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辅导员工作的“三重境界”

2020-07-14 08:27杨娜
求学·理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教育学生

从业者:杨娜

从业年限:2年

从业地点: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对口专业:一般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更看重应聘者的政治素质、综合能力、学生干部经历等。

能力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较强的组织能力,快速危机干预能力,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心理咨询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

晋升路径:按教师晋升路径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按辅导员职业能力划分为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有的学校也要求一些中层干部要从辅导员中遴选。

薪资水平:各学校有所不同,年薪一般在6—12万元。

提醒:教育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的行业,它需要你拥有恒久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教育之于学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为汝勤力,不分旦兮

为汝驰驱,不顾险夷

人生意义在利他,他利己亦利

生活兮教育

——节选自《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歌》

初次听到这首民国老校歌,是观看央视的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的时候,歌词雅致而富有深度,曲调空灵,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时,刚研究生毕业的我顺利入职省报新闻研究所,做编辑工作。只是慢慢地,面对一堆报道和新闻研究的文章,我变成了一个“空心人”。我开始变得焦灼,“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已经从一个哲学命题变为生活要面对的现实。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一次次敲击着心灵,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新闻编辑不是我的职业理想,我向往知识、青春、有趣的灵魂和“不分旦夕,不顾险夷”向上奋起的力量。于是,省报成了一个围城,困在里面的我时刻渴望着一次不计代价的自由飞翔。

终于有一天,我从围城逃脱了。正值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大学迎来大发展时期,我带着省报积淀的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入职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成为一名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他们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时间渐渐消逝,很多事情变得模糊,但这几句歌词一直刻在我的心上。当我审视自己的辅导员工作时,我突然有一种时空的交错感,百年前教育的纯粹和光辉,幻化成一种责任和使命,携带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分解到当下十二时辰的工作中。于是,我无比珍视我的辅导员生涯,而“为汝勤力,不分旦夕,为汝驰驱,不顾险夷,人生意义在利他,他利己亦利”是我作为辅导员体会到的“三重境界”,也渐渐成为我的恪守和信仰。

为汝勤力,不分旦夕

刚做辅导员时,我时常做这样一个梦:我拎着水桶,在沙漠里,一遍一遍地浇灌着刚种下的小树苗,只是太阳一晒,树苗就开始蔫了,于是,我继续打水,浇水……也许,树苗还会枯萎,只是在栽种、浇灌的那一刻又充满希望、充满欢喜,因为那么用心地浇灌过,所以哪怕只留下一丝绿意,便也有了绿化整个沙漠的勇气……

梦醒后,是每天十二时辰的辛劳,查到课、忙资助、排查心理问题、开班会、指导社团活动、党团建设、参加学校各部门的会议、落实各种会议布置……不仅辛苦,还得会十八般武艺:文能提笔写材料、武能扛着学生往医院跑;既能谈心谈话,又能深度辅导;去得了派出所斗恶徒,搞得定宿舍矛盾和传销……

偶尔学生不理解,违个纪,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心情瞬间就像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切辛苦便没了指望。只是,生命不息,辅导员的奋斗便不能停止,又劝慰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继续推着石头往上爬,继续拿着水壶去浇灌。

但教育毕竟不是西西弗斯推石头,这只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里,马修老师用音乐启迪学生的心灵,而我也在寻找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坚持在工作之余写教育笔记,这些文字,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勇气和希望;坚持不放过每一点时间、每一个场域的教育;坚持谈心谈话,去倾听,去抚慰。收获又是很让我欣喜的:我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他们现在逐渐有了自律精神,正气满满。他们获得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他们在各种赛事中获奖;他们逐渐变得勇敢——争当抗疫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地往前冲;他们拥有一份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未来可期。

于是,我不再怀疑这种忙碌的价值了。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但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也藏在这种琐碎、繁杂里,这种琐碎、繁杂映照的是教育规律之光,是星辰大海般的理想,是一线艰苦工作的诗与远方。这种努力虽细小琐碎,但终究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石头牢牢推到山上。

为汝驰驱,不顾险夷

苏轼在《杭州召还乞郡状》中写道:“守其初心,始终不变”,重温辅导员誓词“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也许就是镌刻在心中的初心和信仰,给予了辅导员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力量,使辅导员闪亮着一束光,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点亮理想的灯,成为学生的传道者、燃灯者和摆渡人。

小米同学不幸患上肺结核,我去结核病医院照顾他,并为他的治疗四处奔走。他在病床边问我,老师,你怕传染吗?我说,老师本身就是“孤勇”的代名词。接他出院时,他说每次看我都觉得我头上有光,在他们那里,只有英雄才头上有光。后来,我收到一面从遥远的新疆寄过来的锦旗,体会着作为一个辅导员老师的艰辛和荣耀。

一个大一同学因家庭变故,不假外出。最终,我在曲江的一家酒吧把他带了出来。也许是那天不停的寻找,给了他一种震撼吧,这个17岁的男生和荒唐的过去告别,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曾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娱乐,曾耐心地倾听、慌张地寻找和用心地抚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和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我想,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如此,从前辈們在战乱中用身躯捍卫一张书桌,到如今新时代心细如发地呵护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使命,是无怨无悔奉献的激情。

人生意义在利他,他利己亦利

校园里,这群青春的力量怀揣着“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国工匠梦想,在实训室、在训练场挥汗如雨,我看着他们,内心升腾起一种涌动,“五四”“新青年”这些词汇进入脑海,已经远去的那些穿粗布衣衫的青年人的身影,与眼前这些穿学生装工作服的学子,在我的视线里变得模糊,两个时代似乎重叠了,都是年轻的他们,尽管相隔一个多世纪,但因为理想信念,他们都将昔日的“少年中国”呐喊得如此响亮。

锦旗、奖杯、学生的成绩与进步昭示着一个辅导员的付出和责任,也让辅导员享受到学生不断进步带来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有时候我在想,到底是我在成就学生,还是学生在成就着我。真的是“人生意义在利他,他利己亦利”。

在工作中,我逐渐开始探索和尝试,如做安全教育、恋爱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文明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等,通过案例分析,找到一种普适性的方法,把管理者一些直觉性的东西转化为可以抓得住的理论,未雨绸缪,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生存生活技能……

只是焦虑也还是有的。如果说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那么一届届不同的学生个体,所面临的就是不同的知识归因。辅导员与学生配比为1:200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辅导员施教影响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我们汽车大学的校长李瑞明先生在和辅导员座谈时,曾意味深长地讲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做不好的教育,从成为辅导员的第一刻起,请时刻记得先做好你自己。

我幡然醒悟:其实没有什么生来称职、天然优秀的辅导员,辅导员是在与学生同心同向、共同前进中,与学生同唱一路驰骋的欢歌,用自己对党的信仰、对家国的感恩、对事业的追求、对生命的珍爱、对他人的真诚,在“影响”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栽培自己。

如今,做辅导员已经两年了,我庆幸自己的选择,这两年,我所奉献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知识、时间和爱心,更是一份热情,是火热的生命。鲁迅先生曾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我坚信,辅导员就是这样一点光,燃烧自己,努力燎原,所至之处,定会是光明的中国。

猜你喜欢
辅导员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写话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有为”也应“有位”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