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的女子教育

2020-07-14 08:23董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贤妻良母爱弥儿苏菲

摘 要 谈到女性主义,卢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先驱还是批评的靶子,仍是值得讨论的话题。《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是卢梭集中论述女子教育的专著,通过在内容、结构、主旨思想等方面的对比,可以清晰地洞察卢梭女子观的发展与变化,加深对其女子教育的理解,从而对争议点得出新的认识。

关键词 女子教育 卢梭教育思想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倡导教育儿童按照天性来自然发展,进行自然教育,最后回归自然的教育专著。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讲爱弥儿这个男子是如何培养和教育成为一个新公民,篇幅相当大。而只有第五章才写到苏菲,仅仅花了一章的内容来写女子教育,阐释苏菲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男女由于天性的差异而要接受相互区别的教育,女子就是要依照自己的自然天赋来成长。本书主要从女性地位、男女差异、女子教育、爱情及婚姻教育几个方面来展开叙述,勾勒了一幅完整的女子教育的画卷。

稍稍早于《爱弥儿》的卢梭另一大名作《新爱洛伊丝》,是以书信体为主的爱情小说,是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也是反映他本人女性教育思想的教育名著。《新爱洛伊丝》共分六卷,计一百六十三封信,有些信长达数十页之多,全都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纯洁的爱情,建立美好的家庭,进而建立良好的社会。全书的语言朴实简单,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女性的观点与态度。前三卷集中讲述了女子教育与学习方法,而后三卷主要讲了婚姻教育,也提及了女孩的教育方法。整本书一直都没有脱离道德教育的轨道,总是在强调德性的重要性。

《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两本书,创作时间仅相隔一年,都是卢梭女性思想的荟萃,都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潮影响下创作出来的。由于对自由、平等的倡导,人们才开始关注女性,女性的地位和女子教育。从内容上分析《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这两本书,很直观的感觉:一是《新爱洛伊丝》中的朱莉和克莱尔两位女性学识渊博,涉猎很广;二是她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具有鮮明的独立性。两本书既是卢梭的名作,又是他女性观以及女子教育的代表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卢梭的女子观,也能够在这个过程领悟作者本人女子观念的发展与变化,有利于对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做一个全面的纵深理解。

1默契点:美德

《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的默契在于它们对美德的追求,强调德性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没有道德的人是不称其为真正的人的。美德在卢梭眼中,源于“良知”,即人的天性——同情与自爱。他假设每个人都有最本真的东西,就是人的天性。

1.1崇尚美德

《新爱洛伊丝》的众多信中,最常提到的就是美德这个词,无论是朱莉与圣普乐是在相识、相恋还是被迫分开只是朋友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被欲望冲昏头脑,他们都把这种美德摆在第一位。他们的情爱永远限于精神的、心灵的范畴。朱莉在临终前给圣普乐的信中写道:“我的品德无瑕疵,我的爱情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而不后悔。”“美德”的历练使激情之爱的火焰透出了卢梭所追寻和祈求的人性的美和善。口头的重复是内心深刻铭记与认同的表示。最强调美德的莫过于女主人公朱莉。在这里,女子对道德的追求也是很高的。朱莉和圣普乐是多情的,圣普乐不顾他父亲的反对,对朱莉的爱一如既往;而朱莉也没有忘记她昔日的情侣,同时,作为沃尔玛的妻子,她又坚贞地忠实于她的丈夫。这里每一个环节似乎都是用美德相互串连起来的。卢梭笔下的两位女性,尽管各自经历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是心存高尚的道德,并以此为行为准则严格的要求自己,真的做到了在态度和行为上对美德的追求的一致。

1.2践行美德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良心是灵魂的声音,欲念是肉体的声音……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从自然,就不害怕迷失方向”。显然卢梭相信,存在一种以先天原则为基础,并为所有人承认的道德秩序,它与人们的传统与习俗无关。《爱弥儿》中的苏菲是一个充满高尚道德的人。苏菲在婚前没有什么信仰,但她知道要听从自己的良心行事。爱弥儿为何会选择苏菲做妻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是有美德的人。

因为这本书不是书信体,而是平实的小说,在此笔者将用一个故事来证明苏菲的美德。在苏菲与爱弥儿的一次约会中,爱弥儿由于路途中遇到突发情况,救人要紧,却耽误了碰面的时间。虽然苏菲很着急的等待了很久,虽然不知情的她也很生气,但是当她知道真相以后,并没有大吵大闹,她做出了让大家都非常吃惊和高兴的事情——陪爱弥儿一起去看病人,去照顾伤者。爱弥儿看着苏菲忙碌的背影,倍感幸福。因为苏菲能够不怕脏,不嫌弃穷人,井井有条的帮助他们处理家务,能够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自己热情的帮助,这本身就是美好德性的一种表现。

