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长笛教学中基础性训练的价值与重要性

2020-07-14 10:07严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理论知识基础训练演奏技巧

【摘要】长笛属于西洋管乐器的门类,它的音域比较宽,同时也体现出音色较为悠扬且柔美,在當前乐队演奏中占据主奏乐器的位置。在进行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指法运用和气息之间的合理配合,要求演奏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与基本功,从而更好的开展长笛艺术演奏。但是当前在长笛教学中出现理论知识与艺术演奏不足的问题,需要开展高水准的基础训练以提高人员的演奏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基础训练在长笛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长笛教学  基础训练  演奏技巧  理论知识  训练价值

【中图分类号】J621.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107-02

前言

学术研究指出要想开展高水准的长笛教学,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准的演奏技巧,这样才可以对学生们开展高质量的长笛教学。长笛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熟练的演奏技巧。而基础训练能指导学生对长笛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也能在训练中熟练相关的演奏技巧,做好气息和指法之间的配合以开展更高层面的艺术演奏。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基础训练教学工作,利于学生们对长笛知识进行高水准的学习。

一、对长笛教学中基础性训练类型的分析

(一)演奏前持笛和站姿的训练

基于长笛艺术演奏要求而言,学习者在进行艺术演奏之前需要学习站姿和具体的持笛方式,因为二者都会对演奏效果造成影响,是属于基础性训练的范围。长笛教师应该告诉学习者保持端正的身体站姿,手臂以及手腕部位必须要学习持续性用力,从而更好的开展长笛演奏[1]。在这一基础训练中,专业教师应该让学习者长时期保持正确的身体站姿,以此养成正确的长笛演奏习惯和认知。只有让学生们掌握长笛演奏正确的身体演奏姿势与表达方式,教师才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曲目演奏中,体验到长笛演奏所具备的艺术魅力与特色,确保基础训练工作的开展效果,也能提高学生们进行长笛演奏的实际效果。

(二)气息训练

对学生们进行长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开展专业气息的训练,立足气息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艺术演奏能力。这是因为在进行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指法运用和气息之间的合理配合,要求演奏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与基本功。只有对气息进行良好的控制,演奏者才可以根据演奏节奏、音色效果表达需求等内容实施演奏。这样就要求演奏人员需要学会气息的控制方式与技巧,通过气息的合理运用提高长笛演奏的实际效果。基于这样的演奏需求,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气息控制的基础性训练,给后期的演奏练习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教师通过基础训练让学生们认知到气息对长笛演奏起到的影响,只有保障稳定的气息才能更好展示出长笛演奏的特色,避免因为气息控制不科学导致的演奏问题,利于在后期长笛演奏中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因为长笛演奏划分为低音、中音以及高音这三个部分,教师应该结合不同音色指导班级学生进行气息控制技巧的训练,让学生们认知到不同气息控制对长笛演奏造成的影响,通过合理控制气息的方式提高长笛演奏的艺术效果。

(三)演奏技巧

这里所提及到的演奏技巧是指开展基础层面的演奏训练,让学习者掌握更为扎实的演奏技巧,利于他们开展高水准的长笛演奏。在进行长笛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人员需要掌握快速连续以及轻缓悠扬等演奏方式,根据具体的演奏需求灵活运用演奏技巧,从而在乐曲演奏中更好体现出情感特色或者是独特的意境。教师只有对学习人员进行演奏技巧的基础训练才能增加他们对长笛演奏的认知程度,也可以通过专项练习曲的演奏练习提高学习者对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基于学生体现出的认知能力与长笛演奏的特色,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演奏技巧的培训,通过让学生们掌握演奏技巧的方式提高情感表达的效果,感受到长笛演奏的魅力。

二、当前长笛基础教学出现的不足

(一)未能重视视唱练耳等训练,限制长笛教学的实效性

研究指出长笛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熟练的演奏技巧。教师需要通过基础训练指导学生对长笛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让学生们在训练中熟练相关的演奏技巧,做好气息和指法之间的配合以开展更高层面的艺术演奏。但是当前在进行长笛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未能提高基础训练的实效性,需要对其实施深度思考。视唱练耳是教师对学生们进行长笛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其他乐器进行专业练习的基础,需要做好视唱练耳的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在实施长笛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未能重视视唱练耳等训练,这样就会限制长笛教学的实效性。部分长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忽视视唱练耳的重要价值,没有让学生们调动自身乐感以及视觉等方面的功能,容易让学生们在合奏演出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问题,学生们未能得到乐感的有效培养与锻炼,在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出现演奏技巧比较低的问题,没有让学生们得到更高层面的技巧培养,以此限制长笛演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出现演奏音准的教学问题,不能保障基础教学的质量

研究指出乐器演奏的重要前提是保障音准效果,只有保障音准才能提高艺术演奏的质量,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演奏音准的教学和专业训练。基于长笛的演奏特色,演奏人员气息的稳定性以及演奏速度等因素会影响长笛演奏的音准,更会影响艺术演奏的稳定性。但是当前教师在进行长笛教学时出现演奏音准的教学问题,不能保障基础教学的质量,需要对学生们进行高水准的基础训练以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因为班级学生不具备比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在长笛演奏的过程中会出现气息控制不合理导致的音准问题,未能根据曲目内容开展正确的长笛演奏与情感表达,这样就会限制长笛训练的实效性。

