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与当代中央大街语言景观对比研究

2020-07-14 08:26阮祎健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景观

【摘要】基于Landry & Bourhis对语言景观的定义以及提出的两大功能:通知功能(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和象征功能(the symbolic function),并借助于老照片和当代语言景观的拍摄照片,分析对比了80年代和当代中央大街的语言景观,发现80年代单语现象显著,较传统保守,当代多语现象突出,整体比较开放。

【关键词】语言景观;通知功能;象征功能

【作者简介】阮祎健 (1998-),男,汉族,浙江温岭人,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25070。

一、引言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是近些年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Landry & Bourhis(1997)对语言景观有如下清晰的定义:“语言景观指的是给定的某个领域、地区或城市的公共路牌、广告牌、街道名称、地点名称、商业招牌以及政府大楼上的公共标识上的用语所结合在一块形成的景观。”在此定义基础上,Landry & Bourhis借由民族语言活力理论框架以及实证研究得出:语言景观在双语发展的社会心理层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提出语言景观的两大功能:即通知功能(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和象征功能(the symbolic function)。通知功能指的是客观层面上,语言景观中的语言的使用告知了这个区域居住着哪些族群或哪种语言可用来沟通等;象征功能则指语言景观上所用的语种或类别在心理层面上对个体或族群的影响,如在当地的地位等。

语言景观是研究多语现象的一个新思路。Ben-Rafel et al (2006)从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着手研究了以色列语言景观中的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的使用,并从语言的权势关系中解读了当地的民族组成。Peter Backhaus (2005) 着手研究东京的多语标识,立足于全球化的背景,发现了语言景观重叠(layering)的现象,即旧标识和新标识共存,或新标识黏附在旧标识上。还有随着时间的演变,东京街头语言景观英文标识和含其他非日语种的标识越来越多,同时文法愈来愈规范的现象。

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有着百年历史,是哈尔滨西洋风情所在,也是哈尔滨的缩影。研究中央大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研究哈尔滨。

本文基于Landry & Bourhis的定义、语言景观的两大功能对80年代和当代中央大街的语言景观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1.在语言使用方面(涵盖语种、语体、规范等),80年代和当代的中央大街有何异同?

2.从语言景观的两大功能角度分析,这两个时代的中央大街具有哪些特点?

二、研究方法

80年代语言景观解读分析主要仰赖于网络上搜集到的哈尔滨80年代旧影系列照片,400张照片中明确是中央大街景观的共有19张。数量虽不多,但足以涵盖中央大街的主要部分。当代大街语言景观数据则于2019年10月4日通过手机拍摄取得,共200张。

三、80年代中央大街语言景观特征描述

80年代语言景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繁简并存,招牌多用繁体字。

2.字体多为行书或楷书,尤其是商店招牌上的字体。

3.拉丁字母出现频率较低,有时候是拼音形式,字体多为黑体加粗。

80年代大街上标识的语言基本上全是中文,但中文明显缺乏统一规范,繁体字出现频率较高。典型的标识有“馬迭爾賓館”“百貨商行”“尚陽毛皮商店”“XX髮廊”等全繁体店招;部分店招出现繁简夹杂的情况,如“哈尔滨院梁厰”等。

大街上的繁体字标识基本上倾向于用楷体或行书形式呈现,黑体呈现的基本上是黑体字。一般店招上的字体多具有设计感,更像是书法字体;而贴在门窗上的或者一些公共标识等多用类似于电脑上的黑体。

语言景观中非中文的情况很少,基本上无俄文出现的情况,即使是马迭尔宾馆也不例外。英文或拉丁字母出现的场合一般为两种:

1.公司名英文翻译。

2.拼音。

翻译的情况有“Modern Hotel”,即马迭尔宾馆,或“Bank of China”,即中国银行;拼音的情况有“JIAERMEI”即佳尔美,一家商店名。拉丁字母的字体均为黑体。