1.3反观作者

卢梭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有天赋的良心,因此作为家庭主妇的女人要诚实,要有良心,即“自爱”和“爱他”。“自爱”是人性本善的重要因素,是“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因此它是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这种“自爱”表现在女人身上就是由“自爱”产生“爱他”的感情和习惯。卢梭认为女子应遵从自己的良心,忠实于自己的丈夫,应当态度谦逊、举止谨慎。卢梭强调美德,认为女子要热爱美德,并以美德为自己的行为准绳,必须时时刻刻记在心中。要构建理想的社会,女子的德性也是相当重要的。

2差异点:内容与结构

《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两本书,创作时间仅相隔一年,都是卢梭女性思想的荟萃。但是仔细比较之后不难发现,除了题材的差异之外,它们在内容与结构布局上还是存着明显的不同。

2.1文本内容

从内容上分析《新爱洛伊丝》和《爱弥儿》这两本书,很直观的感觉:一是《新爱洛伊丝》中的朱莉和克莱尔两位女性学识渊博,涉猎很广;二是她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具有鲜明的独立性。而在《爱弥儿》中,作者的态度表现的非常明确,苏菲除了巴勒姆做的算术书和偶然落在她手中的《太累马库斯奇遇记》以外,她就没有读过其他的书。作为女流之辈,她们天性之中智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更何况在小的时候她们根本不明白那些深奥的道理,卢梭认为不应该强迫孩子去读书和学习。他还很明确的反对女子开展学术沙龙,整天争论不休的,从而忘记从事天职赋予的工作。“满肚皮学问和很有才华的女子,她将把她的家变成一个她主持的谈论文学的讲坛,对丈夫、孩子、朋友、仆人以及所有其他的人来说,有才华的人都是灾祸。”在卢梭看来,女孩子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她们需要阅读的更多的是周围的人。下面就从学习的目的、阅读量和读书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新爱洛伊丝》。

2.1.1学习的目的

传统的想法认为,读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为了长多大的学问,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是有智慧的。但是在《新爱洛伊丝》中,作者借圣普乐之后,道出了它的真正意义:学习实质上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做学问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转让给别人,而是想把它加以运用,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从中得到营养。”所以,卢梭认为盲目的读很多书是无用的,那样的收获只是一堆材料而已。

2.1.2阅读量

与苏菲相比,朱莉大为不同。她自己是有家庭教师的,专门由教师教授她们各种知识,学习读书方法,和教师共同探讨书里的问题。朱莉在写信时,常常会引用几句书中的话,或者采纳书中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朱莉学习的书范围很广,包括意大利语的著作、法国现代历史、基础代数与基础几何等。她的表妹克莱尔虽然没有她聪明,但是在圣普乐的指导下,也读了一些相对短浅的文学作品。

2.1.3读书方法

朱莉读的书不少,这仅仅是量上的差异。在读书方法上,圣普乐对朱莉也有要求:一是选择性阅读;二是勤于思考;三要善于分析和考虑伟大的事业。圣普乐在信中提到,读书应当少而精。读书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读书是要有选择的。比如关于描绘爱情的小说,卢梭是不建议她们阅读的。因为感情不是从书中学来的,而是自己在实际情景中自己体悟的。书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读书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看数量,而是要勤于思考,最好是自己去书中发现东西,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这样思考得来的东西才属于自己,收获比较大,也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最后,我们要善于分析和考虑伟大的事业,排除不取法伟大事业的借口。意思就是我们要通过读书,效仿美好的榜样来升华我们的心灵,达到内心的善良与幸福的境地。

2.2篇章与布局

卢梭在《新爱洛伊丝》中,是全篇都围绕着女子来讲述的,当然少不了展现他的女性观与女子教育。从全书的结构,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题材的处理独具匠心。前三卷主要铺叙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的发展,后三卷通过他们爱情故事的敘述,尽情讴歌美好的德行,赞美婚姻的神圣,吟哦自然的风光,针砭社会的积弊,对当时的宗教、文化、伦理道德与各国的风土人情,均有细致的描写和探索。全书的语言朴实简单,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女性的观点与态度。前三卷集中讲述了女子教育与学习方法,而后三卷主要讲了婚姻教育,也提及了女孩的教育方法。整本书一直都没有脱离道德教育的轨道,总是在强调德性的重要性。

