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之作文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

2020-07-14 07:32冯晓明
考试周刊 2020年55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在新课标当中,明确要求学生们在习作当中,书写真情、表述真话,不过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观念滞后、课标掌握模糊、指导贪多不精、内容枯燥单调、评价呆板生硬、匮乏真实情感等问题,导致习作教学的效果始终不理想,加上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本身写作能力就薄弱,写作往往遵循老师给出的模板,没有主观表述,更没有真情流露。从根本上来说写作应该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完成的自我表述,也是体现语文学科素养的途径。故本文就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提升农村地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当中明确提出,习作是使用语言文字完成表述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认知世界和自身,并进行创造性的表述的进程。提升写作能力就是提升综合素养。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始终不是非常高,而且创作的内容也大多刻板且生硬,完全遵循老师给出的框架,作文的叙述也非常苍白,没有真情实感。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恶性循环,学生能力较弱,教学不完善,作文能力更弱,更加不喜欢写作,老师也对作文越来越力不从心,教学效果逐渐下滑。怎样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地区的小学习作教学水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恰当的对策。

一、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

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说,习作始终是一个难点内容,老师和学生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不过最终获得的效果却始终不甚理想,深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以下几方面问题导致的:

(一)教学理念滞后,无法把握课标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具备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很多老师强调习作内容以及最终的结果是否能够获得考试的分数,严重忽视了学生是否在习作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另外,农村地区很多小学老师对于新课标并没有系统性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自然不能对习作教学有深入的理解,很难准确掌握,存在明显的“揠苗助长”的问题。比方说,新课标针对中高段的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目标强调了学生的主动表达以及清楚描述,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要求尚且还没有具备成熟创作能力的学生进行高度的创作的谋篇布局决策,要求过高,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指导过程单调,教学急功近利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活动中,针对习作训练的教学方法都相对盲目,而且也没有摸索出一个较为合适的训练体系,每次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都是草草浏览一遍将要指导的写作题目就开始教学,课上将习作题目下发给学生就直接让学生进行自行创作,完全不顾及学生是否具备写作能力,甚至有的时候题目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关联。在指导过程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填鸭式”,学生始终处于茫然状态,非常单一且程式化。老师给出题目之后反复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开头结尾的重要性、写作生动具体的重要性等等,却始终没有阐述清楚如何实现这些“重要性”。

(三)情感严重匮乏,评价形式单调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的创作始终保持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不过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创作依然非常空洞生硬,有的同学看了一些网络小说,虽然能够丰富阅读量,不过几乎没有文学性的素材积累,令创作更加空洞,甚至无病呻吟,严重缺少真情实感。除此之外,在文章评改中,老师往往只是寻找一些错别字,随意打上分数就草草结束,老师的主观评判非常明显,严重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实现习作评改实际的作用。

二、 解决方案

想要切实地改变当前的局面,真正提升农村地区的小学习作教学水平,作为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予以改善。具体而言,可以在写作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入手进行改革。

(一)写作前:全面指导,激发兴趣

其一,明确作文性质。对小学阶段的习作练习来说,大多都是一种“给自己”的创作,是实现完整的自我表达以及和他人沟通之间的情感渠道,小学生的作文,就是他们的生活,无时不在。因此,在指导习作的时候,老师需要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以及平时见闻中吸取写作素材,并指导学生的文字表述和文章布局方式,进而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心中所想,相对的,这一步骤也是需要平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作为基础的。对于五六年级的高段学生,老师可以通过鼓励课外阅读和练笔的方式来完成日常积累,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鼓励学生借助读书笔记积累词句,并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在习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多参考自己的读书笔记,可以从仿写开始,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和遣词造句的水平。

