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艺术修养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2020-07-18 16:18易美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

易美艳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网络信息化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中情境设置和艺术形象展示产生更好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自身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于课堂问题的探究,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艺术修养课;情境教学设计

一、高职院校情境教学在艺术修养课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艺术修养课是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范畴,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于如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进行观赏和分析,来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兴趣,在艺术的欣赏和分析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艺术的核心是人的情感体验。艺术本身是源于创作者的个体体验,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具体展现。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艺术作品中创作者营造出来的意境,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当前艺术修养课程教学的重点,同样也是艺术修养课程的难点。

高职院校的情境教学要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教材主体创设更加形象并附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是以情境的创设为核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为目的。利用情境教学实现艺术修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因为艺术修养课的自身性质和特点,决定情境教学是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学的内涵并不只是情感的表现,同样也是理性的认知,艺术修养课中的艺术赏析,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对于艺术的形成、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出更为理性的分析与探讨。艺术修养课中的情境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互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尽可能是开放式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并不只有一个,提出的问题要以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可以在细致的观察情境后,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展开讨论。

二、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艺术修养课教学的特点

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同样产生了极大冲击,首先,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也不再是绝对真理的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收集趋于平等,很多传统教材的内容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其次,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化视听感受,网络的发展为艺术修养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网络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艺术修养课程中的情境教学概念也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的。概括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网络环境教学泛指一切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包括远程网络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的学习活动等。狭义的网络环境教学,指依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或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或网络资源,改善授课环境,提升授课效果,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对于情境教学模式来说,网络环境的发展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要求,将网络环境的手段和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创设出更为生动形象的艺术修养课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修养课情境教学,对于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有着更多的益处,可是同样的对于艺术修养课的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就艺术作品鉴赏来看,教师需要具备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优势来优化课堂情境创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高艺术修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艺术修养课情景创设的方法

面对种类繁多的互联网资源,任职教师要做好甄别和选择,要根据艺术修养课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尽量选择针对性强、感染力强的情境设计,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

(一)音乐作品欣赏,呈现意境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独特艺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音乐作品的的欣赏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教师要利用好网络环境的优势,将更为唯美,更为纯净的音乐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契合音乐的图画和音乐作品同时向学生展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音乐的旋律、韵味以及更加详细的节拍节奏,甚至是音乐作品中的和声与复调等元素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并且体会得到。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作品的整体中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音乐欣赏作品的细节处体会作品作者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二)合唱与指挥互动,激发学生探索欲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融合了知识、技能以及实践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讲授合唱的基本理论和与指挥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于优秀合唱作品进行赏析,也同时涉及指挥的基本划拍方法。通过课堂中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指挥的实践过程,逐步養成多声部合唱的听觉和分析能力。互联网的产生为合唱与指挥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变化的可能,在指挥知识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将数字技术与投影技术相互结合,在课堂上营造出真实的指挥情境,可以将著名的乐曲指挥片断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跟随指挥课件进行体验,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指挥氛围,并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获得更为珍贵的经验;合唱课程中,也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将各种音韵、和声融入到学生的现实合唱过程中,让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和声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更真切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精髓。

(三)器乐作品赏析呈现实景,心灵融入

器乐作品的欣赏对于情境的设置具有特定的要求,如单簧管、二胡、笛子、小提琴等乐器,可以向学生展现实物,让学生可以做到眼观实触,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大,如编钟等则需要借借助网络技术想学生展示;在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可以选用中国的传统曲目《如二泉映月》,二胡名曲《赛马》、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等,也可以选用西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春》等,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先向学生展现所要欣赏乐曲主要演奏乐器的产生、演变过程,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扩展性掌握,然后向学生讲述将要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流传过程,带领学生进入作者创作的情境,最后将欣赏作品播放给学生,播放作品的时候可以运用互联网已有的情境与乐曲配合,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向学生展示自创的情境,并配有语言和文字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在欣赏中掌握知识,在情境内陶冶情操,在品味中升华自身的修养。

在当前社会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正在以一种极其强大的姿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艺术修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同样势在必行,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互联网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的发展之路,提高高职院校艺术修养课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7.

[2] 范小雅.人间词话:古典诗词的旖旎与哀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6(11):218.

[3] 莫续洲.浅析情境式建筑设计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演艺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7(7):167-168.

[4] 周乐群.浅析网络沉浸式体验的特点及形成模式[J].当代电视,2017(12):17-19.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网络环境视角的学校图书管理问题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