很显然,《爱弥儿》是讲教育儿童按照天性来自然发展,进行自然教育,最后回归自然。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讲爱弥儿这个男子是如何培养和教育成为一个新公民,篇幅相当大。而只有第五章才写到苏菲或女人,仅仅花了一章的内容来写女子教育,阐释苏菲的成长历程。而第五章也就是本书的下册最后的内容,算是全书的结尾处了,仿佛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女子才会出现,才能够发展。不难看出,女子教育与男子教育存在的事实上的区别与差异。这与《新爱洛伊丝》很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闪光点:贤妻良母

卢梭在他的女性主义思想著作中,给我们塑造了伟大的女性形象——贤妻良母:一位是朱莉,一位是苏菲。她们的举止优雅,她们品德高尚,她们的光辉形象让我们为之赞叹,为之称颂。

3.1何谓贤妻良母

贤妻良母四个字,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关系:一是在夫妻之间,妻子要做到贤惠,忠实于家庭;二是在母子关系中,母亲要尽心的抚育、爱护、照顾和教育子女。只有做到这些,才算得上贤妻良母。朱莉和苏菲都属于贤妻良母的典型。朱莉在被迫嫁给沃尔玛之后,诚心祈祷,开始热爱这个家庭,关心自己的丈夫,每天用心处理家庭事务,把家里打理的整洁有序,有了孩子之后,朱莉也是精心的照顾他们,甚至因为救落水的孩子,后来自己一病不起,因此丧命。朱莉的爱子之情人人为之感动。而苏菲是个勤劳善良的女性,在出嫁前就是家里的小管家,帮助父母把家治理的很好,持家之道她也样样精通。这两个光辉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芒。

3.2为何成为贤妻良母

卢梭的两部涉及女性的专著中,为什么塑造了两个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呢?仅仅是因为巧合吗?答案没有那么简单。从作者的立场来看,卢梭崇尚自然主义哲学,认为人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是最好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卢梭认为男女存在天然的差异,男女也存在互补性。那么,由于女性娴于智巧富于情感,为人处世温柔细腻,没有大胆大力,所以女性只好也最好呆在家里,完成繁衍的天职,成为男子的贤内助。这也是女子最好的自然归宿。卢梭是坚决反对女子学习男子的样子,从事男子从事的活动,参与政治,钻研学术,最后反倒迷失了自己,偏离了自己自然的轨道。他提倡女子就是按照自然的赋予和社会义务来发展。为了达到“贤妻良母”这一目标,卢梭主要采用教育的手段,让女性拥有高尚的品德与修养,拥有自由平等的恋爱观,拥有不多不少恰当的知识、技能以及治家本领。也只有按照女性的自然天赋来培养和教育,才能达到自然的要求,让男女两性和谐相处。

“贤妻良母”是人们攻击卢梭比较多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认为卢梭提出的这个目标就是在贬低女性,认为在卢梭看来女性是男性的附庸,是男性利用和支配的工具。但是卢梭并非此意,卢梭是尊重女性的,他认为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接受教育,还要对女性实施严格的教育管束。但是基于男女本身的差异考虑,囿于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因素限制,女性的教育内容需要顾及到家庭因素。如果她不理解她的男人的思想,如果她想窃取他的权利,想对他发号施令的话,就会把一个家庭弄得乱七八糟,所以造成许多痛苦和可羞可耻的事情。”

所以,在当时情境下,贤妻良母是基于女性的特点来为女性所做的最好的安排。我们不能超脱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苛刻的挑剔卢梭的思想。卢梭只是为我们塑造了美好的女性形象,指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黑暗与不足,这种勇气是令人敬佩的。至于有人说卢梭拥有的男权思想,我们现代人的身上也有同样的影子。男女两性本来就是存在不同,男女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分工,各自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美好的!

作者简介:董静(1988-),女,河北邢台,琼台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参考文献

[1] 卢梭.新爱洛伊丝[M].李平沤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3:5+24+38.

[2] 卢梭.爱弥儿(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507+616+614.

[3] 李艳.浅谈卢梭女子教育思想[J].北方文学,2017(17):233.

[4] 徐雪莲,李福华.卢梭女性教育思想根源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47-149.

猜你喜欢
贤妻良母爱弥儿苏菲
再论爱弥儿是谁
开悟
做他的“红颜知己”,而非“贤妻良母”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贤妻良母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
卢梭的“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