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行,始于诗情间

2020-07-14 02:55冯文强
课外语文·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摘要】古诗文是小学语文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其传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君子之行,始于诗情间,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从古诗文开始的。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对策,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9-0021-02

【本文著录格式】冯文强.君子之行,始于诗情间——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19):21-22.

前言

在我國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古诗文属于重要的瑰宝。而教材中的古诗文,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其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而且其中涵盖了很多德育教育的元素。教师要深入对其进行挖掘,只有对这些元素进行了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出语文古诗文的德育教育作用。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站稳脚,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拥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小学阶段属于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且也能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古诗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中所选择的古诗文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其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也因此,教师要抓住古诗文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

很多学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渗透,这属于当前我国教育的一大短板。而且教师也只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导致学生缺乏德育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够,所以无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更不能将知识和其他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必须对此进行改进。

(二)渗透方法过于单一

从目前来看,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抓住了古诗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元素,然而因为课堂限制和教师能力水平不够的原因,导致德育渗透的方法太过单一。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方面的生硬灌输,不但教学效率很低,而且学生也无法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甚至容易产生反感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改进德育渗透的方法。

(三)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长期以来,语文古诗文教育过分追求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德育培育的内涵,导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和表面。一些语文教师甚至将德育教育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导致德育教育过于政治化。教师只是讲解一些空洞的理论和空话套话,不但使德育教学陷入苍白无力的境地,而且也导致教书和育人无法得到统一。

(四)德育渗透的观点和方式不适宜

和其他学科不同,语文属于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元素和德育教育元素。一些教师未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更不能促使学生体会到古诗文中蕴含的德育观点。导致德育教育和社会现实脱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无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探究

(一)通过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教师要抓住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而小学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其中一些古诗词是古代爱国诗人所写的,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这些诗歌大多体现出了诗人对祖国、故乡以及黎民百姓的牵挂之情。教师在讲解这些古诗词时,要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元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力量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五年级古诗《己亥杂诗》时,其中描写了作者龚自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教师可以先读一遍诗歌,再让学生在停顿的地方用“/”标注,划分断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接着让学生进行自由诵读,并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在让学生熟读了诗歌之后,教师可抓住其中的德育教育元素来询问学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我奉劝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定规格,降下更多人才。”教师又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再结合诗人的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朝廷混乱、举国上下“人心惶惶”的背景,朝廷没有“将士”,学校没有“才士”,街市没有“才商”,诗人痛感于人才的匮乏。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只有国家强大和富裕了,制度进步了,才能对人才进行挖掘和利用。同时,也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促使人才发挥出自身的光和热,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一来,便在古诗中渗透了爱国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通过古诗词来加强对学生的情谊教育

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具有优美的意境,而且传达了一些美好的情感。鲜明生动的情感,耐人寻味的哲理,能促使古诗文的学习变成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并培养学生的真性情。教师要抓住这些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促使学生领悟到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这也是应试教育朝着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趋势。

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要充分抓住诗歌中的情感元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送别之情,作者李白将情感寄托于春意浓浓的景物中。通过描述绚丽多彩的烟花以及浩瀚无边的长江,展现出了一幅意境生动、情深义重的送别画面。春季时分,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饯行,两人即将分别,彼此非常依依不舍。为了促使学生感受到李白对好友不舍的情感,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首名曲《送别》,再让学生感受和想象李白站在江边的场景,李白看着好友孟浩然的船走远,却迟迟不愿离去。这时,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李白不愿意离去?”学生回答:“因为他很舍不得自己的朋友孟浩然,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厚。”然后教师再次询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和好朋友之间是否产生过类似的故事?”这样的问题一抛出来,大家相互讨论和交流,教师再对学生讲述的故事进行点评。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真性情,而且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情谊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具有韵味。

(三)通过古诗词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景物和家乡的内容,不但具有一定的韵味,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景色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包含自然风光、家乡景物的诗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诗歌中的元素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诗歌《江南春》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几张关于江南美景的图片。然后再告诉学生:“江南美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杜牧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江南的热爱之情的。”在让学生赏析了诗句之后,教师再询问学生:“你们从诗歌中看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有的学生回答绿树红花,有的学生回答黄莺啼叫。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和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诗句景象进行描绘,也可以通过一幅画来进行展示。这时,教师可以顺势进行引导:“在感受了这样一幅美好的江南画卷之后,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家乡有没有什么美景?”学生纷纷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家乡美景,教师再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小作文,激发学生对故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成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小卫士,维护家乡的美景。

(四)通过古诗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古诗词中也包含了很多哲学观点和价值观,以及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元素,對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学生通过对诗歌进行理解和学习,能感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诗歌《观书有感》时,其中有一句诗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朱熹利用池塘来形容读书的感觉,他认为池塘并非死水,其中有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池塘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学习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才能促使心境更加清澈。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促使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诗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时,作者苏轼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谁言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苏轼当时的近况,苏轼身处逆境却拥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同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像诗人苏轼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失望,不但要乐观积极地面对,而且也要珍惜时间,抓住每一个机会。”德育教育的渗透,促使语文课堂发挥出了育人的作用和功能。

四、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书和育人也需要逐步得到统一和结合。为此,语文教师要在小学古诗文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讲解古诗文内容的同时,使得学生明白其中的意境和内涵,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天成.浅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七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

[2]秦相花.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及实践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

[3]郑秀琴.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

[4]李冬梅.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古诗文为例[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