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探讨

2020-07-15 10:48薛玉琴华东工程六普钻井分公司江苏镇江212003
化工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耳塞防护用品职业病

薛玉琴(华东工程六普钻井分公司,江苏镇江2120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职业卫生工作,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发展。

1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突出的问题

1.1 员工自我防护与管理者意识不高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企业每年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钻井行业中特别是接触噪声、粉尘岗位的员工,在健康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测听和肺功能两项,对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出现职业禁忌等症状,明确了新员工不予录用、在岗职工及时调岗并提出积极医治,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但有些员工出于种种原因不愿配合企业安排的体检。

从企业历年的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统计,听力受损的劳动者居多,暴露了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员工对自己的体检结果不重视,对出现异常情况不予配合,复查工作一拖再拖,不但对员工本身的病情不利,同时影响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正常开展与后期跟踪。

另外,一些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不能理性认识到职业健康的危害性,存在“重生产轻防护、重形式轻行动”的现象,忽视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对出现异常的人员不能及时调岗或调离。

1.2 职业健康培训缺乏针对性

为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提高职工对自身健康重视,企业利用职业病防治周活动,宣传职业病相关知识,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和操作规程。

企业多数以普及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入手,抓宣传教育培训,却没有结合员工自身岗位、接害因素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实操演练,很难提升员工自身的防护与处置能力。

1.3 日常监测不到位

石油钻井过程中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和粉尘。危害最为严重的是噪声。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动力发电机组、钻井平台、泥浆泵等运转过程产生的高频混和噪声。为做好职业防护,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企业按照中石化职业技术规范要求,邀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定期对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现场进行噪声、粉尘等危害因素的检测,并要求告知与公示。通过日常检查发现个别作业场所出现的噪声点超标未能及时制定有效的改进与整治措施,。

1.4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

企业按规定和岗位特点,为员工配备、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其中为接触噪声岗位的柴油机工、钻井工、泥浆工配备了耳塞和耳罩;接触粉尘的泥浆工岗位配备了防尘口罩。但个别员工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侥幸心理,应付检查,不能规范佩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使用率低现象时有发生,自我防护意识及维权意识较差。

1.5 工艺与设备陈旧

在石油钻井钻进过程中,一是动力发电机组产生高噪声;二是因设备陈旧使用时间长,设备磨损等,导致设备产生的噪声较大。虽然现在柴油机上大多数安装了消声装置,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噪音危害。企业虽然为职工配备了耳塞、耳罩,但设备产生的噪声对职工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1.6 其他

石油钻井行业由于施工周期长、作业环境恶劣,野外作业人员每班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长年远离家乡和亲人,给员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缺乏归属感。

2 措施与对策

2.1 开展HSE培训提高职防意识

HSE 培训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充分利用岗前培训、班前班后会宣传,警示、告知牌及邀请有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员工传授职业病危害预防的措施和方法。用真实的案例告知职业病危害的严重后果,让员工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预防。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要针对接触噪声岗位,说明噪声性耳聋的成因与危害,护耳器耳塞防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等;同时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认知,加大执行力,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生概率。

2.2 强化危害识别与检查环节

钻井作业现场需按规范要求配置职业防护警示标识,加强钻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定期开展噪声、粉尘等危害因素的监测,并在现场公示监测结果数据,对监测数据异常结果要及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确保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能够得到有效监控。同时要强化检查环节,定期对钻井设备、动力发电机组等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噪声过大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其次,在施工现场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施工场地的噪声,找到噪声污染源,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

2.3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

为减少员工接触职业危害,企业为其配发的耳塞、耳罩要考虑其衰减值和舒适感(如图1、图2 所示)。指导员工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现场情况结合使用,达到双重预防的作用,同时为泥浆工岗位配发高密度透气性良好的防尘口罩(如图3所示)等。严格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监督管理,将其纳入HSE检查范围,加大防护用品使用的处罚力度,督促员工做好个体防护,同时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洁,合理降低员工接害时间,从而减少噪声对岗位员工的危害。

图1:耳塞

图2:耳罩

图3:防尘口罩

2.4 全面推进网电应用

钻井系统网电钻机已应用多年,“油改电”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既节约了钻井成本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但钻井作业的井位位置具有随机性,特别是探井或新的区块,工业电网配套建设不够完善,制约了网电的使用。企业应结合施工地现场尽量优先选用网电,减少废气排放、消除烟尘,从而保护员工健康。

2.5 实施推进EAP计划

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进一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和减少职业伤害。根据施工环境及队伍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倒班、轮休模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超疲劳工作,实施推进EAP计划,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关注员工的家庭关系,通过专业人员为员工提供EAP 团辅,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优化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意愿,进而提升其努力程度,有利提高工作绩效。

3 结语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企业应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落实各级责任,加强源头控制和因素分析,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依靠技术革新,有效推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耳塞防护用品职业病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跟踪导练(一)
父亲的职业病
解放双手的阻噪无线耳塞
我可爱的职业病
谁才是适合你的听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