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

2020-07-14 18:01赵蕾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过分家教任性

赵蕾

自我有了孩子,姥姥就常对我说:“作为父母,一定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教育孩子,打一巴掌给颗糖吃。”话虽朴素,但意蕴却不简单———这是在告诉我,家教,一定要掌握好平衡———严与爱的平衡、奖与罚的平衡,甚至于智与德、放与管、志与趣、物质与精神等等方面,都要把握平衡。姥姥说:“不平易倒哦!”

细究中国失败的家教,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真的还都是不平衡家教培育的恶果。过分的溺爱,往往使孩子任性胡来、无所顾忌。典型的事例,当是大家熟知的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少年,接受的都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大上”教育,却成为一名屡教不改的少年犯。究其原因,家长重智轻德,完全忽视了人格、道德、法律、是非等教育。同样的还有马加爵。也许你会觉得,出身农村的马加爵似乎跟过分宠溺挂不上钩,但马加爵却是名副其实的“凤凰男”,他的几个“头衔”,使他享有与李天一同等的宠溺———多子女家庭中唯一男性,且排行老小,且学霸,因此,爸妈“从小到大一个指头都没动过他”,不惜让两个女儿辍学、举全家之力供他读大学;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占尽风光,从没吃过亏、从没摔过跟头的经历,造成了他“唯我独尊”的任性。当他走出农村淳朴的小圈子,来到天之骄子聚集的大城市,失去众星捧月的抬举,且常常遭到自命不凡同窗们的轻视嘲笑时,甜蜜的世界坍塌了,内心的酸苦可想而知。台湾著名学者蒋勋说:“如果生活中只有酸苦,酸苦会把人的心肝沤坏。”马加爵的心肝就被沤得积满仇恨、残忍……这些难道不都是不平衡家教种下的恶果吗?

另一种是过分严苛的家长,被称为“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其表现为:天天管接管送,隔三差五致电老师,有事没事往学校跑,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班、活动课程,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孩子在幼儿园受点委屈,爸妈就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小学组织打扫卫生,父母跑来帮忙……父母过度地介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与动力,使孩子越来越无能、越来越叛逆,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山东济南的捅死陪读母亲的男生、浙江金华用铁榔头砸烂母亲脑袋的徐力、河南弑母后称“不后悔、可以不用学习、不用压力那么大了”的高中生,无不是“过分严苛的父母”之不平衡家教种下的恶果。

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只有平衡的,才是和谐的。猛然想起了在西安上学时参观博物馆的印象:秦人紧张、冷酷、担心,南北朝人怪诞、荒唐、任性,汉代文景人安和乐利、眼角眉梢皆荡漾着笑意……为什么呢?史学家说,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心理,而心理影响人的行为。秦朝太过严苛———严刑峻法、钳制思想;南北朝太过疲软———思想大混杂、改朝换代频繁;而汉的文帝、景帝一方面采用黄老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一方面任贤用能、完善法制、杂取各家、相互制衡,成就了“文景之治”,成就了后人景仰的幸福时期……教育和治国一样,只有恩威并施,严慈相济,松紧平衡,才能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过分家教任性
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家教有法
家教“漫”镜头
天气越来越任性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你是“过分幻想儿童”吗?
任性者的搞笑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