其二,調动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入门指导,并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积极性,老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强调教学的艺术,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都是最有效的指导老师,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使用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并将表述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对象,选择适当的写作素材和词句描述。这种处于兴趣的观察和创作,能够显著地提高创作能力。例如,老师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一些活动,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人格和自理能力,因此,可以组织野餐、春游活动,让学生到自然环境中去观察植物、观察动物、观察气候特征,在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学生使用日记的形式将见闻记录下来,不但积累了素材,而且因为出于自主兴趣去观察的事物,学生势必会有更多的感想想要表述出来,给正式写作奠定基础。

其三,提升创新思维。首先强调多向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路,在下发作文题的时候,老师先让学生不要急于构思作文,先将自己的第一想法组织起来,之后多方位思考,并从多角度入手深入挖掘文章题目的深层内涵,或者是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出发进行思考;其次是逆向思维,也就是俗话说的“反弹琵琶”,突破固有思维,从反向入手进行思考,借助这样的思维形式,将会给作文焕发新的生机;最后是侧向思维,指引学生绕过第一印象的正面思考结果,从侧面展开思考,与多向思维有些类似,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老师给出“感恩”这一题材,大部分学生第一反应都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这些长辈或者是师长角色,老师就可以予以侧面引导,提示学生平时生活里给自己支持和帮助的除了亲人和师长还有哪些人,有的学生举手回答是朋友,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更加深层次的“大自然”“地球”,此时老师就可以鼓励他们从这些视角入手,给创作提供新的主题思路。

(二)写作时:实时指引,边写边改

其一,开始写作之前,对自己的构思进行修改。正式开始写作的时候,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先列出文章大纲,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和自己想要创作的文章进行修改,特别是文章结构和材料选择上需要尽量谨慎,最好可以给将要创作的作文构思一个蓝图。在此过程中,叮嘱学生多多思考,随时修正构思以及写作方案,不能操之过急,等到思路完全清晰之后再进行创作。

其二,在写作过程中。老师要随时在学生中走动,发现学生在创作中遇到困难及时予以干预,引导学生对选择的素材进行反复推敲,尤其是词语和句子的使用上是否有不合理之处,都要积极予以修改。但是相对的,创作过程要是流畅的,主要是针对写作中发现构思上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其三,创作基本成型后。老师要先粗略阅读一遍,帮助学生改正其中使用出现错误的表述和标点使用,同时大概了解学生习作中是否存在不健康的内容、是否正确掌控了题目的重点等,指导学生全方位进行修改,这一阶段的修改对文章成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完成。

(三)寫作后:科学评价,促进创作

在对学生基本成型的习作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方说,可以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修改,最后由老师进行整体评价,这一过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形式,指导学生组成写作小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修改和自我评价,全面提升写作评价和修改能力的基础之上,也实现了学生之间的高度合作意识。一举两得。另外,在评价标准上,老师需要站在课堂主导的位置上,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作文,因为作文属于主观性较强的语文教学任务,因此不能像其他题目一样有相同评判标准,可以从字迹工整与否、情感内涵丰富与否、修辞手法是否运用正确等方面入手,寻找到文章的闪光点重点表扬,特别是针对一些习作上的学困生,必须要提升学生对于下次创作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使用平庸或者批评情绪明显的评价,否则很可能会阻碍学生下次创作的热情。最后,在一次习作结束之后,有条件的可以构建一个作文展示角,在班级角落设置一个白板或者留出一个区域,贴上较为优秀的作文供其他同学阅读学习,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将日常习作装订成册放置在展示角,借助学生天性里的展示欲望,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积月累,将会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地改变农村地区小学的作文教学现实情况,全面提升习作课堂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就必须要从事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从业者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并持续性地为小学习作教学注入精力,调整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模式,立足新课改的目标,不断对习作教学进行改革,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定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习作困难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介雷.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3(1):8.

[2]谢伟金.刍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好家长,2018(63):61-62.

[3]王玲,何平.也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9(55):59.

[4]苏宇力.优化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221.

[5]韦雪萍.浅析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J].读与写(教师),2018(3):129.

[6]龙素月.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之我见[J].明日,2019(3):341.

[7]罗启相.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9):201.

作者简介:

冯晓明,福建省永安市,福建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