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民居危房调查研究

2020-07-14 07:16
甘肃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危房抗震房屋

王 祥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1 概述

甘肃省地理位置狭长,从广袤的戈壁平原、黄土高原到草木丰美的林区、牧区,农户自建住房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钢砼框架、砖混、木构架、土木、砖土混杂,也有少量的装配式钢结构、安全帐篷;同时本省抗震设防烈度普遍偏高,8度及以上的地区不在少数,以往经验表明震害现象明显。

就全国而言本省经济总体落后,农户自建住房老旧且缺乏抗震构造措施,一直以来就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地震发生后,房屋震害现象明显。

防范危险、扶贫济困事关民生大事,政府对农村存量危房改造、震后房屋应急评估工作高度重视,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发文贯彻、落实此项工作。自2013年以来,在多次参加本省定西、甘南地区农村危房抽查复核及房屋震害考察经历基础上,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这项工作以予梳理、总结。

针对甘肃省广大农牧区,全省尽管有多家房屋鉴定机构,但农村危房现状调查、震后应急评估工作往往是量大面广,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仅仅依靠现有的房屋鉴定机构远远不够,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有必要对农村危房鉴定及震后房屋应急评估的工作方式、工作特点有个基本了解,满足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震后应急响应的基本需求。

农村危房现状调查、震后房屋应急评估都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只是两者所处的时间阶段不相同、紧急状态也不相同;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其调查内容及工作方式是一致的,所以合并讲解。

2 调查原则

1)针对农民一、二层自建住房,确保既有房屋的使用安全及有效利用,同时也作为危险房屋的拆除或加固依据;而对于改造后的房屋进行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式与前者一致;力争准确性、规范性。

2)可靠性(安全性)鉴定和抗震措施鉴定同时进行,但工作内容是简化了的(暨两层及两层以下房屋的直接鉴定法),不特意区分定性、定量鉴定,而以危险构件对房屋整体安全的影响为原则;所以场地、地基基础、竖向构件是关注重点。

3)建筑物部分或全部垮塌,可直接判定为危险房屋。

4)场地优先的评价原则:当建筑物位于坡顶(或坡脚)且退让距离严重不满足时,地震鞭梢效应及其引发的地质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震陷等),随时可使房屋丧失稳定和承载力,故可直接判定为危险房屋;具体退让距离见甘肃省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第 4.1.10 条,如图 1 所示。

图1 山体滑坡

5)地基优先的评价原则:当房屋明显滑移、明显沉降、明显倾斜且引发裂缝时,可直接判定为危险房屋,一票否决、不再进行上部结构鉴定,如图2所示。

6)高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传统土夯墙房屋,条件许可时建议拆除重建;同理,高烈度下的混合承重房屋也建议拆除重建。

3 基本内容

农村危房调查采用简化工作方式,利用现有制式表格(调查登记表),描述房屋基本信息,填写房屋危险状况评定细则(含房屋各组成部分及房屋整体),最后综合评判给出房屋危险性等级(A、B、C、D级)并形成汇总表。

同样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也利用现有制式表格(应急评估表),描述建筑物概况,从场地、地基基础、上部结构、非结构构件四个方面,分项填写并给出评估结论(安全、待定、危险),最后给出综合评估结论(可以使用、暂停使用、禁止使用)并形成汇总表,如图(2~3)所示。

图2 调查登记表

图3 应急评估表

综上而述,就建筑构件而言,应急评估是通过破坏比例来反映震害后果;而危房调查是通过破损程度来反映构件失效及环境耐久性的影响;至于场地及地基基础的影响判断,两者是一致的。

4 工作方式

这项工作是专业人员利用简单工具,通过观察结构变形及裂缝对建筑物破坏等级作出判断,鉴于其专业性强且对现场经验有相当要求,应从鉴定机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中,选择有相当工作年限的结构、岩土或监理工程师,作为现场服务技术人员;《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管理规定》第六条也有相关要求,同时应按该规定第七条、第九条完善定期培训,熟悉技术程序及政策要求、熟练软件使用、统一工作尺度,以达到培训上岗的目的。以幢为鉴定单位,一般采用两人一组的工作方式,一为评估人、一为核实人;需要填写的表格一是单体建筑的调查表(或评估表),二是工作区域内的汇总表。

