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女性对江永女书的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0-07-12 07:12
河北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江永女书文化

湖南女子学院

江永女书是湖南江永县女性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女书文化随着女书自然传承人的相继去世逐渐走向边缘化。面对时代的演变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女书文化需要结合现代新媒体平台和科学技术创新保护和传承手段,唤起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觉,使更多人了解、学习并传承女书。

一、江永女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女书遗产保存现状

目前,遗存的女书作品数量极为有限,一部分以非公开方式储存于政府档案馆,一部分在文广新局的非遗展示厅及女书园中公开展示,一部分散落民间。女书习俗包括坐歌堂、贺三朝、斗牛节、吹凉节等,活动对参与人的女书知识要求较高。在当前女书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当地居民无法组织大批成员参与,仅偶尔在小范围人群内进行。

(二)女书传承人现状

目前,江永女书7位县级传承人中,何静华开设“静华女书院”教授女书;何艳新协助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胡美月为政府特聘女书教员,培养了大批女书学员;义应娟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放弃教学;周慧娟和蒲丽娟身体欠佳,女书相关工作停滞;胡欣为女书园工作人员,对外活动活跃。

二、女书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女书主体意识淡薄

女书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随着女书实用性的丧失,当地居民无法建立对女书文化的认同感,从而缺乏保护和传承的动力。实地走访显示,传承人胡美月家中保存了少量的女书刺绣及书法作品,但在保存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转卖、保存不当及人为损坏问题。政府目前也尚未开展女书资料的系统整理工作,对民间作品缺乏必要的监管与技术支持,因而女书作品的整体保存情况较差。以坐歌堂为代表的女书习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参与者的女书知识有较高要求,加之受到现代社会审美、文化习惯的冲击,女书文化习俗的保护存在较大障碍。以女歌的吟唱为例,目前女书博物馆所教授的女歌唱法依照现代审美,将原本悲怆凄凉的女歌唱腔改变为轻快活泼的现代风格,使得年轻学徒缺乏对女书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女歌吟唱出现了文化断层。

(二)政府工作权责模糊

对江永县居民从事女书相关工作的意愿进行统计,仅有约36%的当地居民表达了从事女书工作的意愿。进一步采访表明,县政府对从事女书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补贴过低,较之外出务工,女书相关工作待遇较差,因而当地居民严重缺乏从事女书相关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由于近年江永县政府对女书的主管部门由宣传部迁移至三千文化管理处,女书相关的历史工作档案未交接完全,使得女书文化传承工作要与多个部门交叉沟通,造成了管理效率低、权责模糊等问题,女书保护及宣传开发工作难以落实。

(三)宣传渠道单一

在江永女书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日常运营及活动策划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宣传效力不足。此外,尽管目前已有长沙市湘女楚韵馆的女书大使陈立新开发了女书主题文化旅游产品,但其宣传推广工作仅依托个人社交圈,缺少网络化宣传及标准化监督,造成江永女书宣传不规范、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四)女书产品缺乏创新

在女书文化及创意产品的开发上,虽然女书园官方商店目前已开发以折扇、字画、明信片为主的系列文创产品,但产品大多是对女书字体外观的简单运用,缺乏对女书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此外,长沙湘女楚韵馆经营女书黑茶、女书艺术作品、女书主题文化旅游等项目,但产品多为女书与传统工艺或娱乐项目的生硬结合。以女书黑茶为例,黑茶文化与女书文化关联度不高,无法展现女书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可能造成顾客对女书文化的错误认知。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永女书的发展路径

(一)遗产数字化保存

女书文字已编入国际编码,迈出了其数字化保存的重要一步。目前,民间自发开发的Unicode(统一字符编码)女书输入法也处于完善阶段。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加入女书的其他字体,保证女书文字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女书作品作为地域性较强的有形文化遗产,可以借鉴我国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在流传范围内进行书籍、女红、钱币、折扇、书法等作品的原件或影像资料收集,并联合女书生态博物馆和县档案馆进行资料的分级管理。女书相关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影像、音像、文字的结合进行记录收集,当地居民应与学者、传承人合作共建资料库或数字化平台,通过完整有序的资料收集和公众的良好互动使女书作品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二)多媒体联动宣传

针对现有宣传渠道单一的问题,女书应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终端、分众传媒等媒体的互补优势,分析各媒体的特点后针对其主体受众进行宣传规划。女书文化主体作为女书传承的核心人群,政府应当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将宣传教育平台拓展至居民常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提高公众文化自信与责任意识。女书园开设的女书培训课堂应设计多种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层次女书爱好者的需求,并结合线上教学、视频演示、终端互动等多维教育模式培养高水平女书人才。生态博物馆讲解人员也应当设置定期培训课程,通过线上考核和游客反馈评分等方式规范讲解方式、优化讲解内容。对外宣传应该着重新利用媒体平台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女性文化、女书教育、女书相关游戏娱乐等方式宣传推广女书文化。县政府可与各省市旅行社合作,推出江永女书旅行路线,通过丰富的活动、展演、山水实景剧等收集女书活动影像资料,拉长宣传周期,也可联合高校和企业举办相关赛事,将女书作品在网络、电视平台上销售,促进女书文化相关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流通。

(三)融媒体文创开发

江永女书作为文化产业的价值原点,应当加强创新设计,将文化产品融入生活用品、工作效率用具、艺术装饰品等多个方面。对于以文字内容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应采取灵活的融媒体开发模式,为各类女书产品选择合适的载体,并利用当代AR(增强现实技术)、智能伴读等技术和交互性设计,实现女书的多维呈现。为避免文创主体“失语”,产品设计可鼓励当地民众自行创造,再通过文化设计公司的元素整合和再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竞争力。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对江永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有裨益,首先,这是一种针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效保护模式;其次,能为促进女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永久性模式,从而达到既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的;再次,女书本就是女性的特有文字,女性去传承有天然的优势,同时,也促进妇女就业;最后,把女书抢救、保护与开发提升为政府行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形成了以女书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保护、以文化复兴促进文化传承的保护思路。

猜你喜欢
江永女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例外之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女书
鬼面镜
谁远谁近?
歌册,独特的“女书”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守得云开望月圆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