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相统一”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2020-07-14 02:29张夏青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混合教学思政课

张夏青

摘要: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需要,推动教法创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综合体现。结合数字化在线课程以及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混合模式实现课程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交互融合,实现互联互通。“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学要求的高度概括,也为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是数字化、网絡化、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基本遵循,在“八个相统一”视域下开展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坚持“八个相统一”,实现在创新中守正,坚定政治立场,在守正中创新,继续创新的脚步,打造高职思政课优质课堂。

关键词:“八个相统一”;思政课;混合教学;守正创新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自上而下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并全面支持和保障实施。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特质,思政课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顺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混合式教学是自主、高效的教学改革创新,在“八个相统一”基本遵循指导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

索,是新时期上好思政课,守好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性回归和创新实践。

二、“八个相统一”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

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思政课机遇与挑战并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仍是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功底薄弱,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要渠道,要更加重视并保障实施。思政课建设要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创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弘扬正能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时代“以学习者为

中心”改革创新的新方向

为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

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极为重视并积极推行和应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有效地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管理,调动了学生,拓展了空间,教学通过技术载体以及线上线下相互衔接,实现课堂翻转、课上小组讨论、课下作业等环节的全面展开。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特质,思政课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打造智慧课堂,是自主、高效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三)“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的基本遵循,是混合式教学探索守正创新辩证统一的根本保障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整合,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为思政课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但与此同时,思政课有其特殊性,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应以内容为主、方法为辅,以人为主,以机为辅,遵循“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要在创新中守正,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守正中创新,不能停止创新的脚步,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辩证统一,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中更加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三、“八个相统一”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

教学实践探索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中要全面统筹并落实“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首先,做好实践探索前的准备,认识到位、机构健全、保障充分、标准统一、资源整合以及组织协调等。其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全面统筹和把握混合式教学中课程设计以及具体的线上线下教学组织、课程活动、课程考核、作业测试、讨论交流、在线答疑等方面,充分发挥“八个相统一”的指导作用。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课程教学中政治性的体现不是枯燥的政治宣传和强硬的政治口号,要用深度的理论和真理的力量来分析和支撑。高职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学习以及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没有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因此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资源整合上,应体现并贯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让学生接触原理、学原理、悟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真切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的价值性贯穿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教育等方面,要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辩证思维方式,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衔接,拓宽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满足学生诉求。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了解学生思想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会探究、协作、交流,通过线上发表言论、参与讨论和线下相互交流等途径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社会矛盾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去伪存真,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和错误的价值观念。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设计要在强化问题意识中坚持正确的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上体现对学生辩证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例如线上热点问题辨析、课上学生讨论互评、课下学习评价等环节,明确要求、准确把握评价尺度,检验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首先,要勇于正视社会思潮和各种观点,既不急于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发现隐藏的真相。其次,要敢于批判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现象。“不破不立”只有敢于打破对自我思维的束缚,才能重构正确的思维模式。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青春榜样力量。最后,要坚定立场,在与错误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斗争中要坚定政治信仰,相信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都是正常、暂时的,都会经历社会的检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得以解决。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混合式教学改革更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线上线下双路径更全面深入开展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探索,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领会,又可创新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线上教学不局限于微视频的知识点传授,通过单元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安排避免纯理论的倾向。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教学内容围绕大学生学业、情感、人际交往、职业探索等生活实践,导学环节开设“我的困惑”“随机调查”等实践形式让学生说出心声,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困惑和思想倾向,并有效地将调查结果反馈到线下课堂教学中。同时,开展线上线下讨论、交流、发表言论、辩论等教学以及校内外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丰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政课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规定了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体现多样性,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软件与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利用“雨课堂”“对分易”“优慕课”等教学软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内互动效果。建设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打造线上学生学习、思考、提问、作业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同步进行,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内在联系机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思政课活起来。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的“教”与“学”是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双向过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引导仍然是第一位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把握,而是要全面统筹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教学互联互通,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发挥学生主体性,在于改革学习模式,转变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全方位的学习习惯,参与在线教学,线上提问、线上讨论、线上作业等,及时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贯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思考、敢于表达、不断寻求满足自我成长和学习诉求的求知者。

思政課混合式教学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首先要保证教学的理论灌输性,坚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让知识入脑入心,提升理论素养。在知识储备基础上开启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用所学理论知识看待和解决问题。混合式教学平台的课程设置和单元学习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启发性的交流活动,针对所有学生都可以发表言论、提出问题、在线讨论、回答问卷、提出建议等,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个性化设置和学习。针对所教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思政课改革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同时与学生工作、校园活动等同向同行,在全方位的育人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四、“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创新探索启示

(一)“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度”的把握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胆尝试,在创新探索中如何正确把握思政课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体现思政课程的理论性、统一性、思想性、价值性和针对性,又能充分展现课程教学实践性、多样性和启发性是思政课混合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如何将“八个相统一”基本遵循与混合教学改革相融合,从战略高度把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坚决贯彻落实推动课程改革创新,一定要着眼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精准发力,在创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创新,真正让思政课亲起来、活起来,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

对“师”与“生”和“教”与“学”提出的新挑战

“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一场“教”与“学”的变革,是转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而是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指导者和评论者,并利用网络化资源实现课堂的翻转和变革。学生也不再是知识接受者和被动的倾听者,而是主题的探讨者、问题的研究者、热点的讨论者和观点的表达者。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要自主思考、团队协作、沟通协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提升自我的思辨能力。这是一场结构性的变革,未来思政课要实现课程教学互动双赢,打造师生教学共同体必须大胆改革创新,育人育魂。

(三)探索“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创新新常态

“八个相统一”视域下思政课混合教学改革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守正创新探索。依据“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与 “线下”相混合,“课上”与“课下”相混合,达到教学资源、教学渠道、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化、一体化,实现教学交互、共建、共享。在全面统筹和把握下开展思政课混合教学是改革创新的新方向,也应将此探索和实践发展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一种新常态,深入研究和探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步伐,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3-19.

[2]卢黎歌,隋牧蓉.“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

[3]党评文.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7).

编辑/李梦迪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混合教学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