四、当代中央大街语言景观特征描述

当代中央大街语言景观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多语现象显著,多语标识出现概率高。

2.简体字占有显著地位。

3.字体设计多样。

4.英文翻译文法较为规范,拼音出现的频率较低。

当代中央大街语言景观中主要由三种语言构成:中、英、俄。其中,中文基本上全以简体字的形式呈现。英文占比仅次中文,多出现在自上而下的标识中,即政府官方的公共标识,如路标、历史保护建筑介绍性碑文等。商店招牌上也有部分出现,尤其是连锁品牌。俄文多出现在俄罗斯商品或餐饮的商店店招上。

自上而下的标识中,中文一般多用宋体,英文则为罗马体,商店招牌中的字体多为艺术字,且样式丰富不统一。

政府官方的标识中提供的英文翻译文法规范,错误罕见,不过在路标中,对于地名的处理有時会采用拼音而不是翻译;私人的警示标识,如“小心地滑”之类的英文翻译错误之处较多。

五、两大功能对比分析

1.通知功能。80年代语言景观从整体上而言,传递中文是主要用来沟通的语言的信息,其他语言在该区域基本上不被使用,这也说明该区域居民包括游客均由中国人构成。

此外,商店招牌中繁體字出现频率高,告知了以下两点信息:

(1)该时期尚未有法律出台,规范商店招牌中的文字使用情况。

(2)当地人认为繁体字尤其是书法字体更适合用来作商店招牌,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认知。

当代语言景观传递出该区域使用中英俄三种语言进行沟通,但英、俄的使用有着较大局限性;私人标识中的英文翻译错误表明当地人愿意与外国游客沟通的态度,但在英语掌握程度上还有所欠缺;私人标识中,俄文仅出现在与俄罗斯相关的商店中,体现了俄语并非用来服务俄罗斯游客,而是服务中国本地游客的情况。

2.象征功能。80年代语言景观中,商店招牌中繁体字优先、书法字体优先,象征着传统的优先地位,而简体字多运用于不起眼的招牌上,象征着简体字就当地人看来缺乏美感且次要。或者说是作为新鲜事物与当地不相融。整体而言,可体现出一种保守的态度。

当代语言景观中也能得出中国居民的“主人”地位结论,此外英文、俄文的加入,则象征着一种、更开放更愿意帮助外国游客的态度。

六、结语

80年代和当代的中央大街语言景观都主要使用中文,都有含英文或拼音的标识,中文都有一定的设计感。80年代单语现象显著,当代多语现象突出;80年代英文字体多用黑体且缺乏设计感,当代公共标识中,英文字体使用罗马体,商店招牌中,英文字体有大量艺术字的运用;80年代繁体字使用频率高,当代基本上统一使用简体字;80年代无俄文标识,当代有俄文标识;80年代有英文字母标拼音的现象,当代政府官方标识中的英文较规范,私人标识中英文容易出现错误。

从通知功能和象征功能来看,80年代语言景观体现出该地区主要面向国内居民和游客,沟通语言单一,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在该地能找到熟悉感、重视感、认可感,整体上持一种保守态度;当代则面向国内和国外游客,外语中英文的地位较高,俄语的使用在情感层面上无法联系以俄语为母语的游客,而对其他游客而言,增添了异域风情。整体上体现出社会更开放包容,但仍需进一步开放。

参考文献:

[1]Backhaus, Peter. (2005) Signs of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Diachronic Look 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J]. Intl. J. Soc. Lang, 175/176:103–121.

[2]Ben-Rafael, E., Shohamy, E., Amara, M., and Trumper-Hecht, N. (2006)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ace: The Case of Isra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3-1, pp. 7-30.

[3]Bourhis, R. Y., Landry, R.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16. No.1, March 1997:23-24.

猜你喜欢
语言景观
汕头市商店标牌语言景观研究
成都市仿古文化景区商业店名的语言学考察
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视角与方法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