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根发辫引发的历史思考

2020-07-14 08:27鲍春宝苏兴城
求学·理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汉人清军清政府

鲍春宝 苏兴城

从明末开始,男子头上小小的一根发辫曾牵涉很多历史问题。我们学历史的时候,常会跳过這个历史细节,仅知道清政府强令汉人剪发这一历史事实,却不知这其中的历史渊源及历史影响。今天,我们就以管窥豹,从一根发辫去认识几段历史,挖掘其深层次的历史意义。

渊源·发型风俗不同

中国古代汉人对头发是很珍惜的,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之《开宗明义章》里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直至明代,汉族男子一般不剃发,留着一头长发,到了一定年纪就把头发挽起成髻,即“束发”。而东北地区的满族男子则习惯将脑袋前半部分和最后一小部分的头发都剃光,只留中间一把头发,并将其梳成辫子,称为“小顶辫发”或“金钱小顶”。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风俗呢?有一种说法是,汉族基本上生活在中原地区,主要发展的是农耕经济,如果留着根辫子,对于做农务的男性来说,会有许多不便;而对于满族这一游牧民族来说,留着辫子丝毫不影响他们骑马狩猎。这就是汉满发型风俗不同的原因之一。

开端·剃发留辫成为征服外族的标志

在明朝统治初期,汉满男子发型虽有不同,但基本相安无事。明朝末年,民族矛盾激化,北方满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不断对外征战,并要求投降或归附自己的汉人剃发留辫。此后,剃发留辫渐渐成为满族征服外族的一种标志和象征。不过,剃发政策还不是很严格,比如努尔哈赤规定:“老年人可以不剃,年轻人必须剃。”但皇太极继位后,对剃发留辫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清军每到一处,便强制要求当地人不分老少一律剃发,如有不从,便会引来血光之灾,一时之间,汉族男子人人自危。

发酵·上升至民族问题

随着清军和明朝之间的战争加剧,剃发也开始上升至民族问题,发式成为一种民族意识的标志。清军占领北京后,即发布“剃发令”,规定:“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抗而不遵者,杀无赦。”但此令遭到汉族民众的强烈反抗,不得不暂停实行。后来,清军攻下南京,眼见即将得势,大局将定,又强令汉人剃发,并规定:“凡不从者,杀头;官员执行不力者,严惩。”为了彻底实行剃发留辫的政策,清军还雇用了剃头匠,专门挨个给汉人剃头。

而汉人将留发视为民族气节,据史料记载,当时一些汉人扬言“头可断,发不可剃”,聚众反抗,和清军展开殊死搏斗。在惨痛的民族战争后,清军取得了优势,大多汉人被剃掉了头发。

加剧·引发政治斗争

后来清政府的“剃发令”因为各种阻力行而复罢,没有能够持续下去,但先期归顺者已经剃发,而后来归降者又不用剃发,这就很尴尬了。而且,清军南下时,又实行了“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一半剃一半不剃”的尴尬局面。于是在清政府的朝廷中,因汉族官员是否剃发留辫的问题引发了政治斗争——归降的汉族官员中,没剃发的自然主张保留汉族发式,以维护最后一点尊严,而且他们对先期归降的“剃发者”怀有一种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失气节,在政治问题上往往与之针锋相对;而已剃发的汉族官员则要求一统从满,改变旧俗,从此全心全意忠于清主,对仍不剃发的“老顽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不识时务。此时的发式已无关乎民族风俗,而是明确代表了降清或附明的立场,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因为发式的问题而引发的政治斗争随着后来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稳固才渐渐消失。

转变·留意到西方文明

清末,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清政府面临外来侵略变得惊慌失措。所以,清政府开始派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留着长辫子的清朝留学生到了西方国家,却被西方人嘲笑是“半开化的人”“拖尾奴才”“豚尾奴”“半边和尚”等。这引起了清朝留学生乃至一些清朝使臣的反思:或许,留辫真的落后了。于是,一些留学生干脆剪去那惹人耻笑的辫子,可是很多剪了辫子的留学生回国后又不得不装上假辫子,当然还有部分留学生出于某种考虑而选择了留辫,忍受西方人的嘲笑。总之,此种转变意味着中国人开始跳出固有的本民族圈子,留意到西方文明,此时期也是西方文明大量传入我国的时期。

破除·社会启蒙的标志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将剪辫子作为破除旧俗和社会启蒙的标志之一。如康有为所说:“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易俗,万国同风矣。”在维新派看来,剃发留辫是一种落后的风俗习惯,清朝如果要学习欧美的先进科学技术,就要先从发式改革开始,像欧美国家的人一样不留辫子。所以此时期,剪辫子成为一种学习先进思想和技术的表现,也是一种和守旧派对抗的行为。

结束·剪辫成为革命的标志

到了1910年前后,新式军事学堂里经常有剪辫事件发生,甚至有的学堂学生集体剪辫,气势颇盛。随着剪辫的人数越来越多,剪辫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一些有识之士剪去了辫子,开始了革命的征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中,将士基本上都剪掉了辫子。“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后,政府强烈要求革命人士剪掉辫子,以示和清政府决裂。这一时期,剪辫成为一种反清的象征,成为革命进步的标志。而不剪除辫子的人则成了忠于清廷的保守人士,如后来复辟的张勋,他所率领的“辫子军”在当时变成了一道异样的风景线。

遗留·文化认同问题

随着清政府的倒台,在经历“剪辫热”之后,社会上的辫子早已所剩不多,但还有一些人留着辫子。比如北大校园里有一位拖着辫子的“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民国初年还有一位留辫子的大师级人物——王国维。他们宁愿与世俗格格不入,也不愿剪掉那根辫子。而在一个连皇帝本人都剪去辫子的时代,留辫与忠清已经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个时候,辫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仪式,或者说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所以,个别人的留辫更多的是对自我个体存在的一种维护,他们想以此拒绝趋同,保留自己最后一点执念。当时的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国学大师们,还不太接受西方文化的侵入,他们固执地守住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希望它被西化。

一根小小的辫子,牵扯着众多历史文化问题,这看似“小题大作”,但我们一路思考下来,又发现一切都“情有可原”。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忽略历史细节,一个历史细节往往可以牵扯出很多宏观的历史问题,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历史,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而不是仅记得一个小小的历史现象。

猜你喜欢
汉人清军清政府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秦人称谓小议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佛教传入辽朝原因及来源探析
试析清朝入关前统治者对汉人态度的转变
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