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研究与防范

2020-07-14 08:49赵海钊张星宇郝焕晨王翔
中国商论 2020年14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互联网+

赵海钊 张星宇 郝焕晨 王翔

摘 要:互联网时代拓宽了传统汽车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4家汽车贷款网络平台与部分江苏省企业,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与影响因素,为我国汽车信贷业务的稳定发展与风险防范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汽车消费信贷  信贷风险  防范措施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汽车”供应链金融模式飞速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关注度逐年升高,对其风险的研究与防范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风险研究,为风险防范提出政策性建议。

1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概述

1.1 汽车消费信贷及发展历程

汽车消费信贷是指贷款人对申请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人民币贷款,是汽车金融服务中最主要的部分。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起步于1995年,经历了萌芽、爆发、调整和稳步发展4个阶段。发展初期因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而被叫停,直至1999年央行出台相关政策,产生了“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厂商”4方联动的合作模式。随着风险的聚集与赔付率的大幅提高,2004年中国保监会叫停车贷险,原有模式瓦解,汽车消费信贷进入阶段性低谷时期;同年,银监会出台《汽车贷款管理方法》,进一步调整规范车贷市场。2018年实施《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管理,其发展逐步专业化、规模化。

1.2 现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销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规模达9654亿元,且近三年内稳步增长。2017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约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汽车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汽车消费贷款作为中国汽车零售金融服务的主体,约占85%的市场规模,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贷款主体仍为商业银行(41%)。

在国家政策指导与调控下,江苏省汽车产业和金融信贷迅速发展。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省汽车产能全国第一,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3.3%,增加13572.4亿元。

2 风险研究

2.1 理论研究

2.1.1 宏观层面

王瑶(2016)对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和经济行为会影响车贷风险。一方面,货币政策调节利率,财政政策调整税收、财政支出等,都直接影响物价和居民收入,间接影响借贷方的还贷能力,引发相应的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另外,国家经济繁荣时期,国民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提高,影响居民还款能力;衰退时期,国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增高,汽车还贷违约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2.1.2 市场竞争

根据王瑶(2016)对我国车贷风险管理的总体研究来看,我国汽车金融消费发展前景良好。伴随着车贷宝、乐购车等汽车网贷平台的出现,信贷业务数量增多,贷款方打开知名度也降低了门槛,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对还贷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1.3 企业内部

张钰(2017)通过研究平安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控,发现影响企业贷款风险系数的因素在贷款的前、中、后三个环节均有所体现。贷款前,调查人员存在机械化调查现象,缺乏自我分析与判断,风险防控与判断能力不足;我国担保制度不完善,担保人员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汽车贷款的风险系数。贷款中,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贷款业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匹配,加之贷款系统对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的评估标准没有具体细节,也使车贷风险居高不下。贷款后,监督管理流于形式,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不完善、不合理,可供参考的有效信息少,利用外界环境分析的影响过于片面,不能及时发现、管理风险,无法获得准确有效的风险报告。

2.2 案例分析

2.2.1 汽车网络贷款平台

近年来,汽车金融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车贷平台,借助互联网推动汽车贷款。本文选取了4家市场上较为活跃的车貸平台进行分析,综合来看,尽管运营观念、平台业务等各有特色,但车贷体系以及风险管控是类似的。

车贷体系方面,大体分为申请额度、预约看车、在线审批、放款提车四个过程。简便快速的放贷过程与传统贷款相比存在巨大的风险,需格外关乎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方面,贷前由线下门店提供用户资料;贷中进行线上、线下评估监督,并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合作评级;贷后平台定期提醒还款,监控、处理车辆。

尽管风控正在逐渐完善,但网络贷款门槛低、审批快的特性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平台风险。车贷平台为了争取客户,会提供较传统金融机构更优惠、快捷的产品服务,如低利率贷款、快速审核放款、无担保放贷等,这会使平台承担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一方面,车贷平台缺乏长期积累的风控专业技能,限制了风控效果;另一方面,国家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监管尚不成熟,金融牌照的缺乏使其能够游离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之外,聚集了较多的金融风险。

2.2.2 江苏省部分企业

本文选取了江苏省三家汽车销售公司、一家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了122份有关调查问卷,对车贷消费者的基本信息与贷款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汽车消费信贷风险中最主要的还是信用风险,而互联网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传统的信用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监管。去中心化的便捷高效为金融交易带来了便利,但也使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金融业务的去中心化分布,使监管范围扩大、监管难度增加,再加上汽车本身的强流动性,跑贷现象极易发生,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通过构建违约系数方程对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测度,基于调研数据,运用Eviews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式(1)所示。

Xji为特征变量,X1i其中为车型,X3i为地区,X4i为职业,X5i为婚姻状况,X6为年龄,Xa为贷款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赋值。把贷款申请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戶籍地区、车型、贷款期限代入回归方程式(1),就可得到该贷款客户的违约概率。

从得到的统计模型数据来看,当其他变量相同时,年龄偏大的客户更优质,逾期的可能性低;职业方面,以个体经营客户为最差;婚姻方面,未婚客户和离异客户较差;户籍地区为江苏本省的较好。因此在判断客户的信用风险时,需尤其关注借款人的年龄、户籍地区、车型、贷款期限、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以此来分析借款人的个人信用风险度,确保贷款的质量和安全。

3 结论与防范建议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拓宽了传统汽车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科技驱动的消费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逐渐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风险。

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可知,互联网时代下,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产生的新风险主要是平台风险,需要加强政府监管与市场管制,促进行业良性经营。此外,去中心化的特性增强了传统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管理难度大、可控性差的特点,而年龄、户籍地区、车型、贷款期限、职业、婚姻状况等都是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

本文综合汽车消费信贷市场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3.1 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净化平台环境

针对目前互联网信贷平台法律体系的不足,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规范交易,净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严惩网络金融违法犯罪分子,促进规范化发展。

3.2 健全消费信贷市场监管体制,规范管理制度

互联网汽车信贷业务涉及金融监管、金融信息服务、网络安全等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监管机构,要强化全方面多元化的监管合作;完善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稳定市场,促进优良企业的转型发展。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舆论优势,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制,联合公众力量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依据。

3.3 企业规范自身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控体系

在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线上、线下全面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和汽车金融反欺诈系统,建立风险识别监测机制,加强风险管理,组建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优势,立足平台内部数据,科学引入外部数据,搭建贷前评估、贷中资金流控制、贷后预警等一系列联动机制,提升数据质量和价值,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张莹.商业银行互联网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

张钰.平安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控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17.

王瑶.对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7).

马志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研究——以无锡地区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互联网+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