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20-07-14 07:30高小伟
考试周刊 2020年58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新课标理念即“以人为本”为基础,正确构建高中数学教学体系,实行可用高效的学习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走向成才的道路,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好铺垫。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提出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 信息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也应当随之信息化。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知识面广,又要面对高考,无疑学习压力巨大,快節奏的学习下,学生掉队是很常见的事情。信息化设备能够从两方面解决教学难题,一是能够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二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根据信息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培育成素养高、自主性强的人才。

(一)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的数学教学有着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课本之外,还能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来源的资料,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备课上,许多难题可以依靠信息化教学迎刃而解。传统课堂上可利用的资源少之又少,而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设备的支持,还有广泛的学习资料。大多数教师上课选择用PPT的方式,根据数学的知识特性,教师做好演示PPT,将复杂的数学问题以具体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课堂效率会有明显提高。新型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能减轻教师压力,对学生的好处也极大。

(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加深理解

信息化教学的好处不仅在于来源广泛,还在于知识的种类良多。信息技术能够完美融合到数学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要点的掌握。许多数学问题抽象复杂,通过信息化的处理,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并掌握,也能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知识点的实质。例如在高中数学的空间几何领域学习中,有些学生空间想象力差,课堂上容易跟不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问题过程清晰明了地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空间几何。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数学教学上的不足,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方便教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二、 生活元素在高中数学中的必要性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生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归纳数学道理,印证数学公式和定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注意力平均能够集中最多40分钟,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在25分钟左右。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开小差”,无法集中长时间的注意力。这种情况往往来源于学生的心理因素。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的接纳数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学习热情后,才会更好的配合教学安排。学生也能从生活元素的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理解数学的学习意义,从而促进自身的数学学习发展,培养基础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也会产生亲近感,并且了解到更多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实例,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第一,核心素养坚持科学性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理的、科学化的教育工作;第二,核心素养注重时代性,时代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学生在学校里应当具有发展性,教育应当以培养人才为首要目的来培养学生;第三,核心素养强化民族性,即使是在学习各科知识时也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强调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等,使得学生以健全的身心学习发展。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庞大,一般是按照系统性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文化,影响人的一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提高人对于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是一种现代人必备的意识。一个数学素养高的人,逻辑思维缜密,做事有条有理效率高,看问题更加透彻等等。高中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有很大帮助。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会做题、拿高分,更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在将来的学习发展中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

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及现状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新时代来临,以及新课标的提出,我国教育迎来了改革时期。但是仍旧有许多学校没有做出改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台上讲,学生课桌上听。全程基本无互动,只靠教师灌输,偶尔点人回答问题,不允许打断教师教学,只能课后提问。加上“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逐渐失去主动性,化为被动学习,并且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数学练习也是不断重复,直至不再出错。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逐渐成为应试教学的工具人,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想法,无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太过单调,课程内容紧密但是反复枯燥,许多公式定理是学生靠“背诵”来强行记住的,只记得套用公式,却忽略了公式的具体含义、灵活变换,以及应用场景等,并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不仅如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缺乏教学氛围与情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抓住数学学习的规律和要领,课堂上的表现也十分萎靡。例如学生遇到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时,都会下意识的“低头”,避开教师的目光,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数学教学课堂,这与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

五、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一)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在应试教育下,数学的课堂学习模式需要优化。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得插话,有问题课后问。但是这样只会让学生对于数学的研究停滞不前,甚至打退堂鼓。在学生习惯被动教学后,未来的学习都需要“被带着走”,才能顺利进行学习,这是一种不良影响,也是应试教育落下的病根。教师应当尽量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接触数学知识,成为知识的主导者。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化教学的好处不仅在于来源广泛,还在于知识的种类良多。信息技术能够完美融合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要点的掌握。通过音频、视频,学生也能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识,数学本质和发展历史,理解数学中公式、知识点的提出、内涵和实质,从而更好地应用到数学问题上。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实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应当打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氛围的带动下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问题驱动来设立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演示函数的图像形成及其变化,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回答欲,如“你们在初中学习过什么函数?”或者利用画板绘制函数图像,让学生来说出函数名称。不需要强行点名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回答问题,从而加深课堂的学习氛围,利于开展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营造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学习,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优化教学模式,体验数学魅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鼓励开放课堂、翻转课堂等等学习形式。课堂“互动”是常见且极其有效的一种丰富课堂形式的方式,比如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设计趣味知识竞赛等等。教师应当创新化教学,在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将一部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比如GeoGebra来绘制圆锥、圆柱以及圆锥曲线的动点函数、立体几何空间点线面等等知识点来展示高中数学中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空间想象时更加有把握。在传授空间几何体的基础公式知识点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通过PPT切换面积公式,让学生快速回答出对应的几何体,比赛反应速度和记忆能力。在互动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通过竞赛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还能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合信息技术,培养核心素养

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现代教育大多数课堂已经配备了信息化设备,比如投影仪。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软件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学生教育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课外延展知识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某个重难点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自制Excel表格,利用表格演示概率统计是如何引入数据、利用公式处理数据,并且如何做到归纳数据的。教师还可以引入大量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不仅能够从生活中感受数据、数字、数字特征这些基本概念,还能产生自己的思考。比如从一个企业案例中提出的样本数据,为什么分了平均数、众数,方差等等这些计算方法?或者在一个有年份与收入的工资Excel表中,如何进行排序和数据分析,如何利用课本中学习的公式得出一个表的各项数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动手计算,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各项数学学习能力,比如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等,还可以训练学生看题做题的速度,形成数学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形式等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信息化教學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并且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艳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

[2]刘丽.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26).

[3]韦德奉.关于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作者简介:

高小伟,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