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0-07-18 16:18尚喆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学历办学

尚喆

摘 要:随着高质量发展教育以及最新《教育法》提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必然趋势,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学分制改革为基础打通多种学习成果互认,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和优质教学资源库,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以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开设专业的性质、招生对象、学制学历要求及专业能力需求而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基本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库、设定培养考核标准和建设师资团队。学历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进行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计划任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从而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向前发展。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对于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存在要求不严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单一化等问题,在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上还有缺失,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不佳。因此研究探索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高职院校在搭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学分制改革为基础打通多种学习成果互认,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和优质教学资源库,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提升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一、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继续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标准的衔接和互通问题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办学形式有高等学校开展的学历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网络继续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行业企业开展的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在政府和全社会的推动和支持下基本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教育体系。为提升社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技术能力、拓展学习渠道,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做出了有力地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高,当前继续教育发展并不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继续教育主体呈现多元化,如各行业企业、统筹部门、各级各类院校和民间社会团体相继加入到继续教育中来,拓展和提升了继续教育的多渠道可持续发展。由于目前继续教育管理主体的不同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各有不同,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主要承担各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各级农业部门主要承担农民的继续教育、各级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企业职工培训由行业企业或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负责等。各主体之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与互通,从而造成了继续教育资源分散、资源配置率低、重复建设。

(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成果互认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普高高等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存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在学校内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形成合力。在学校之间,一方面,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之间,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大学本科与专科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同一教育类型、教学层次的各学校之间也存在隔阂,从而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共享。

(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效果问题

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传统化,目前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主要是由各高等学校为主体,办学上主要采用学年制或学分学年制,课程设置上多以普高课程为蓝本,在教学上多采用普高的教學模式,以课堂为重心,学生按照统一的课程安排时间完成各门课程的考核取得毕业证书。而目前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主体为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社会人员,固定的学习时间使得其与工作时间经常发生冲突,造成到课率低,学习效率差,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保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继续教育办学质量问题

继续教育办学观念落后,部分高校对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继续教育的投入和重视不够,在办学质量评价和提升上有缺失。政府的管理部门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在管理和引导上没有得到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办学发展存在混乱的情况,办学机构之间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到处可见。为了争取生源降低了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不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二、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探索

随着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教育以及最新《教育法》提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探索上做出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一)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学分制改革,促进多种学习成果互认

多种教育类型学习成果间的互认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是搭建终身教育体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我国适应国际发展的需要和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方向。目前,随着我国继续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统筹管理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的多种形式继续教育相继实行了学分制改革,以学分记录学习成果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普遍模式。这为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改革与多种学习成果间的互认提供了基础,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多种教育类型学习成果的学分互认,可以有效打通各类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职学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互通问题,推动多种教育类型学习成果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打造学历继续教育师资库、建立专业课程资源库

依托高职院校自身特色优势专业,结合本校优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的专家资源构建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师资库,逐步形成优质的专业教学团队。结合继续教育特点审核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负责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学习效果

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以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结合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专业课程教师通过一定学时的直播和现场面授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提升专业认知,并通过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设定任务点和学习目标,师生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進行交流沟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进行该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和对其它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改变以往学历继续教育按照固定时间上课或者完全线上课程无面授的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育模式能充分满足求学者个性化的学习和多元化的知识技能发展需求,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高职院校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建立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以学生、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各方的评价,以大数据分析实时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开展高职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探索,有助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各类行业企业之间不同教育类型学习成果的学分转换、互认和衔接;扩大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纵向沟通和横向衔接,满足求学者本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减轻学习负担和学习成本;充分调动社会人员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办学质量和办学的社会效益,不断推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深化改革,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国刚.中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71-76.

[2] 武丽志,肖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推进“四个回归”的内涵解读与实践观照[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110-114.

[3] 吴斌,高庆元,范太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30(2):8-13,18.

[4] 邓铭.浅谈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转型与人才培养方案变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5):86-89.

猜你喜欢
资源库学历办学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