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视域下铁人精神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0-07-14 02:29何明霞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摘要:文化,对国家的成长与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挖掘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建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建设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不仅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視域下,做好民族特色精神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铁人精神;跨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 & R),该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 年 9 月和10月提出。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将倡导中国和沿线各个国家建立多边沟通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建设伙伴关系,打造融合、互信、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2017年4月10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公布,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多次在各种国际交流场合讲中国故事,帮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让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多地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有机会更加深入地走进世界舞台,让中国文化与世界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融合。这同时也是树立良好大国形象,展示中国态度,传递中国价值,让世界立体化了解中国带来的重要机遇。

(一)机遇:“一带一路”助力提升国际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理所应当地要承担关键和主导的角色,这就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赋予了一定的话语优先权。高效的文化传播是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民心相通、加强国家之间政治互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途径。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互鉴,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和进步长河中创造和延续了绵延不断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和魂魄。基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建设的深远影响和良好口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平台,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跨文化国际传播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底蕴,势必有效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二)挑战1:中国文化的深层文化价值仍旧有待提炼

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平台,中国文化通过交流和互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呈现出和平、友好、担当、负责的国家形象,让国际对中国的认知更新了视角,展现了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中国,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信任与了解。但我们依旧要认识到,深层次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 世纪末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仍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为“目前中国只是出口了电视机,还不能够向世界输出思想”。在西方国家看来,即使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他们眼中,中国仍旧被定位为一个世界工厂,或者说一个只能生产物资的大国,我们在精神文化生产方面的欠缺,在思想传播和输出方面的落后助力了西方国家的这种偏见。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军事以及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力。我们要做到让国外受众认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和与时俱进的中国现代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凝练和诠释我们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建设我们独有的中国文化品牌,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渠道,让国际社会了解和认可中国文化,减少误解的发生。

(三)挑战2:文化差异对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障碍。“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亚欧非三个大洲60多个不同国家、70多个经济贸易合作区、40多亿人口,跨越的不仅仅是地域空间,更是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运行模式、政治体制、宗教文化以及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会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为了实现平稳、高效的互联互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文化差异这个重要因素,尽最大努力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无效、低效交际,甚至交际失误的发生。加强对沿线国家不同文化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效果,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高效、顺畅,避免文明与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铁人精神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铁人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是对中国石油工人的先进代表——王进喜同志的优秀品格与思想的高度概括,是新中国广大工人阶级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的集中展现。铁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带有知行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烙印,代表了中华儿女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忠诚务实的责任担当,是独具民族情怀的特色时代精神。

(一) 做好新时代下铁人精神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解读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保持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创造力之关键所在,伟大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必须牢牢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播于世。这一点,在世界文化融合日益加剧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大的精神基因。缺少了这样的基因,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昂首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铁人精神是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必须对其做好更深层次的解读、传承与传播。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铁人精神的解读、传承与传播,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

那么,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深层次解读铁人精神呢?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体现。“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是铁人精神的核心价值。“铁人精神”是勇于拼搏、为国奉献的时代印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为命运抗争的精神体现,是勇于创造历史和未来的民族气概,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我们民族与国家的精神风貌。

(二)做好铁人精神传播使者的队伍建设

发扬和传播铁人精神,讲述好铁人故事,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传播使者队伍。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拥有一支素质和能力过硬的具有铁人精神的解说员队伍,承担着铁人精神传播使者的任务,向所有的来访者讲述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内涵以及感人至深的铁人故事。这里我们提到的队伍建设,是指除展馆专业讲解素质外,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建设。

1.文化认同感建设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对其自身基本价值观的肯定,是这个民族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对于生活的意义和本质的共同体会和认知,是对善、恶、对、错的基本衡量。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根基和纽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灵魂。新时代,我们倡导文化自信,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文化认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缺失了文化根基和底蕴,文化自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盲目的自信。因此,我们有理由把文化认同看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滋养,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基因,没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普遍而广泛的认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失去了强有力的基础,就是虚无的空中楼阁。铁人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这种精神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必须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是做好铁人精神传播的根本保证。

2.语言能力建设

目前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有专门的英文讲解员,可以用熟练的英语对铁人精神和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进行介绍。但是在与外籍参观者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方面,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这是国内几乎所有涉外展馆的共性问题。因此,在涉外展馆中,对于英文讲解员语言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极其重要。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这对讲故事的人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对于大多数外籍参观者来说,在参观过程中他们更加感兴趣的往往是铁人王进喜身上发生的那些小故事,而不是我们挖掘故事凝练出的各种“精神”,没有中华文化浸润的根基,大多数外籍人士根本无法理解抽象的词语表达,而且,文化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使得更多的外籍游客不能理解铁人的先进事迹。来自西方文化的人无法认同我们大力弘扬和宣传那些在他们心中根本就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事迹和做法,不能理解石油会战初期铁人带领广大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困难为祖国找油的事迹。这样的疑惑,仅仅从展馆讲解员对故事的简单描述中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要把这样的奉献故事讲好,完整地传递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就必须了解和分析不同文化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把油田开发初期的恶劣环境、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油局面、中国石油工人为国找油的豪情壮志等背景认真介绍,从国际友人的文化视角出发,讲他们能懂的故事。

那么,要做到用英语讲好国际友人能够听懂的故事,我们要对讲解人员的语言能力进行怎么样的建设?首先,进行熟练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培训,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这是交流的基础;其次,要进行一些文化类课程如跨文化交流、英语国家概况等方面的培训,加深讲解人员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英语国家基本情况的了解,避免低层次的跨文化交际失误;此外,还要进行一些素养类课程的培训,如英语文学、英语报刊选读等,这些素质课程帮助讲解人员在领会英语之美和英语语言逻辑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和汉语进行再思考、再提升,并结合一定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从国际化视角,以国际友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言,立体化呈现铁人精神和铁人故事,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做好友城文化交流平台建设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指出,要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文化机构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在国家统一布局下,我国已经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国际艺术节联盟等“五大联盟”,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国家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平台助力中国文化传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借鉴这一做法,在发展大庆与各个友城友好联系的基础之上,共建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截止2019年2月,大庆市已经与世界上的七个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我们可以借力友好城市平台,在做好与各个友好城市政治、经济层面互动交流的同时,有效发挥人文交流平台对政治和经济交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周、举办文化展览、建设文化旅游名片、召开文化研讨会等方式和渠道,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铁人先进事迹传播到海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及其深远内涵,实现友好城市之间的深层、优质文化互动与交流。

参考文獻:

[1]孙颖.国内“一带一路”相关文化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何明霞.一带一路与大庆精神跨文化传播[J].大庆社会科学,2018,(4).

[3]毕耕,谭圣洁.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发展传播[J].红旗文稿,2016,(15).

[4]席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5).

编辑/宋宇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