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2020-07-16 18:24高皓月
艺术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保障质量

摘 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艺术类高校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从当前艺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制定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强化学术训练、探索双导师制等方面,探究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5-000-04

近几年高学历演艺界人士论文造假事件频出,使社会各界对艺术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诸多质疑,“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对学位论文造假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成为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之一。此后各高校均大幅降低了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标准,增加盲审难度,甚至有高校实行末位淘汰制,排在后10%的学生只能延期毕业。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高校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学术造假现象成为社会焦点,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艺术类高校的学位论文问题。王茜认为我国许多艺术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达不到基本要求。主要问题在于选题陈旧,逻辑性、系统性差,格式不规范,不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意识差等[1]。奚传绩关注到近年来学位论文的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扭转这一局面,要从强化选题的问题意识、重视学术训练、坚持认真读书3个三方面着手[2]。陈应鑫探讨了艺术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3个特性:一是审美导向,二是形象思维,三是彰显技能[3]。高爱香、王晓霞认为,要提高论文质量,首先需要改善科研条件;其次是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最后是严格实施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管理[4]。

本文立足于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问题,结合对其他高校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调研,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艺术类高校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完善的学术能力培养保障体系,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当前艺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艺术类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专业不是理论方面的,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学位论文与学术研究能力上。同时只注重技艺,缺少广泛大量的阅读。

1.2 学位论文选题问题

首先是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由于不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许多研究生选择的题目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方面下的功夫不深,对这些研究成果知之甚少或毫无理论创新,其学位论文并不能体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其次是选题深度不够。由于缺少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加上理论素养不高,许多研究生的选题理论性较差,或为单纯的技术性课题。最后是选题范围过大。部分研究生不了解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所能讲述清楚的内容,选择的题目太大,自身没有能力将问题研究清楚,结果往往是文章内容空洞、深度不够。

1.3 学术研究能力欠缺

学位论文缺少逻辑、论证不严密、学术用语不规范、格式不规范。大部分艺术类研究生由于缺少学术训练,在论文写作上显得比较随意,没有文献综述,论文结构缺乏系统性、逻辑性,没有进行严密的论证。更有甚者,整篇论文行文如散文随笔,仅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与感悟,完全不符合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

1.4 不重视文章修改

大部分研究生认为论文写完就万事大吉,不重视论文的修改提升,部分研究生导师对此也不够重视。

1.5 高校缺乏严谨的学位论文撰写过程管理制度

不少艺术类高校虽设计了论文管理环节,但大多只是走过场,从论文开题到论文答辩,都是全员通过,没有起到筛选的作用。高校论文管理部门只关注硕士毕业论文的重复率,对论文结构、逻辑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要求不高。

2 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本科专业基本是艺术类专业,艺术类本科生的培养中很少涉及学术训练,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更低,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依然对学术研究没有正确的认知。艺术类研究生的毕业出路大致有3种:一是成为专业的艺术创作人才,即自由艺术家;二是进入体制内继续创作或者同时教授课程,例如进入高校、画院、中小学、博物馆、美术馆等;三是进入市场,例如企业、出版社、媒体、民营美术馆等。从就业导向来看,提高创作能力是艺术类研究生的首要目标,即便是高校在招聘中也更看重创作能力,忽视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做好学术研究并不是艺术类研究生读研的真正目标,因此学生更难有动力下功夫去认真钻研、提高研究能力与论文质量。

除此之外,艺术类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多于其他学科,除了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创作)占用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同样的在研时间,艺术类研究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完成毕业作品,留给论文写作的时间必然会被压缩,写作时间不够,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无法提高。

2.2 从导师角度来讲

艺术类研究生的导师普遍存在重艺术技艺、轻理论研究的现象,甚至仍有不少导师认为艺术创作就是科研。这有一部分属于历史原因,我国艺术类硕士点的建立时间较短,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为专业技术能力强、学术研究能力较弱的艺术家,授课仍是“师傅教徒弟”的培养方式,他们本身对学术规范、科学研究方法不甚了解,更难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2.3 从高校角度来讲

在大多数艺术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中,优秀的创作能力与研究能力同等重要,但在现实中,研究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受重视。高校并没有提供给学生论文写作的研究环境,同时也缺乏资金的支持。学生很难申请到论文写作类的研究项目,大部分高校提供给学生的项目集中于艺术创作、创新创业,写作类的学术研究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从制度上来讲,艺术类高校缺乏完善的學位论文质量管控制度,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与考核,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体系。

3 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

3.1 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与毕业论文标准

随着国内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专业硕士的比例逐渐增多。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专业硕士的定位,专业型硕士的学位论文需与毕业设计(创作)相结合,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相对较低。专业硕士更多是面向就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学术型硕士是为高校、科研机构培养的科研人才,二者就业方向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

