的宣传手段,宣传方法鼓动更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本文对于华南师范大学的宣传技巧的探讨希望能有助于更多高校进行下乡支教宣传活动,为下乡支教队伍的壮大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何仲亮(1997.08—),男, 汉族,广东省茂名市,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发展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