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培养:高校英语教师认知视角

2020-07-14 08:26戴玉珊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4期

【摘要】外语界许多学者围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从高校英语教师认知视角探讨如何提升思辨能力还有研究空间。本文从教师信念、教师态度、教师知识结构和课堂实践提出关注教师认知理念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要从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发挥教师自主性及改革测评体系这三个方面提升教师思辨教学学科知识和思辨教学能力,促进我国英语思辨性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英语教师认知;思辨能力培养;思辨教学能力

【Abstract】Despite having conducted a lot of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students, few studies touch upon theimprove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integrate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lish teachers cognition. Elaborating on the teachers belief, attitude,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practice,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that 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ers agency and reform in evaluation can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tegrated teaching.

【Key words】English teachers cognition;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integrated teaching

【作者简介】戴玉珊(1982-),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探究”(2018jyxm0702);2019年度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学项目(gxgnfx2019080)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认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指教师的心理世界,即他们的信念、思想、知识结构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等”。鉴于教师认知与课堂实践的关系,我们认为研究教师的认知理念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的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高层次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人才、思辨型人才是关键。

一、研究现状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大部分研究围绕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展开。黄源深撰文指出了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文秋芳、周燕探讨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还有部分学者聚焦在思辨量具的构建(Stapleton;陈则航等)。有些学者将思辨能力与写作技能相结合,如韩少杰、易炎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论述了写作中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将教师认知与教师思辨教学能力结合讨论的不多(Li 2016;张虹 2019)。本文拟从高校英语教师信念、教师态度、教师知识结构和课堂实践等方面分析英语教师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英语教师认知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教师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情景性、社会性、文化性和互动性。根据Borg对教师认知的理解,该概念包含教师信念、教师态度、教师知识和教师的课堂实践四个维度。因此,我们拟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师认知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

1.教师信念。大量证据表明,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经验会形成他们对教与学的基本认知概念,并对他们的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产生影响。这说明如果在职教师作为学生时,没有受到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当他们成为教师后也没有接受思辨教学的新理念,则很难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实施思辨式教学。同时教师所固有的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等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作用。因此,加强对职前教师思辨能力的训练极其必要。教师的信念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辨能力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

2.教师态度。教师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工作、同事和自身发展的心理倾向,改变教师态度可以推动教师信念内化为教师的行为。特别是在慕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单纯的知识传授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理性质疑精神,对事物做出有理据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对新生事物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國受传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在课堂上常常以教师为权威,学生较为被动。要彻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思维定式,鼓励他们挑战权威,在课堂上营造一定的开放式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教师对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了解是前提,但学生的思辨习惯自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才更加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多加引导。

3.教师的知识结构。1986年Shulman提出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英语专业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英语学科知识,包括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熟练的语言技能,这是语言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不仅如此,教师需具备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挑战。此外,英语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逻辑学和思维学方面的课程,所以在思辨能力的某些方面确实是有所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鼓励他们在英语课堂的技能课程中有意识地运用逻辑思维论证自己的观点,并给予正面的反馈,从而促进良性循环。

4.课堂实践。教师认知理念与课程实践息息相关。他们对某事物的认知理念如何会决定他们在课堂实践中采用何种方式开展教学。研究表明教师认知与课堂实践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情境因素决定了课堂实际教学与他们的认知能否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实际课堂观察中,我们注意到很多教师并没有开展将思辨能力融入课堂教学。这种认知与实践不一致的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部分教师认为英语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尽管他们也认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很重要,但还是让位于语言目标。其次,传统的英语专业教材仍然围绕着语言的四个基本技能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所以教师在开展思辨训练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思辨教材可以参照。

三、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思辨教学能力的途径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教师在信念、态度、知识结构和课堂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讨如何将思辨能力有效融入英语专业课程。

首先,我们要将思辨能力方面的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培训,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辨培训还较为缺乏,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思辨能力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众所周知,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对于学生的培养质量。对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开展系统、专业的思辨能力素养培训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教师的认知才能与课堂实践保持一致。

其次,英语教师需要发挥自主性,树立成长型思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师可以主动思考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倡内容依托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单纯语言能力提高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写作这一基本学习模式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开展大量阅读,定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用英文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这种内容依托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获得了思辨能力。此外,教师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需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帮助学生充分讨论。

最后,我们需要重新反思测评体系,发挥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测试的内容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各种英语测试的先进理念。同时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立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测评体系。在测试内容上,可以将客观题同撰写论文的方式相结合。在客观题的设计中,可以巧妙地融入思辨能力测试,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由于教师在人才培养环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英语专业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结构和课堂实践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从教师专业培训、发挥教师自主性和改革测评体系入手,改革现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使其更加适应培养思辨人才的需求。

注释:英文Critical thinking 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追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判断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我们认为思辨能力比批判性思维更切合原意。此处,我们采用思辨能力这一中文表达。

参考文献:

[1]孙德坤.教师认知研究与教师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8(3):74-86.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3]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2):76-80.

[4]Stapleton, P. 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writing of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sightsabout assumptions and content familiarity[J]. WrittenCommunication,2001 (4): 506-548.

[5]陈则航,邹敏,李晓芳,陈思雨.构建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表征框架[J].中国外语教育,2016(3):11-19.

[6]韩少杰,易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外国语言文学,2009(1):24-28.

[7]Li, Li.Integrating thinking skill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6(22):273-288.

[8]張虹.思辨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教师认知视角[J].外语教学,2019 (4):57-62.

[9]Borg, Simon. 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review of research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 know, believe, and do[J]. Language Teaching,2003(36):81-109.

[10]Shulman, L. 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7):4-14.

[1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 [J].外语界,2010(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