现实中,不少高校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对两类硕士有不同的规定,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界限模糊。尤其对学术型硕士,依然主要关注学生的创作技术与能力,与专业型硕士没有明显区分,仅仅是毕业论文字数多于专业型硕士。在当前硕士扩招的背景下,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较多,如果每一个研究生都需要导师花大量时间精力培养其科研写作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应当在教学辅导中集中力量,加强对学术型硕士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专业型硕士,则要把更多的培养精力放在学术规范上。

3.2 制定完善的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制度

以往在实践中,培养单位更多关注学位论文的盲审、答辩环节,而学位论文从开题到完成答辩,往往要经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评审、预答辩、答辩、论文答辩后的修改等几个环节都需要规范管理,才能确保最终论文的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也可以避免问题集中出现在答辩环节,减少冲突与学生毕业季的压力。

首先,保证论文开题的质量是提高艺术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目前不少艺术类高校不重视论文开题,开题答辩往往是走过场,很少有学生开题答辩不合格而重新开题。而且对开题的管理并不严格,常出现学生开题答辩已经通过又临时修改题目的情况。这种现象出现,往往是由于学生对选题领域的了解不深,前期没有足够的阅读与资料积累,开始论文写作后才发现写作困难,不得不临时更改题目。培养单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与导师配合,提高开题答辩的要求,并严格约束题目变更,使学生将更多工作做在开题答辩之前。

其次,重视论文中期检查是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少培养单位不重视或并没有中期检查,结果学生开题之后就不再做论文的相关工作,直到提交论文前夕才“突击”完成,根本無法保证文章质量。中期检查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督促研究生推进研究进展,更能使导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等方面的问题,纠正偏差,保证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最后,要完善学位论文的奖惩制度。目前高校提到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就马上想到提高盲审比例和增加答辩通过的难度。其实建立学位论文的等级评价制度也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之一。给予优秀论文奖励和荣誉,利用激励制度鼓励优秀学生写出质量更高的论文,而对不合格的论文坚决否决,这样有赏有罚,更容易提高研究生认真完成论文的积极性。

完善学位论文各个环节的管理,无疑增加了管理难度与工作量。目前高校论文管理工作常由兼职秘书具体负责,很难对论文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以上工作需要专职的管理人员,才能严格把控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3.3 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能力培养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重视学术诚信氛围的营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并使新生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高校要设计完善的学术不端处理处罚制度,并向学生宣传解释,针对不同失范情况有详细的处理办法,通过明确的制度使学术违规惩戒有章可循。

在学术能力培养方面,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减少“因人设课”的情况。增加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同时注意艺术专业课与学术研究方法课的结合,真正做到创作与理论相结合。开设专门课程教授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文献检索、文献整理阅读习惯,重视学术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之下,各高校的网络授课日渐成熟,各种慕课层出不穷,设立学术规范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已经不是难点,重要的是观念和制度上的重视。对比单纯提高答辩难度,使学生在毕业季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论文写作上,挤占毕业创作时间,使学生从入学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规范论文写作更加实际有效。

3.4 强化学术训练

艺术类研究生往往缺少科研项目经验,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没有正式的科研、论文写作训练。有学生反映,多次要求论文的学术规范是一种形式主义。但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严格的“形式主义”,才能迫使研究生尽快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与学术规范,这也是作为学术研究人员的基本素养。从入学开始,就应当将学术训练渗透到日常授课中,设置课程论文,以论文写作数量的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除此之外,还需使研究生加入科研项目,这对艺术学科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导师能够申请到省、市、国家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使学生参与到项目完成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开设学年论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次预演,使学生提前进行相关学术训练。

3.5 探索双导师制,配备理论教师

艺术类高校内的许多颇有艺术造诣的研究生导师,在艺术创作上具备很高的才能,但未经历过科学的学术研究训练。大部分这样的导师年事已高,且在业内名望高、工作繁忙,要求他们系统地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与学术研究规范不太现实。对此,可以实行双导师制,设置专门的学术论文指导老师,同时改变师资限制,联络区域内跨校选课,使艺术类学生也能接受一定程度上综合类大学的学术规范培养。

4 结语

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较低、学术规范较差由来已久,并非一两个措施就可以扭转。必须强化学术训练、完善论文过程管理、制定全面的保障制度与培养措施,学校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艺术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茜.关于提高创作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设计艺术,2006(03):72-73.

[2] 奚传绩.学术研究是一种修行——关于艺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J].艺术百家,2008(05):70-73.

[3] 陈应鑫.艺术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19(09):68-72.

[4] 高爱香,王晓霞.艺术类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163-164.

作者简介:高皓月(1988—),女,河北秦皇岛人,研究生,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天津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措施探析”成果,项目编号:2019012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保障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质量投诉超六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