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20-07-14 08:28高光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厚积好书思维

高光胜

随着语文教材改编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语文学科文化传承的使命更加凸显,阅读作为学生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发挥出它的“支柱”作用。它将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汲取源源不竭的文化养分。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主动且有效地参与阅读,获取进步?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前沿,作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拓展阅读空间,做到“厚积”

书海茫茫无际,而学生的阅读却如同搁在浅滩,他们需要在向导的引导下乘上轻舟,大胆弄潮,厚积素材,为“薄发”蓄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极大地拓展阅读空间,为学生敞开“八面来风”的窗口。

1.定期推荐好书是基本的方法。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一本好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学生无目的漫读所得。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库的文学精品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享受和终生的快乐,往往具有最强的吸引力。在好书的推荐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目的性、方向性引导,真正体现好书的价值。不论是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还是宏篇巨著,都有其独到众多的亮点,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选取阅读切入口,达到“一滴水里看世界”的效果,使一本书的空间得到无限扩展。倘把一本薄书读成了一本厚书,岂不真是“厚积”的最佳境界?

2.做好资源开发是有效的手段。由于学生的阅读条件有限,一般学校藏书并不丰富,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阅读资源,诸如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网上在线阅读,订购借阅图书、选择整编阅读材料等,让学生真正进入阅读的天地。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思考,勤摘录,组织学生办好图书角,上好阅读分享课,学生视野就会日渐开阔起来,知识积累也会日渐丰盈。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如此丰厚的积累,自然下笔流畅,行文生色!

二、训练思维层面,学会“变通”

阅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行为,或浏览,或欣赏,或查阅,或借鉴。学生阶段的阅读应作为一种能力提高的途径,通过有效有序的思维训练把握阅读的技巧,“举一反三”。教师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1.横向扩展广度。训练思维广度较好地方法就是做到“文以类聚”,让学生在同类作品的比较鉴别中洞察精髓。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可选取《呐喊》中系列作品展开阅读,让学生深入认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和黑暗制度的无情批判;学习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可选取《母亲讨债》《母在天涯》《母亲的姓名》等歌颂母爱的时文,汇成“母爱的诠释”大主题,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体味中真正读懂“母亲”!

2.纵向挖掘深度。阅读教学既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要注重教学实施的计划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梯度训练,逐步挖掘思维的深度,以“明其要旨”。阅读的第一步往往从“感知”入手,在作品的整体感悟中概知内容,形成作品的粗略印象;第二步展开“揣摩”,在妙点的回嚼探究中吸取精华;第三步借鉴技巧,进而创造出自己的东西。例如阅读名著《水浒传》,学生大多被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所吸引,常常在对人物的评头论足中停步不前。教师可在一百零八将的个性写法上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一百零八人即有一百零八样,体味写法之妙。如:同是写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花和尚粗鲁是性急,九纹龙粗鲁是少年任气,黑旋风粗鲁是蛮,行者粗鲁是不受羁勒,活阎罗粗鲁是悲愤无处说,没面目粗鲁是气质不好”(金圣叹评)。也可以在小说主题上加以点拨,让学生理解梁山英雄起义失败的社会根源,认识小说深广的社会意义,将英雄人物置于凝重的现实背景去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发掘,在其他著作的阅读中思维习惯将得以沿用,理解亦会“触类旁通”。

“好书不厌百回读,深吟熟思子自知”,思考是阅读中关键的一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学生对作品的价值获取程度,也直接决定了阅读效果。

三、倡导读写结合,落实“有效”

閱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是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厚积”是为了“薄发”,“吸收”是为了“表达”。在阅读中训练写作,既合乎时宜,又能一箭双雕。

1.在阅读中设计写

阅读会带给学生最真切的体验与感受,会使学生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这种情境中,他们的思维最活跃,表达欲望最强烈。面对这个沉浸忘我的状态,教师可设计一些写作的内容让学生训练,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阅读对写作的益处。

设计A: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惊叹于大文豪的鬼斧神工,其简练传神的白描手法让我们钦佩不已。请选取你熟悉的一个人物,试用寥寥数笔勾画他的个性特征:学生在训练中既能体会其手法之高妙,也掌握了惜墨如金的简笔画式写法。

设计B:“阅读朱白清的《春》,我们的感官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变得聪敏,请调动你的视、听、嗅、触、味觉、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某个景象”学生将动用观察的储备,联系生活积累的素材,有声有色有味有形地表现出自然的神韵。

设计C:“阅读《感动》这篇美文,请勾画出你认为生动精美的语段、在段后写上一点品评文字。”此类短小的评析文字写作,学生能深入体会到语言的表达风格,在文采的熏染与品读中自觉地吸收,日积月累,其语言表现力自然增强。

2.在阅读后引导写

学生通过长期有效的阅读,会形成良好的鉴赏能力,他们有读书的兴趣与厚望,往往对某一类书特别青睐。他们被作家高超的创作技巧所征服,被生动曲折的情节所吸引,被个性鲜明的人物所感动,被或冷漠或热情的现实所震撼!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投入使他们具有宣泄倾吐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指明写作的目的与方向。

读后的写作往往带有综合性,是学生理解的种种感恩的汇集。既可写命题作文,亦可随意写点心得体会(读后感),还可创造性地展开想象续写或改写,如读完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让学生以《辛酸的爱》《爱——一个永恒的主题》为题作文;读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进行高潮部分的再处理,“假如于勒此时是一个百万富翁”,情节将会怎样?”在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中,学生的思想变得敏锐,眼界变得开阔,他们会把现实生活中思考的许多问题在文章中再现出来,体现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阅读在写作的素材积累方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写作又是对阅读的一个深层创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既可从阅读中收获“米”,亦可从阅读中借鉴“巧”,何乐而不为呢?阅读与写作作为重要的语文素质,在阅读教学中一并培养,一并提高,将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诱惑的话题,笔者期待与广大同行一起,致力探寻更好的“秘方”!

猜你喜欢
厚积好书思维
好书分享会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推荐一本好书
思维跳跳糖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好书共享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