鉴于时间及现场工作特点限制,无论是建筑物概况描述还是评估结论,当情况不明确时注意使用文字标识(表格中均有此类选项和备注),留存痕迹以便事后查阅及调查研究。

当天入户的现场查勘完成后,应及时整理资料并落实每日上报制度;至于基本工具,除手机、手提电脑外,掌握无线网卡的使用也是必要的。

在2019年4月20日至4月30日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服务中,针对定西市渭源县庆坪乡李家堡村279户农户,首次使用了“甘肃省农危房技术服务”手机APP操作系统(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手机(或平板电脑)APP的出现高效地解决了现场配套照片留存、数据汇总等问题,实现了数据信息化管理,建议政府震后应急评估体系也预先建立软件应用。

图4 APP操作界面

5 注意事项

5.1 主要关注对象

从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观察,生土结构的老旧房屋(土夯墙、土胚墙单层民居)普遍倒塌严重(如图5所示),究其原因无外乎这几点:土墙强度低且无纵横向拉结措施、土墙刚度大且延性差、屋面檩条与墙面简单搁置且无拉结措施、木屋架屋脊处未设水平系杆、采用泥草重屋面且房屋高度超过4m等,所以我们目前农村危房改造或震后应急评估的重点往往是生土房屋。

既然村镇民居主要面对的是土、木、石及其混合结构,上部结构主要关注的是:承重墙是否歪闪及裂缝,屋楼面板是否翘曲,墙体之间是否脱开,屋架或梁下墙体是否开裂及移位,构造柱、圈梁、木屋架斜撑及剪刀撑是否齐备。

图5 土墙房屋震害

竖向抗侧力构件同时采用了砖墙、生土墙、木柱中的两种甚至是三种,这种情况属于水平向结构体系混杂且抗震不利,即使是现场观感良好也建议降级使用;同理,木结构房屋硬山搁檩、山墙处缺少木构架设置也属于这种情况。

个别房屋农户进行了自行改造,如一层为先前砖混(或框架),二层为后期加建的彩钢房,这种情况属于竖向结构体系抗震不利,同样建议降级使用且在鉴定文件上做出标识。

5.2 非主要关注对象

首先不是面面俱到,注意区分主次,要分辨主要居住用房(含卧室、堂屋),而单建的厨房、厕所、工具间、牛棚等附属用房及围墙通常不在鉴定范围,但需要在鉴定文件上以予标识、记录;其次注意农村公共建筑(如学校)、三层及其以上房屋均不在本次论述范围,村镇民居的提升改造也不在本次论述范围。

以甘南州玛曲县为例,该地区属于纯牧业县,牧民流动性大,依据甘建函【2018】271号文,大多数改造方式采用40m2多功能安全帐篷;帐篷及简易彩钢房属临时性建筑,不建议纳入鉴定范围(下图)。

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该地区绝大多数农户自建房屋采用两层木构架结构体系,所使用的木柱、木梁由于未进行脱水处理控制材料含水率,即使是新建房屋也普遍存在木柱、木梁的开裂现象(纵向干缩裂缝);此材料本身的缺陷不建议作为构件危险点控制(如图6~7所示)。

图6 安全帐篷

图7 木构件干缩裂缝

最后,对于偶尔出现的古旧建筑且可能具备文物留存价值的,要在调查文件上作出标识。比如2018年8月的农危房调查期间,在漳县盐井乡发现一处1949以前的两层木构架建筑;2019年6月在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西仓乡唐龙多村所见的马夯建筑,尽管存在场地高差致使抗震不利,但其建筑特色别具一格,有待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危房抗震房屋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古建抗震有绝招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不让群众住着危房奔小康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