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2020-07-14 08:28马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工调研培育

马佳

摘 要:技工学校自举办之日起,就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近年来,各类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培養出企业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采取问卷、访谈等形式对相关企业、湖南省部分技工院校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当前在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有效提升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为培育出更加全面的技能人才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技工学校自举办之日起,就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近年来,各类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引领

近年来,“职业素养”的培育被频繁提出,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6年12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这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坚持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技能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等都对技能人才的规模、结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出当前经济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各类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课题组开展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调研,通过对技工院校学生、教师、企业三方的调研剖析企业的真实需求与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差距,力求为下一步的培育方案制定与实践提供现实依据。

三、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调研

1. 企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要求

课题组就近几年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情况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共计收回问卷180份,具体结果如下:

(1)被调研人员基本情况

由于就业市场导向,本次调研中被调研人员70%来自国有企业,21.6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其他单位为8.33%,规模均为大中型企业,未调研小、微企业。

(2)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观测点与评价

企业对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评价中有56.67%为基本满意,与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水平相对持平。在构成员工职业素养的诸多方面中被调研企业最为关注的依次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职业行为习惯”,其中“职业行为习惯”被认为是目前毕业生最为欠缺的职业素养。对于毕业生“人际交往” 、“诚信水平” 等观测点均有60%以上的企业表示出基本满意。有66.67%的企业希望毕业生具备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企业对于职业素养课程的开设比较重视,并希望学校能够结合行业、企业文化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育。

2.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笔者针对湖南省内湘东、湘西、湘南、湘北五大片区的代表性技工院校进行了调研,共计收回问卷204份,具体结果如下:

(1)被调研人员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湖南省现有技工院校约为81所,(具体分布见图),本次调研技师学院参与73人,高级技工学校91人,技工学校参与40人,共计204人。

(2)技工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观测点与评价

技工院校对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评中最为关注的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其中“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被认为是目前毕业生最为欠缺的职业素养。

目前,各个院校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培育很有必要,且基本已经开展,其中87.25%的院校开展的并不系统,且并未形成有效的、高质量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在职业素养的培育方式选择上,首选是通过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其次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日的模式进行,仍有约90%的技工院校未形成系统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3.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与提升需求

(1)被调研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参与学生人数为770人,其中574人来自高级技工学校、132人来自技工学校、64人来自技师学院。67.53%的学生为女生、32.47%为男生,在年级分布上涵盖了新生(24.94%)、二年级(36.88%)和毕业班(38.18%)。

(2)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与提升需求

据调查,在技工院校学生中有只有18.44%认为对职业素养比较了解,并认为在校期间应该进行职业素养相关教育。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占比较高的为“教师讲授”与“合作学习”,对比分析了一年级学生与毕业班学生数据后发现,毕业班更加倾向于比新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的方式。“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自身素养提升需求比较迫切的。在提升学习素养上学生们比较关注的是如何提髙“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提高学习动力”。在心理素养学生们提升上比较注重“增强自信心”与“提高耐挫折能力”。

结语

1.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技工院校旳职业素养教育均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与几年前相比,目前大多数用人企业对于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满意度有所提升,这体现出了广大技工院校近几年在职业素养培育方面的努力与进步。

当今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重视程度较前几年也不断提高,被调查企业都表示希望员工能具备技艺精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等优秀职业素养特征,在就业市场上,职业素养较高的毕业生更受青睐。以上种种均表明了,我们的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不断提升的企业需求间仍有一定差距。

2.校企间亟待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共育机制

职业素养教育与实际职业的活动之间应具备密切的联系,目前许多技工院校并没有将行业、企业有关职业素养的标准与职业素养培育充分融合,校企间没有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共育机制,这使得职业素养教育形式大过于效果。

很多企业都表示,所在地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接不畅,部分学校仅仅是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才与企业联系,平时校企间沟通联系较少。这导致学校无法及时获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也就无法利用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改进,这使得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当由行业企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学校教师和学校领导者共同参与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制定和相关课程的开发。

3.技工院校职业素养培育不系统,形式手段较单一

近年来,技工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中也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希望帮助更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水平。

各技工院校虽已开设职业素养的相关培育课程、但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培育方式不系统、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整合。

技工院校应当构筑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并按照"计划——实施——测评——反馈——改进——再计划——再实施——再测评"的思路实施,促进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高效、有序、系统开展。

4.顶岗实习期间,职业素养培育效果差异较大

部分技工院校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就业市场、外部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顶岗实习企业的规模、层次有所不同,这也将导致企业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有较大差异。

企业的差异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需采取相应措施,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追踪、定期回访、规范要求,力求减少顶岗实习阶段的职业素养培育差异。

综上,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如何,受技工院校、企业、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技工院校只有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加大培育投入,构筑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并不断实践、改进,才能跟上各类企业对技能人才不断提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03):68.

[2]雷露.技工教育迎来政策暖风解读《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J].四川劳动保障,2016(12):36-37.

[3]何宝林.贯彻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文化引领,大爱于行,实现学院内涵发展品质提升[J].职业,2017(16):9-11.

[4]薛婷.广州市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5]劉碧云.技校生职业素养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4.

[6]孙玉雪.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8]宋志彬.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9]瞿立新,陈霞.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92-96.

猜你喜欢
技工调研培育
从技工到英雄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