三、在长笛教学中开展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与价值分析

(一)通过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提高学习者的音准辨别能力

通過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基础训练能指导学生对长笛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也能在训练中熟练相关的演奏技巧,做好气息和指法之间的配合以开展更高层面的艺术演奏。但是当前长笛教学中出现未能重视视唱练耳训练的问题,限制长笛演奏的实际效果。而教师通过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提高学习者的音准辨别能力,让演奏人员更好的开展长笛艺术演奏。立足视唱练耳的训练,专业教师可以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从而保持长笛演奏中身体的舒适度,确保音乐表演中音色的准确度。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提高学习者进行音准辨别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指导班级学生认知到在进行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指法运用和气息之间的合理配合,要求演奏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与基本功,也应该具备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一是指导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持笛以及站立姿势,这是学生们进行长笛演奏的基础内容。因为演奏口型也对演奏效果造成影响,所以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们具备口型控制能力,这样能保障长笛演奏的艺术效果。二是耐心纠正班级学生在长笛演奏过程中的错误姿势与方式,通过保障长笛演奏姿势合理性确保曲目演奏的实际效果,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长笛演奏习惯, 给未来的艺术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利于提高长笛演奏的音色与艺术表达效果。这样能通过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提高学习者的音准辨别能力,提高学生们参与长笛演奏的内在动力与训练兴趣,给学生们日后参与长笛演奏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立足专业气息训练让学生掌握长笛演奏技巧

因为气息是管乐器演奏的核心要素,如果演奏人员不能合理把握自身的气息则容易影响艺术演奏的稳定性,也会因为气息变化造成演奏风格和音色表现效果的变化。所以要想提高演奏效果则应该立足专业气息训练让学生掌握长笛演奏技巧,提高学习者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演奏风格对学生们进行专业性的气息稳定性训练,通过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气息稳定效果。立足基础训练让学生们认知到气息对长笛演奏起到的影响,只有保障稳定的气息才能更好地展示出长笛演奏的特色,也能表达出长笛演奏中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演奏效果或者是节奏需求对学生们实施气息跳跃以及力度控制的基础训练。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提高学生们对气息进行严格的掌控,避免因为气息不稳导致的演奏问题。在低音演奏的过程中应该让班级学生放开口腔与喉咙部位,这样能增加演奏者的气息总量;中音演奏的时候应该根据音色要求对气息进行控制;高音演奏的时候应该提高学生们对气息的掌控能力,也需要对气息流速实施有效的控制,避免因为气息过急而导致音色尖锐的演奏问题。通过对学生们开展以上几方面的知识讲解与气息控制指导,教师能让学生们认知到气息控制对音色表达起到的影响,立足气息控制实现不同音色的表达。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到气息和演奏力度的控制技巧,增加学生们对气息进行控制的实际能力,以此提高演奏效果。

(三)提高基本技巧综合训练效果,更好的进行演奏情感表达

上文研究指出当前教师在进行长笛教学时出现演奏音准的教学问题,不能保障基础教学的质量。所以本文认为教师应该提高基本技巧综合训练效果,更好的进行演奏情感表达,立足基础训练强化学习者的长笛演奏效果。任何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都应该关注到情感的表达,在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到情感表达的技巧,需要立足演奏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们运用长笛进行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

首先,长笛教师需要对学习者进行音准和气息控制、音色表达等方面的技巧教学和训练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者对基本功的运用程度。基于学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与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节奏对比等方式增加学生们对情感节奏的体验,加深学生们对长笛演奏情感的理解程度,立足内心听觉的训练方式对情感表达进行探索,这样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长笛演奏能力。只有让学生们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才能让学生们对长笛演奏进行深度的探究与气息控制,体验到在长笛演奏的时候应该具备的技巧,通过内心听觉强化学生们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习者在长笛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认知,从而让个人情感和乐曲表达实现充分的融合,这样能收获更优质的长笛艺术演奏效果。教师可以选择几首合适的改编曲指导班级学生进行情感演奏的训练,也能选择一些难度比较高的长笛曲目指导学生们进行技能训练,减少长笛训练枯燥问题的发生。这样能帮助班级学生在统一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们对歌曲旋律的体验,强化学生们对长笛演奏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基于班级学生体现出的认知特点与情感演奏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分析在长笛演奏过程中应该关注到的事项与应该掌握的表达技巧,强化学生们对长笛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能提高长笛基础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乐曲表达中,以此强化学生们进行长笛演奏的艺术效果。

结论

学术研究指出长笛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熟练的演奏技巧。而进行长笛演奏之前应该开展多个方面的演奏练习,让学习者可以掌握最为基本的演奏方式和注意事项。专业教师对学生们进行长笛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多个方面的基础训练,立足基础训练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演奏技巧和基础知识,从而让学习者开展更高层面的长笛艺术演奏。这样能提高长笛演奏的基础训练效果,提高学生们对气息进行控制的能力,利于学生们运用长笛进行情感态度的有效表达。

参考文献:

[1]汤芷诺.高校长笛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训练和演奏技巧——评《D大调长笛协奏曲》[J].高教探索,2019(09):131.

作者简介:

严玲(1973-),汉族,湖北人,讲师,研究方向:管乐长笛演奏。

猜你喜欢
理论知识基础训练演奏技巧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Module 1 基础训练
Module 2 基础训练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研究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