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迷途的羔羊”

2020-07-14 18:01王金才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羔羊定期犯罪

王金才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探究其成因,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要想减少甚至杜绝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应该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

首先,对个人要加强法制教育。學校可以定期邀请法律界人士到校对青少年进行普法,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知识。学校也可以采用“模拟少年法庭”的形式,让青少年明事理、懂法律,注重采用启发疏导的方式,选准情感上的突破口,唤醒他们的良知以及对于法律的敬畏。

其次,以法律手段敦促失职的父母。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缺失。新加坡就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保护儿童和青年法》等法规,法院以法律手段制裁对自己子女放任自流的父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可以借鉴相应的理念,敦促父母教管自己的孩子。

最后,全社会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可以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义务劳动来促进其道德的完善、心理的成长。西班牙就曾经把一些12岁到16岁在学校参与斗殴的青少年定期集中起来,让他们参与社区打扫、到福利院做义工、陪残疾人短途旅行以及参与红十字会工作等劳动,通过劳动,让未成年人懂得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于未成年人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家庭和社会应该携起手来,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出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适宜环境,从而让每一棵幼苗都能长成良材,让每一只走失的“羔羊”都可以迷途知返。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镇章郭小学)

猜你喜欢
羔羊定期犯罪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泰国民航局已批准10家外航复航
Televisions
假面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环境犯罪的崛起
瞬间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烽火重燃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